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导老师:王艳芳)有一天,妈妈正要炒菜,但忘了买西红柿。我拿着钱,飞快地跑到卖菜的地方掏出10块钱,买了一斤西红柿,转身就跑。这时那位卖菜阿姨叫住了我,对我说:“小朋友,等一等,钱还没找给你呢。”说着,把找好的钱递给了我。我连忙说了声谢谢,拿了钱,边跑边想:“哼,假装正经。卖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钱少,要是多了,你还会退还吗?”日子一天天过去,另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卖菜阿姨的看法。那是个星期二的下午,我和妈妈去买小白菜。这时一个叔叔急匆匆地来买菜,随手拿了几样菜后,就从钱包里掏出了一张钞票,塞给了那个阿姨后,便又急匆匆地走…  相似文献   

2.
种菜初记     
过去我常常买菜,从小贩的手中买过无数次的菜,买过各种各样的菜,但当我有了自己的那块小菜地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种菜。 以前,在小菜贩的手中,我曾经无数次地  相似文献   

3.
秤一杆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在农贸市场上买回来的东西,都要用它再称一称。遇到缺斤少两的,主人就要带上它,返回农贸市场,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为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论追求的教学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子]一天,我去菜市场买菜,一个十八九岁的小摊主把称好的菜给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判断出份量上有问题,要求她再称一次,结果不仅缺斤少两,而且还得知她初中毕业,刚出来卖菜,不太会用秤。听到这个信息,作为一名教师,我心里很不平静:是否有许多学生像她这样,学习过数学却不会看秤(或水表),学过物理安装一个灯泡儿却很困难,学了历史却不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教育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症结在哪儿?加德纳提出的“为深刻理解而教”的思想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令人欣慰的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正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1999,(5)
北京农业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院的陆教授很乐意告诉大家自己的亲身经验:“我现在买菜要经过非常仔细的选择:西红柿顶部长着桃子似的凸起,我绝对不买,因为那是点过激素的标志;青菜太绿,绿得都发黑了,我不买,那肯定是化肥过量;韭菜我一般不买,因为给韭菜洒的农药会在其体内累积汞;绿豆芽光溜溜地不长须根,是因为施过尿素;西瓜瓤长一团一团的茎,滥施氮肥所致。有人对带虫眼菜情有独钟,认为有虫眼表明  相似文献   

6.
篮子秤     
到市场上去买菜,有时会碰到黑心秤。如果有了篮子秤,买菜的时候,把菜放进篮子,就知道重量了。这样就不会上当了。点评:不法商贩坑害顾客,提高防范意识非常重要。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你的这  相似文献   

7.
一杆小秤     
小凡有一大箱子玩具,飞机、汽车、插塑、积木、手枪、宝剑、变形金刚……多得快像玩具店了。那些玩具都被他乱七八糟地堆在箱子里,从来也不整理。玩具里他最喜欢的就是一杆小秤,那小秤是妈妈特意用筷子给他做的,既可秤菜,又可秤米,做游戏时能派大用场。一天,小凡刚从幼儿园回来,小俊和玲玲就到他家来玩。小凡高兴地说:“我们三人来玩开菜店的游戏好不好?”两位小朋友一听都很乐意。于是,小凡拉出盛玩具的大箱子,和伙伴们一起从里面找出插塑,插成货架,摆上些积木、小球等当蔬菜。准备好后,小凡说:“我先当售赁员,你俩当顾客。”他自己就站在货架的跟前叫卖起来:“卖菜了,卖菜了,有白菜、萝卜、花菜,还有土豆、西红柿,快来买啊——”他刚一喊,  相似文献   

8.
人就像鱼     
随着卖菜的学生越来越多,我越来越不愿去菜场。有的老师喜欢找学生买菜,我不行。就是见到学生家长卖菜我也回避,犯不着买点菜互相客气一番,去找那种累。有的家长客气到不肯收钱,叫你才没法。至少要多称点给你,让你占点儿便宜。据说西  相似文献   

9.
卖菜的哲学     
复读一年,我仍名落孙山。连老天爷也不可怜起我来,那段日子天气出奇的好,但我的心情却差到极点。母亲不善言辞,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道程序:大清早起床,购菜、洗菜、卖菜……每天中午,我去市场给母亲送饭,都看到她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价,认真地称秤,既快又好地装包捆扎。因此,顾客喜欢母亲,也喜欢母亲的菜,母亲的菜总是第一个卖完。有天中午,母亲说她有点重要事,要我帮她料理一下菜摊。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母亲回来了。看到菜摊上仍是一大堆菜,母亲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儿 啊,你不是一个卖菜的,妈妈也不愿…  相似文献   

10.
一、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教例 :购物(买菜)。要求 :学生利用双休日 ,向家长要十元钱 ,单独买菜 ,看谁选的菜既经济又划算 ,并把买菜的经历写下来 ,回到学校后再交流体会 ,学生互评。一个学生以《小鬼当家》为题 ,交流道 :“人人都说我胆小 ,是男孩中的女孩 ,今天 ,我打算锻炼锻炼 ,小鬼当一次家 ,第一件要事———买菜。我看到黄瓜又粗又大 ,浑身长满嫩刺 ,很想买 ,却不知怎么开口 ,就围着菜摊转来转去 ,心里就像藏着一面小鼓咚咚直响 ,问价钱的声音就像蚊子哼哼。”不少同学听后 ,都有同感 ,拍手叫绝。于是 ,大家都积极地述说着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11.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12.
一点建议     
小学课本《自然》一年级下册第7课“秤”中,有一幅“用杆秤称一称你身边的东西”的插图。我们认为,图中执秤的小朋友用左手提秤提是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3.
只要这一个     
早市上的青菜价格比超市低得多,引得大爷大妈都到早市买菜,但小贩们往往在秤上耍花招儿。一天早晨,刘大爷买西红柿,称了4个,2斤1两。我正想上前揭穿小贩短斤少两的把戏,没想到刘大爷  相似文献   

14.
买“放心”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这是我第一次买菜。一进菜场,好热闹呀!人头攒动,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卖菜人的吆喝声,有买菜人的讨价还价声,还有那鸡鸭的叫声。菜场内显得有些乱,但是,那菜摊却摆得井井有条。每个菜摊前都摆放着十几种蔬菜:土豆、黄瓜、辣椒、毛豆、青菜、茄子……各具特色。我和妈妈走到一个肉摊前,买了半斤五花肉。妈妈问我:“还要买点什么菜?”我说:“好久没吃青菜了,买一把青菜吧。”妈妈顺着菜摊又转了一圈。这时,在不远处的菜摊上传来了一阵悦耳的吆喝声“:新鲜青菜,5角钱一把。”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放在那…  相似文献   

15.
称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或杆秤等来直接称量,称“重物”质量则常用地磅秤.如没有这样的秤,则就需要另想办法.下面介绍几种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来间接称量的方法. 一、一秤两称法(又叫换位法) 该法要点:用一支杆秤对换悬挂点和着地点,对同一物体先后  相似文献   

16.
是与非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看见两个阿姨在吵架,围上来好多人。原来买菜的阿姨用脚指着菜问价钱,卖菜的阿姨不愿意了,结果俩人就吵了起来。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到底谁错了?妈妈说:“买菜的阿姨不对,不能用脚指着菜  相似文献   

17.
生动的一课     
今天,我随着母亲去卖菜。到了菜市场,母亲把菜摆好后,叫我先看着,她去推板车。母亲离开后,我大模大样地坐好,俨然一个小老板。一个阿姨提着篮子,走过来问:“这菜怎么卖?”我吞吞吐吐答道:“一……一块钱一斤。”她拿起一把菜,叫我称,我拿起秤一看,慌了神:“这种秤我不会用,怎么办?算了,还是蒙吧。”我拿起秤,装模作样把秤砣在秤杆上左右移动。她靠过来看秤,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她说刚好一斤,我才长长舒了口气。接着,又来了一位穿着简朴的老爷爷。他很慈祥地问我:“小姑娘,这种菜多少钱一斤?”我没有上次那样紧张了,轻声答道:“一块钱。”他说…  相似文献   

18.
打开初中物理课本,开篇第一章即是“测量”。为什么学习物理首先要从测量学起呢?因为测量同人类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实验都有着密切关系。在人们生活、生产以及科学实验中经常对一些量进行比较,如日常生活中去买布,售货员要用尺子量一下;去菜市场买菜、鱼、米等散装物品时,营业员要用杆秤或台秤或磅秤称一称;家中用电用水都用电表水表来记量;去医院看病,一般都要用体温表测体温;你想知道北京到上海有多远,先要在地图上量一量,然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计算;赛跑、竞走要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学校文学社小学员们的习作找点“米“下锅,我和小夏老师决定带孩子们去菜市场逛一逛,让他们自己买菜做菜,吃完之后再写点见闻感受,来个买做吃写一条龙.孩子们的习作收上来,我们看了以后都为之一振.一次无奈之中的举措收效却甚好,这使我们重新审视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妈妈摆了个菜摊,我经常去帮妈妈干活。早晨,王大爷来买菜,妈妈笑呵呵地给王大爷称菜,还故意让秤秆翘得高高的,说:你看看大爷,我给您多称点!王大爷走后,我问:妈妈,秤翘那么高不亏本吗?妈妈笑了:傻孩子,这你就不懂了吧,还少二两呢!说完,妈妈又开始给别人介绍蔬菜及菜价。我心里很不舒服:这不是骗人吗?我一定要想个办法,帮妈妈改掉这个坏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