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从“决算书”中读取必要的信息,可以把握公司的经营状况。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不少工薪族有这样的经历:阅读“决算书”还要先看专业书,看了专业书再看“决算书”,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宝岛增刊》总编辑松下光志,也是工薪阶层的成员之一。他编辑制作《就连我都觉得是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决算书》,是把自身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从读者想读什么书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2.
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导读工作有助于深化读者服务,有助于更好地履行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引导读者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充分发挥馆藏文献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1导读工作的必要性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读者应该读什么书的正确导向,二是如何读书问题的科学指导。即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馆藏文献指导读者如何查找和阅读文献的工作。就我馆而言现有馆藏文献30余万册,设有两个借书处和六个阅览室,供读者借阅各种书刊资料。但是用高标准来衡量反映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问题读者”的产生、行为表现、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指出由于缺少《图书馆法》对解决“问题读者”带来的法律缺失。  相似文献   

4.
读了李道苹、秦惠基同志的《评“低谷论”》(《图书馆杂志》1900年第1期),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低谷”的含义是什么,这是我们讨论时首先应当搞清楚的。只有在此基础上,“低谷”的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将一本图书从书库中提出来,然后交给读者了事,而是要将掌握这本书的方法教给读者,这便是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指导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图书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对开馆时间与休馆日的想法对读者来说,当想使用图书馆时候,不管在什么时间,不开馆就是作用发挥得不好。然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则认为,我们和一般工人一样,也应该一天八小时工作,一周40—44小时的工作量是正常的,抱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星期六的午后和星期日一般都想休息,这是可以理解的。要解决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这种矛盾,当前不管从那方面说,都有使读者不得不稍加忍耐的倾向。根据各地的反映,读者对夜间和星期日开馆显然都有强烈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方面不管愿意与否,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列宁要求当时的彼得格勒公共图书馆要“立刻无条件地进行……根本改革”,首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阅读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在网络阅读时代,针对网络阅读中出现的“喜爱与担忧、浅阅读”的危害等问题.从图书馆角度提出了开展阅读指导的意义及方法,让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中来。让更多的信息资源走进读者。让阅读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笔者写了一篇《论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发表在《图书馆学研究》1991年第2期。这篇是其继续,重点是研讨图书馆社会效益的评价问题。一、什么是图书馆系统的社会效益? 图书馆管理的目的;是图书馆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图书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使读者和社会更多更好地受益,以提高图书馆系统的社会效益。关于图书馆系统社会效益的概念,最近几年发表了不少文章,总的看,目前主要有两类意见。一类可称为“效果论”观点,即图书馆社会效益所要求取的,是社会效果,是“有益  相似文献   

9.
“活体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图书馆阅读的新形式——“活体图书馆”的起源,及其与传统阅读形式相比的优点,提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活体图书”阅读活动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在阅读过程中应承担的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由80/20到九法则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尾理论》和《世界是平的》两本图书所论述的现象带有普遍性。阅读习惯的无缝对接,再谈“概念图书馆”,数字统计谨防误区,文献结构比例由谁做主,是在《世界是平的》中所谈到的几个问题。世界是“平”的,旨在真正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从80/20到九法则,旨在说明利用一次也是利用,这种利用占据全部读者比重的绝大部分,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读者最本质的属性是阅读,研究读者的中心课题,应该是读者的阅读活动。“阅读法”以整个阅读活动为研究对象,涉及读者、读物和阅读环境等三个主要因素,研究读者与图书在一定环境中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读者的过程、方式、分类、特点等规律性问题。(一)在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对读者工作的研究已经摆在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读者工作的重要意义。接受了“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等观点。所谓读者,就是指阅读图书的人。读者,是人与图书发生阅读关系的特定称呼。读  相似文献   

12.
张梅 《图书馆》2004,(3):35-37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有两种不同的服务理念 :其一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 ,强调“读者第一” ;其二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 ,强调“读者权利”。文章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在分析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辩证关系、“读者第一”与“读者权利”之间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图书馆事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和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就必须完成从“读者第一”为主导向“读者权利”为主导的转变、完成从道德主治走向法律主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浅谈开架环境下的导读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梅 《图书馆学刊》2000,22(6):35-36
所谓导读 ,是指图书馆馆员在研究读者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要求、阅读能力等具体情况 ,确定一定的内容和方法 ,引导和影响读者 ,提高阅读效率 ,提高选择阅读文献的能力 ,提高利用文献的水平的一项读者服务工作。其范围具有广泛性 ,几乎涉及到图书馆所有的以文献为基础的读者服务部门。本文仅想就图书馆开架外借环境下的导读工作谈一些看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书馆协会(IFLA)联合制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 :“不同年龄的人都应该在图书馆中找到其需要的资料”。要切实地做到这一点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  相似文献   

14.
从"读书""读人""读媒"这3个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阅读推广服务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从阅读服务意识、推广策划活动、读者参与程度以及多方合作机制4个方面指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从馆内阅读、网络阅读和馆外阅读等方面来构建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模式,最后强调在制度、组织、人员以及经费方面的保障措施,为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服务提供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读屏时代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巨大冲击,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率趋于下降,提升文献流通率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开展读屏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深入分析“读纸”“读屏”的社会认知以及“读屏”对高校馆藏文献流通的影响,指出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面临的困境。基于“读屏”“读纸”两种阅读方式及其影响,文章指出,“读屏时代”改变的是阅读载体和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读者对目标信息的需求仍旧不变,“读纸”“读屏”两者可以共存共融发展。构建文献资源适宜性评价体系、增加文献资源有效供给和合理引导读者需求是“读屏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文献流通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读者服务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读者的心理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举措和建议,并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人本管理与馆员情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图书馆界开展了“读者第一”还是“馆员第一”的探讨,但不论“读者第一”“馆员第一”,其实质都是人本管理。当讲“馆员第一”时,实际上讲的是图书馆的内部管理,这时实施人本管理有助于提高馆员的情商指数,让馆员更好地交流沟通,增加全馆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图书馆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图书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资料为读者服务、提供情报信息的场所。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各自担负的任务不同,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从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相互作用为思想基础,从图书馆与读者两方面着眼,来探讨利用图书馆的一些障碍问题。但不能象“利用教育”、“利用研究”那样,单从图书馆一个方面看问题(这很容易偏重于图书馆一面)。而要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又是读者的观点来考察,才是理解“利用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组编出版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日前问世了第二辑。依次是《纸短话长》《故纸求真》《山思海韵》《约会书本》《师堂丛录》《墨香书影》六种,每册在12万字左右,有的关注现实人文,有的迷恋故纸堆,有的醉心书林,有的学海求索……但都在纯然地享受阅读,质朴地打理文字,真诚地抒发见解。清雅的书名及以花草禽鸟为基本构图的封面设计,不免唤起晋代隐逸文人陶渊明那番“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诗)的田野幽思和书斋真趣。对于生活在当下信息喧嚣时代的读者来说,“何以解躁?惟有读书。”开卷“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不失为排解浮躁情绪、重拾宁静心境、寄托乡愁情怀的生活选项之一。特此编发以下这组先读者的随笔文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两首》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是《图书馆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承蒙它在图书馆理论和实际工作方面的指教,使我在工作中收到了实效。特别是“经验交流”栏目,更是我经常阅读的,因为在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困难还是实际存在问题。如今年第2期刊登的《图书虫害的调查与统计》一文,读了很受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