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混合班内,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游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组幼儿在感知事物方面还带有婴儿期的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决定了他们最初的游戏只是玩具的操作活动,离开玩具游戏也中止。中组幼儿对玩具的颜色、形状、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游戏的内容比小班丰富、深刻,游戏的随意性减少了。大组幼儿的思维已开始由直觉行动转入具体形象的思维,游戏的要求和内容均与小  相似文献   

2.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游戏的主题、情节,角色的扮演,玩具的使用等,都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确定的。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他们是角色游戏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其注意的稳定性提高;认识范围的扩大,使其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使其想象也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因此,中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增多,…  相似文献   

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琴 《教学随笔》2016,(3):33-3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游戏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模仿生活中成人的行为,表现自己认知的世界和社会。在不断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作表现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有效指导。一、创设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游戏氛围的创设分为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6.
庄莉 《云南教育》2001,(22):48-4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调动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行动方式,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发展水平,在毫无拘束、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需要,能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掌握、巩固文化科学知识,开发智力,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游戏活动不仅少不了玩具,玩具决定着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乃至身心的发展。如角色游戏“小医院”,当幼儿进入游戏区,摆放在眼前的是教师提供的注射器、听诊器、各种药瓶…  相似文献   

7.
黄志敏 《教育导刊》2005,(11):43-43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幼儿年龄越小,生活中游戏的成份就越多.2~3岁的托班幼儿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和游戏直接依赖于玩具.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也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通过工作实践以及阅读的一些书籍,我对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一些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有哪些特点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3-4岁年龄的儿童,控制力差,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就会显现出他们特有的游戏特点。1.幼儿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角色意识不强。例如:轩轩是我们班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9.
孙倩 《山东教育》2002,(27):37-38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在各项活动中他们已不满足于教与学这一单纯的互动形式。特别是到了大班以后,幼儿有了自己固定的小社交圈,朋友之间的活动相对稳定、默契,并且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趋于成熟,在活动中的灵活性加强,能够举一反三。因此,自发的游戏往往会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幼儿的自发游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自发的表演(角色)游戏有了小班、中班表演(角色)游戏的基础,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肢体动作、想像发挥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因此,在某种情境中幼儿就很容易被感染,结合以往的游戏经验而…  相似文献   

10.
游戏的创编:小班幼儿常把几何图形当成玩具,他们总是在“做”与“玩”的过程中把这些几何图形和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给它们取上自己所熟悉物体的名称,如圆饼干、方手绢等。因此,教小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就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组以幼儿操作几何图形为主的游戏。 游戏目的:1.复习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1.
同年段跨班角色游戏即指同年龄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活动空间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开展互动、模仿游戏。跨班角色游戏为幼儿自主游戏、积极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观察、支持幼儿更好地游戏。因此,本研究从跨班游戏场地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年段幼儿间交往障碍的突破、游戏经验的分享等方面对跨班游戏进行探索,为同年段幼儿有效开展角色游戏及教师的适宜指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选取了某幼儿园小、中、大班各30名幼儿,将各年龄班的幼儿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三组进行游戏时玩具的数量不等,即分别为玩具数量多于、等于和少于小组人数。结果表明:小班、大班的幼儿都表现出当玩具数量少于人数时,幼儿做出分享行为的人数明显多于玩具数量等于和多于幼儿人数的情况。但中班幼儿面对不同数量玩具时的分享行为差异不显著。另外,当玩具数量等于人数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年级差异,大班幼儿做出分享行为的人数显著多于小班和中班幼儿。当玩具数量多于人数或少于人数时,不同年级幼儿的分享行为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的结论是:玩具数量是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之一,随着玩具数量的减少,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大都不懂得爱惜玩具,不懂得整理和收拾玩具,也不懂得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因此,对他们进行爱护玩具的教育十分重要。以往我们只是讲讲故事,念念儿歌,对幼儿讲爱护玩具的道理,可效果都不理想。幼儿爱护玩具的行为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而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向具体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4.
沈烨 《学子》2013,(6):38-39
小班幼儿儿童画分析:儿童画是孩子们在自己的童心世界里创造性地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手段。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5岁左右,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在自己的直观感受支配下进行作画,在儿童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真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习惯,他们往往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经过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分析,大部分幼  相似文献   

15.
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意愿选择,它使幼儿情绪愉快,不受约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差,游戏的稳定性不强,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为了帮助小班的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我们在区角游戏中进行了标志设置。 一、设置区角标志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特别在小班初期,刚开始游戏时,幼儿还不会选择角色,而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标志,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标志,可激发参与游戏的愿望,加深对角…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开展活动区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各年龄班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是有很大不同的。为小班幼儿创没活动区,特别要注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区域设置要相互独立又不能过于封闭。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自游戏、平行游戏逐步向结伴游戏、合作游戏过渡的阶段,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所以,各区域应相对独立,有明显界限,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所在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以及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不同。不能过于封闭,一是为了让幼儿与其他区域有联系、有交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现实社会生活,游戏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游戏情景中蕴含着大量感知和运用数学的契机,教师可将数学学习与角色游戏结合起来,在游戏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教学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感知数学、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冲突行为集中发生在角色游戏的进行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角色关系发生的冲突呈递增趋势,因同伴关系发生的冲突呈递减趋势,因同伴与角色关系发生的冲突到大班时明显减少;小班幼儿围绕材料发生的冲突明显多于中大班幼儿,围绕游戏角色和游戏情节发生的冲突则明显少于中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围绕游戏情节发生的冲突明显多于大班幼儿.幼儿解决冲突的方式由以非言语行为为主逐渐转化为以言语行为为主.小班幼儿的冲突行为以被动结束为主,中大班幼儿的冲突行为以主动结束为主.研究者结合幼儿年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只有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去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才可能真正理解、支持他们。在走进小班结构游戏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基于小班幼儿处于结构水平萌芽阶段的特点,以满足幼儿游戏性体验为先导,选择有趣恰当的游戏内容,采取丰富幼儿认知经验、投放适宜材料、加强技能支持等策略,关注不同能力幼儿的差异和资源运用,并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幼儿在建构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参与幼儿园课题"3-6岁幼儿趣味水墨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实践感悟,我不断调整幼儿水墨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追随幼儿的发展脚步,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水平。一、小班幼儿"玩中学"水墨——游戏的教学方法实践于幼儿水墨活动刚开始,我认为水墨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些高不可及,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不够发达,手的运用尚不灵活,让小班孩子执毛笔,肯定是不可能的。通过与课题组研讨,使我有了新的想法:小班初期的孩子由于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思维也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绘画思维还处于涂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