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网络文化已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网络文化及其特征的剖析,论述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性和异化现象,提出了促进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进一步交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亮 《考试周刊》2012,(32):164-165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就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法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不仅影响着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余瑾  刘双清 《文教资料》2014,(19):50-52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环境下的新发展,是在校园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本文以网络文化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为基础,分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网络文化已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网络文化及其特征的剖析,论述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性和异化现象,提出了促进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进一步交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再现和延伸,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正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的意义,并从目标、原则、内容及策略方面提出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模式,以期对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高校新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谐校园文化应注重真善关的诉求,使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效。而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近乎于毫无约束的无边界性,使网络文化中夹杂诸多“假丑恶”,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和素质,才能使网络文化的优秀内涵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CUBA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较大的大学生篮球赛事,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校园精神为依托的一种文化活动,具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功能,诸如文化渲染、凝聚、融合和疏导等,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CUBA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备独特的校园文化意义,主要可以健全大学生体能、优化校园主体,活跃校园气氛、增强校园文化活力,提高校园文化情趣和优化学生竞争意识等.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CLIBA的校园文化功能及其对校园文化的意义.以及深刻研究CUBA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学校教育、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以“第四媒体”身份出现的网络涉足校园后,网络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从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物质意义上讲,校园网又不仅仅是大众传媒,它也已成为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校园文化借助网络新空间,有了新的深化与延伸。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两种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具有内容丰富性、传播快捷性、交流互动性、时空超越性和交往虚拟性等特点.网络文化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保持校园文化健康地发展,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价值取向。从中学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出发 ,加强校园文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探索和研究 ,对于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及构建  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文化就是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 ,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化形态 ,是富有育人作用的物理环境 ,通常表现为两种状态 :一是环境文化 ,如校容校貌、校园…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文化的主体互动性、网域特殊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征,推动着传统校园文化的转型与跃升。整合和优化网络文化,巳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校园文化理想从迷茫到清晰,校园文化行为从自发到自觉,校园文化活动从混淆到有序,校园文化体制从失范到规范。而校园文化历来不是封闭的围墙文化,它既然植根于社会文化,就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当今鱼龙混杂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在校园文化中得以折射和反映。总的来讲,我国大陆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是主流向上,良莠并存,好坏兼杂,既有积极层面上的意义,也有消极层面上的不足。大学生“文化冷淡症”和“文化躁热症”就是我国大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两种…  相似文献   

15.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和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文章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分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体现,首先指外化的物质.如走廊书画、专题板报、温馨提示、醒目标语等;其次是指内隐的精神,包括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成果。真正的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优秀的文化是一种氛围,能引领师生意气风发的前进;是一种引力场,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促使师生和谐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形象,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特色,最终将形成学校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一个尚未取得共认的概念.它是根据该文化行为主体的不同社会性来划分而产生的,对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阐说和界定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人们一般把校园文化的界说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即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的“硬件”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软件”两个方面.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校园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学校必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本土”的校园文化和“外来”的网络文化成为了学校课堂教育以外的有效补充途径,两种文化都发挥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功能,促进了教育的效果。同时,两种文化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碰撞后,以一种无序的方式逐步融合起来,并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当前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模式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虚拟现实中的大众文化;自由和平等的交往关系;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校园文化是一种“果树”型的结构层次,由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和支撑层构成,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基因”文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不仅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和手段在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对人类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在其中。网络穿过大学“围墙”在为校园文化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进一步搞好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