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天同善堂     
<正>奉天同善堂创始人左宝贵,字冠廷,回族,光绪元年(1875)巡视奉天期间,多次微服屈身民宅,访贫问苦。每逢大疫重灾,他都率先捐资赈济,同时着手建立发展慈善事业。光绪七年(1881),左宝贵顾及"天花"对百姓的危害,创办了旨在救民济生的牛痘局,常年接种牛痘,首开奉天接种疫苗之先河。此后,为照顾无依无靠的孤老、路边啼哭的弃婴、冻绥街头的残者、赎身从  相似文献   

2.
<正>佟兆元(1881—1948),字得一,辽宁抚顺人。1907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理科,清末举人。民国初年曾任县劝学所所长、奉天农林学校教务长、奉天省第一届省议会议长、奉天都督府教育顾问、巡按使署政治顾问;1921年,受张作霖之命,创办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京奉铁路,今京沈铁路,历史上曾称关内外铁路、北宁铁路.其主干线(原北京前门东站至奉天城站)系由1881年的唐胥铁路先后向西、向东两端逐段续接,于1912年最后筑成.  相似文献   

4.
奉天电话局     
《兰台世界》2014,(7):F0002-F0002
奉天电话局成立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地址位于盛京故宫南军署前胡同内,即今天的沈阳路附近。 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1881年电话传人中国,落户上海,1901年,电话传入东北,落户大连。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朝廷,请在奉天安装电话,获准后,特拨奉洋808610元,由盛京电报分局架设电话裸线215公里,在军署胡同内设置机房,装设德国西门子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终端话机30余台,同年7月,电话正式开通使用,同时由东三省电报总局筹建奉天电话局。  相似文献   

5.
奉天电话局     
<正>奉天电话局成立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地址位于盛京故宫南军署前胡同内,即今天的沈阳路附近。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1881年电话传入中国,落户上海,1901年,电话传入东北,落户大连。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朝廷,请在奉天安装电话,获准后,特拨奉洋808610元,由盛京电报分局架设电话裸线215公里,在军署胡同内设置机房,装设德国西门子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终端话机30余台,同年7月,电话正式开通使用,同时由东三省电报总局筹建奉天电话局。  相似文献   

6.
陈哲 《中国档案》2024,(2):84-85
<正>京奉铁路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它西迄北京,东至奉天(沈阳),干线长849.39公里,加上9条支路,共计长约1372公里。该路发轫于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1907年正式更名为京奉铁路,1912年北京至奉天全线通车,其间经历了30年之久的漫长历程。中国铁道博物馆所收藏的一部拍摄于1919年的《京奉铁路》相册,为研究京奉铁路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同善堂,是东北地区规模较大、历史比较悠久的慈善机关.从晚清到民国期间,在动乱不堪、列强掠夺、内战频繁的年代里,同善堂为社会稳定、疗民疾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纂修的《奉天通志》"礼俗四"保存了大量辽宁方言词汇,为我们了解20世纪初的辽宁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对《奉天通志》所收录的方言材料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从而为辽宁方言史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纂修的《奉天通志》“礼俗四”保存了大量辽宁方言词汇,为我们了解20世纪初的辽宁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对《奉天通志》所收录的方言材料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从而为辽宁方言史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立第一工科高级中学始建于1906年11月26日,原名奉天实业学堂[1]220.1909年到1922年先后改称为奉天高等实业学堂、奉天工业专门学校、奉天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奉天省立甲种业学校,直到1922年11月才正式称为奉天省立第一工科高级中学及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奉天第一监狱成立于1917年,张作霖将晚清时期建立的奉天模范监狱和奉天省城罪犯传艺所合二为一,成立了奉天第一监狱,隶属于奉天高等检察厅。奉天第一监狱位于今天沈河区南顺城路16号,现在为沈阳技师学院所在地。奉天第一监狱是西方新式法律制度影响下的产物,改革了以往晚清旧监狱的许多陈规陋习。奉天当局聘请了一位德国法学博士做治狱顾问,制定了《监狱法规》、《囚犯管理条例》、《囚犯遵则》等规章制度,并设立了一套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2.
郭建平 《兰台世界》2002,(11):38-39
奉天的职业教育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日本人于1904年在营口设立的商业学堂除外)。当时奉天学务处将游学预备学堂改为实业学堂,名为奉天高等实业学堂,位于省城大西门外热闹路。设工业预科、高等药学科、矿业预科等学科。1913年增设实业预科,同时,学校改名为奉天公立专门学校。除此之外,奉天还有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即1906年设立的奉天省城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内设农业本科、预科,蚕桑速成班、完全班及补习班)和1908年设立的奉天省城官立中等森林学堂(后改为奉天官立农林学堂,内设森林预科、本科及速成班),1910年成立的东边商科实业学堂,加上营口商业学堂(日本人所办),民国之前,奉天的职业学校就只有这五所。  相似文献   

13.
1896年8月兴建的盛京机器局,涉足造币、军工行业。1902年,将机器局内制造银圆的部分与生产机器部分分开,分别设立奉天机器局、奉天制造银元总局。1903年,机器局从事军械生产,奉天制造银元总局开始制作铜元。1914年,经合并成立奉天造币厂。它开创了沈阳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并成为沈阳历史上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4.
<正>惠临火柴公司是由张志良于1922年在奉天省城创立的民族资本企业。在20世纪20年代的奉天乃至东北颇具盛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志良,1878年生于沈阳虎石台大古城村。青年时投身张作霖门下,历任督军署监印官、奉天储蓄会会长、东三省官银号总稽查、奉海铁路公司总办、筹济局局长、东三省盐运使、奉天商会会长和东三省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正>小河沿体育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附近,初名奉天公众体育场,百姓俗称小河沿体育场,这是奉天城第一个正规的大型公众体育场。1920年,第九届华北运动会拟在奉天省城举办,这是奉天第一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体现对赛事的重视,筹备委员会委员由奉天教育厅长谢荫昌、东三省官银号会办彭贤、外交部奉天特派交涉员关海清、奉天全省警备处长王家勋等众多奉天政要组成,张学良任此次运动会筹备处总干事。10月25日,张学良与各位筹委会委员联名提请  相似文献   

16.
近日,抚顺市档案局(馆)与沈阳市大东区图书馆就民国奉天政要王镜寰生平史料开展了交流合作。王镜寰曾任民国时期奉海铁路公司总理、奉天政务厅厅长、奉天交涉总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跟随张作良到北平,任海陆空副司令部参议。1935年在武汉病逝后,张学良亲往致祭并书赠"长怀无己"匾额。现沈阳大东区图书馆址,即王镜寰在奉天任职时的公馆,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银行奉天分行的前身为大清户部银行奉天分号,创建于1907年2月,是清政府中央银行在东北最早设立的一家分行。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西效民巷开设大清户部银行,这是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总行设立后,又陆续在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分行。1907年2月,总行拨库平银20万两做资本,在奉天设立分号,地址位于大北关,同年4月4日开业。不久,户部改称度支部,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户部银行奉天分号也随之改称大清银行奉天分号。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10,(1):F0003-F0003
清康熙四十二年,吴豹任湖广彝陵镇(今宜昌市城区)左营游击将军,因戍守有功受到嘉奖。诰命自右至左,依次为深灰、中黄、米黄、浅灰四色,织有提花云纹、升降状双龙及“奉天诰命”字样。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4,(10):F0002-F0002
小河沿体育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附近,初名奉天公众体育场,百姓俗称小河沿体育场,这是奉天城第一个正规的大型公众体育场。1920年,第九届华北运动会拟在奉天省城举办,这是奉天第一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图书馆座落在沈阳城里东华门附近,是一座巍然壮观的绿脊黄瓦宫殿式建筑,建于一九二三年左右。抗战胜利后,才改为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是一九○八年由清朝提学使张鹤龄创办的。最初命名为奉天省城图书倌,从创建到解放,曾几次更名为奉天公立图书馆、奉天市立图书馆、辽宁省立图书馆、奉天市立沈阳图书馆、沈阳市人民图书馆,直至一九五四年才正式定名为沈阳市图书馆。馆舍也几经变迁,最初在小南门内宗人胡同,后迁到西华门学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