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圆柱的特征是数学教材中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化对圆柱的认识,同时也为圆柱表面积的教学做好铺垫,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给圆柱做新衣”的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圆柱的特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为了让学生深化对圆柱的认识,同时也为圆柱表面积的教学做好铺垫,我们特意设计了一节“给圆柱做新衣”实践活动课。我们是按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3.
一、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看,黑板上挂的是什么?生:是广告。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以广告为内容的活动课———学做广告。二、认识广告师:学做广告,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广告。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内容是一些广告招贴画、流动宣传车等)师:大家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我们都能在哪些地方见到或听到广告?你会做广告吗?生:(自由谈:从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杂志上、广告牌上、车体上……)师:可以说,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了这么多,说明同学们平时十分注意观察事物。(板书…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四”中的第四题是:“看图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其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小组说了反义词,现在大家一起看图来说,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清楚,说得多。同学们要动脑筋,想好再举手,一次能说几对反义词,举手时就伸出几个手指头表示,好吗?(大屏幕显示题中“一个大圆柱和四个小圆柱”图画)生:我说一对:“大与小。”师:什么大?什么小?能用句子回答吗?生:有一个大圆柱是黑颜色的,有四个小圆柱是白颜色的。师:说得真好。说了两对反义词,请你说出来好吗?生:“大”的反义词是…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的“圆锥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出示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吗?生: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来的。(板书:转化)师: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体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来研究呢?(师拿出一个圆锥体教具)生:长方体。生:正方体。不,应该是长方体。生:我觉得应该是圆柱体。师: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我是凭直觉…  相似文献   

6.
傅嵘 《江西教育》2002,(5):31-3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圆柱的体积”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取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瓶):谁能告诉老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瓶子?生:是一个圆柱。师: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现在,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的?生(在学生回忆和同桌相互议论后):通过先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师: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生1(讨论后):如果能把圆柱也像圆那样转化成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7.
李青 《云南教育》2002,(31):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1.电脑出示。师: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2.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有几条边?你们数数看。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板书:四条边)教师请一名学生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边并数数条数。师:那么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生: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师:谁来数给大家看?(指…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揭秘     
一、激趣命题师 :这几天我们都在搜集广告 ,(板书 :广告)孩子们一定知道我们这节课跟———(广告)有关。师 :说说你想给这堂课命个什么题?生说自己创作的题目并选出最好的。师 :你是怎么想的?(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生说自己的创意来源。师 :你想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题目。生齐声读题目。(让学生自己定课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欣赏中感悟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二、广告大放送师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师边说边贴卡片 :广告大放送。生齐读“大放送”)把你知道的广告来个精彩的再现 ,现在我们分两组来比…  相似文献   

9.
张富君 《河北教育》2002,(12):34-3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学思想品德第四册第四课。[教学目标]团结友爱是一种抽象的品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教条式地罗列、陈述某些具体的行为规则来要求学生,我们要化抽象为形象,应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一道理,并为之而产生一种好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讲故事、贴图片师: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大家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吗?生:愿意。(高兴地拍手)(师出示画有小象、长颈鹿、小白兔、小花猫等动物的图片并介绍给学生。)师:下面,老师还想为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这些动…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思维,引导参与师:通过第6、7、8、9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植物的———生:(齐)根、茎、叶、果实。(板书:根、茎、叶、果实)师:这几天,老师让大家在课外对植物的根、茎、叶、果实进行了观察和搜集,相信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谁来告诉大家,你搜集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生:我搜集了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树叶像手掌,到了秋天,梧桐树叶就变黄,从树上落下来了。师:说得真棒!生:我观察了扁豆的茎,它弯弯曲曲地缠在竹竿上,我把扁豆的茎画下来了。(生边说边举给大家看)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  相似文献   

11.
一、以读代讲,凸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教师引入课文,出示预习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随后学生在质疑中提出了“为什么山区人民用杜鹃花来比喻这位教师”等6个问题,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品读。)师:好,同学们,谁愿意把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大家听?生1:最让我感动的是第14小节。(生读)这里写老师为小女孩所作的奉献,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师: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举手。还有其他小节吗?生2:令我感动的是第19小节。(生读)这个自然段写出了她像一朵山区人民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流程]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 生:什么谜语呀? 师:航空公司开业,打一个成语。 生:什么叫“航空公司”? 师:谁来帮个忙,有谁知道什么叫“航空公司”? 生:“航空公司”与乘飞机有关。 师:可以这么说吧。谜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1.找一找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师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 ,要用长度单位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 ,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今天 ,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评析]课堂教学开门见山 ,一句导言概括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并让学生知道厘米的用途 ,渗透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生用尺 ,找出多长是1厘米?生 :自己在尺上找出一厘米长。还可以同座互相说 ,小组交流说。师 :谁能指出尺子上的1厘米 ,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生 :拿尺子 ,指出1厘米的长度。生 :一厘米有这样长 ,(用拇指、食指比画着 ,留一道缝。)生…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教学过程: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师:我来考考大家,用这些东西最后会做成什么?(依次出示塑料、棉线和小木块。)生:“吊篮”、“帆船”、“降落伞”。师:(迅速做好降落伞并高高举起)这时,我松开手,会怎么样?生:“会掉下来”、“会落下来”、“会降落”。师:真的吗?请大家先自制一个降落伞,再玩一玩。比比哪组做得最快,玩得最好!(众生分组制作降落伞,然后开始玩。)评:通过自制降落伞、玩降落伞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发…  相似文献   

15.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16.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课标”教材教学第二册P27。一,创设情景 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19.
一次试教     
一次试教袁微子第二节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两段.现在咱们再学下去。先请一位同学往下念,谁来念呢?生:(读,从“过了一星期”到“……神经学”)师:停,刚刚学习了两段。大家学习鲁迅的文章,要懂得该怎么来读,现在咱们来看这一段。这一段想让同学自己来读一读,读...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 (片断一)老师引入教学:“上节课认识了塑料的哪些知识?哪些地方用到了塑料用品?”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下雨天要穿塑料胶鞋?为什么洗碗时要戴上塑料手套呢?”(师边问边展示她手中的橡胶手套)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我妈妈就是用它来搞卫生的。”“我家里也有这种手套。”“可以防水啊。”一个小男孩边叫边晃悠着他手中的橡胶手套。老师一听,对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一下塑料还有什么特点。”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