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凡有细菌的地方几乎都有噬菌体。又内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物学理论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仅含蛋白质和核酸,便成为进行分  相似文献   

2.
学生动手制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以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经典实验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模型,并进行相关模拟活动的实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谢梅容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实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一、噬菌体用尾部的末端(基片和尾丝)吸附在细菌的表面;二、噬菌体通过尾轴把DNA全部注入到细菌的细胞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的外面,不起作用;三、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出噬菌体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四、新合成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五、子代噬菌体由于细菌的解体而被释放出来,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如何记住这五个步骤呢?关键记住五个动词:吸附…  相似文献   

4.
嗜热细菌噬菌体是一类寄生在嗜热细菌中的病毒,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嗜热噬菌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国内外对嗜热细菌噬菌体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依新 《生物学教学》2007,32(11):70-70
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否都留在宿主细胞的外面?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提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有些学生则认为所有病毒都是以这种方式侵染细胞的。实则不然,这只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在分析判断噬菌体侵染细菌标记问题时一般采用"两看法",即一看标记生物,判断是细菌还是噬菌体;若是噬菌体,二看标记元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有三个不可忽视的易错结论:(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是证明了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生物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还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可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时制作和使用教具.本文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例,尝试自制教具并借以展示噬...  相似文献   

8.
在后抗生素时代,因抗菌药过度使用产生的超级细菌引发了严峻的耐药形势。噬菌体能特异性地杀灭细菌,且不会破坏正常菌群,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感染治疗途径,以补充甚至取代抗生素。细菌进化出多种复杂的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方式,包括流产感染和CRISPR-Cas系统,噬菌体同样也进化出反防御的策略去继续感染细菌。对细菌防御和噬菌体反防御机制的深入探索将有助于噬菌体治疗策略的优化及增加我们对微生物世界认知。为此,本文对近年来细菌抵抗噬菌体的防御机制、噬菌体的反防御机制及病毒与宿主协同共赢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国庆 《生物学教学》2007,32(11):73-73
在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所做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位科学家所用的噬菌体为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由于受该实验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双链DNA,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例,借助5E教学模式,通过资料分析、教师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展示交流等教学活动展开,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选修教材中在讲解基因工程工具时也说明入噬菌体衍生物可作为运载体使用。通过查阅资料,对噬菌体是否专一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是否会造成受体细胞裂解等问题做出解答,并对噬菌体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在高中生物学中有多处知识涉及到,如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与分裂、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因工程常见运载体、大肠杆菌的鉴定、微生物的酶合成调节等。这些知识涉及点多,分布零散,缺乏系统性,下面就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8,(3):80-80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07年8月31日文章称,那不勒斯“费代里科二世”大学的免疫学家多梅尼科·扬内利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种以葡萄球菌为食的噬菌体。他们在小鼠身上分别注入了致命和非致命剂量。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对小鼠用噬菌体进行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噬菌体疗法可以挽救97%的注射了致命剂量细菌的小鼠,完全治愈注射了非致命剂量细菌的小鼠。这一结果说明噬菌体(属病毒)可以对付致命的抗药细菌——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14.
平时我们经常可见到下面一类习题:例1.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用这种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细菌的DNA含31P,蛋白质含32S)。则子代噬菌体所含的P元素应是 ① ;子代噬菌体不应含有的元素是 ② ;这个实验证明了 ③ 。例2.如果用32P和32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绝大部分———(④)A.不含32P B.含32P C.不含35S D.含35S这类题目出得很好,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必修2“基因的本质”一章“自我检测”中有这样一个练习题: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衣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学》2006,22(8):43-49,58
A .200 C .500 10.用一个’午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A .0个B.2个C .30个D.32个n.图2中曲线n表示的是牛被引人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人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V厂个体  相似文献   

17.
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否只有DNA 高中阶段学习了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及烟草花叶病毒等知识,往往可能产生这样的印象,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就是DNA。事实上噬菌体只是一类病毒的统称。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  相似文献   

18.
离心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新课程高中生物教材中多个章节都有所体现,如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制备鸡血细胞液、分离血红蛋白溶液、诱导细胞融合等.以这些内容为素材命制的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时候需要用图表来表示生物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运用图表考查生物学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题型。 例1 下面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既是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笔者做了一些粗浅而有益的探索。 一、变传授了解实验为模仿参与实验,在感悟中培养科学素质 重大的科学发现,常来源于严谨而有创意的科学实验。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多个这样的著名实验,如胚芽鞘向光性实验,豌豆的杂交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