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雯文 《大观周刊》2011,(17):61-62
作为翻译大家的鲁迅,其翻译策略“直译”和“硬译”一直备受瞩目。本文从”直译”到“硬译”的发展过程加以分析,指出鲁迅翻译策略的主要目的和重大意义,以及带给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韩淑芹 《出版广角》2021,(11):89-91
以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为研究对象,通过书中具体实例分析厚译、薄译、创译的翻译策略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明晰厚译"厚什么""如何厚""厚多少"、薄译"为何薄""如何薄"、创译"如何创"的问题,可为中医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沙博理在中国翻译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沙博理的翻译选材、翻译成就、翻译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为轴线,勾勒了其颇具传奇色彩的翻译"档案"。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一贯是媒体着力"经营"的重点。鲁迅先生也主张:"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曾经说过:"新闻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6.
韦努蒂将解构主义哲学观运用于翻译实践,提出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主张翻译应重在"求异",而不是"求同".笔者认为,在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对跨文化传播的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中国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力推政治改革的同时,积极关注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他在亲自考察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富国""、养民"等"以商立国"的独具特色的经济主张。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作为国家"走出去"方阵中的一员,浙江大学出版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多次承担"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国家科技出版基金""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重大项目,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重要奖项,发挥着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积极作用。整体上,针对出版走出去,浙江大学出版社是从以下思路来开展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赵静  郝雯婧 《传媒》2021,(12):44-46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浮山随笔徐宏力著,青岛出版社,2008徐宏力将自己散文的体式定格为"随笔"。鲁迅早在1924—1925年间翻译厨川白村的文艺评论集《出了象牙之塔》时,便将Essay译为"随笔",照这位日本文艺批评家的解说,这乃是一种好友之间"随随便便""任心闲话"的文体。稍晚于鲁迅,胡梦华于1926年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春秋繁露》是经过不同时代编辑的文本,只有考察其文本的历史语境,才能确定它的话语特征。通过与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比较,可以发现,《春秋繁露》用六经和数术的两套话语体系进一步建构了"《春秋》之道",其中的"三统""文质"等历史周期说主张变革与损益,以《春秋》当新王之法,即以汉代周。西汉中后期兴起了新"三统"说,其以《春秋左传》为根据,主张天、地、人三统递相继承,即以汉继周,标志着汉代政治思想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2.
伍玲 《编辑学报》2009,21(5):458-460
从管理学角度介绍了"练编""习编""精编""尚编"的特点.认为编辑部在缺编、缺财等状况下,在充分明确岗位责任的前提下,要实行"精编"人才培养计划.介绍"精编"的"三级提升":编辑基本功的提升,与作者、读者情感交流的提升,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新闻爱好者》2011,(22):134-135
新版《水浒传》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笔者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忠""义"情结,即融合了儒释道墨等学说思想精髓,利他、助他、自由、平等、救世的情结。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以及墨家的传统"忠""义"思想为中国人的"忠""义"情结溯源,通过《水浒传》中对该情结的表现,进而阐释中国人的"忠""义"情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延寿 《兰台世界》2016,(11):130-132
"洛""雒"两字看似简单,实际涉及较深的历史问题、学术问题。"洛""雒"有相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地方,有时候可以通用,有时候不可以通用。对"洛""雒"的解读有助于丰富洛阳城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媒体知情权媒体知情权,简言之就是指公民通过媒体了解、知道公共事务、特别是有关国家政务信息,以及与自己利益和兴趣有关的各类社会信息的权利,又叫"知晓权""知析权"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知情权只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主张和口号,并没有进入法律的范畴。二战以后,逐步为法律界所认同,知情权从作为保护和扩大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全媒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8年以来,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伊人 《编辑学刊》2011,(3):30-31
笔者在本刊上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到某人恶诋鲁迅,以至于宣称要把鲁迅"拉下人坛",足显其对鲁迅的深恶痛绝。当然,某人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据某人说,他早年曾经"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如饿汉扑在面包上"。而就在前不久,某人还曾气守丹田地对三千学子坦陈:"我是吃了鲁迅的奶长大的"……整整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某人"才刚刚从他(鲁迅)那一套里钻了出来"——总算,总算回头是岸了,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18.
"守护好一江碧水,不能仅满足于解决‘黑臭’现象,河湖治理还要有保持水质的长效机制。"在河湖治理中,章永泰主张要从单一河湖治理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这种理念,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要从源头治理,兼顾污水防治和生态修复""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解决河湖水源污染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要坚持"变""定""动""群"策略:做到转变意识,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的需要;明确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舆论引导方向;感动、生动、行动,动起来;集团管理,整合政务微群。相信未来,"政务微博"必然会悄然有力地重塑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0.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与鲁迅、郭沫若等同属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茅盾的早期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的,他起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致力于向中国民众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翻译观.茅盾与郑振铎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等文学和翻译专业团体,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中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