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接受美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久违了的文学教育终于又回到了它的本来的位置,终于能够让多年闭着一双眼睛感受世界的中学生,睁开眼睛去以美的眼光审视世界的另一面了。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下均用此称)十分强调文学教育的作用,要求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同时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并规定“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大纲》的“附录三”还列举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允许教师补充推荐。这些变化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了解历史,就会更清楚地理解今天。我们不妨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我说课的题目是:《文题为纲,纲举目张》。《明湖居听书》与《猎户》是职业高中语文第一册的两篇自读课文。我为什么要把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教学呢?其一,《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学阅读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要选读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文学名著,并教给学生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知识,启发他们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其二,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有别于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诚如《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述…  相似文献   

4.
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文言文教学降低了要求。由1986年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调整为“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贯彻新大纲一年多来,有的教师没吃透大纲精神,错误地认为文言文不需要再讲了,只要让学生背背课文就行了。有的甚至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予解答,说什  相似文献   

5.
王槐永 《教师》2010,(29):109-110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离文学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教委主持制定的现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内容。这一新规定,不仅肯定了今后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必然趋势,而且明确了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对中学语文的教材及教学改革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高中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适应“四化”建设,为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值做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甚至可以说是教师的“极致能力”。教师研读课文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只能图个表面热闹,热闹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据了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增加“钻研教材、钻研文本”的目标要求,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阅读教学的“返本归根”。一、研读课文是实现课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前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历来都是重视“教材研读”的。1990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  相似文献   

9.
谈“入情”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是文学作品。如何上好这些课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感情的,教的人何能不带个“情”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以情感染学生是上好文学作品课的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必须重视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学院李明军随着1993年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全面使用,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迫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继续教育则成为提高在职教...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水平是文学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提高文学修养,虽不仅是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但是对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要求更高一些,因为他们不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和带有不同程度文学性的作品占了绝大部分。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说来不是对象”。如果不善于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那么,我们民族的以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他们,就有可能象最美的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  相似文献   

12.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3.
阅读对中学生来说,应当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是这样形容自己对书本的喜爱: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的确,文学作品是每一个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唯一途径,只有不断地阅读才会不断地提高,也才会具订一定的文学审美情趣和能力。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秋全面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本 )》明确规定 :“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 80万字 (其中文学名著 2 3部 )”这是教育部首次对学生的课外自读数量作具体规定 ,再次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笔者认为 ,新大纲的这一规定 ,并不只是一个量上的规定 ,更重要的它是要达到“致力于语言素养整体提高”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自读要加强指导 ,以利于把握好课外自读控制的“度”的问题。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 ,再明确、再具体的数…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离文学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彰显.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教育”成为了语文界的共识。但面对教材中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却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从过去偏重字词的讲解,转移到指导学生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篇或段上来.这个转移是重新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原大纲中的要求是“阅读文言课文.了解初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修订后的大纲改为:“阅读文言课文,能理解基本内容”,“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新旧大纲都要求“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今年我区的中考命题就体现了修订大纲的精神.今年初中毕业会考暨初中中专招生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共有五个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诸葛亮的《出师表》的主旨;第二、三,四题都是考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鉴赏的条件入手 ,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文学鉴赏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确定的时候 ,教师只有通过建立鉴赏主体 (学生 )与鉴赏客体 (课文 )之间的联系来实现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19.
在一九八○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文言文的篇数比一九七八年部颁“大纲”编排的增多了。七八年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共五十四篇,约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二十二;而八○年则增至七十六篇,约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基本篇目”,不少教师对此有疑问。如:为什么要规定基本篇目,基本篇目是不是都要讲读,考试是不是只考基本篇目,教材中非基本篇目教不教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控讨,本文只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先谈淡建国以来中学语文大纲有关教材篇目的情况。建国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列有教材篇目,1956年的文学教学大纲,教材篇目是大纲的主体,每个篇目还附有课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