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9日和5月25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广电总局连发两道“通知”,对红色经典的改编问题进行规范。时至今日,经典的改编仍然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人民日报》今年2月25日发表一篇题为《不要“游戏”红色经典》的短文(作者:侯文学),针对某地准备斥资百万将小说《红岩》开发成游戏《“小萝卜头”的故事》一事,对红色经典的游戏化问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大报”一词在业内用得很寻常。所谓大报,往往指的是中央和省一级的主流报纸。特别是党报,在类型和形态上与专业类.生活类报纸自然有所区别。这倒不是因为大报开版大。更重要的是它拥有独特的地位和定位,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和内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然而,当今的媒体及其面临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速变,到底如何看待大报之“大”,确有重新识辨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读者是上帝”辨·木然·近几年,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吁求,以至于消费者被冠以“上帝”这一雅号。而出版界也有人如法炮制,“读者是上帝”云云,成为出版界一些人士的口头禅。尊重读者、服务读者是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把读者完全摆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被台湾传媒称之为“用文字编成的桂冠”的作家全集热,引发对台湾文学史与文化史建构的一些思考。 据台湾有关传媒报道说,所谓“作家全集”,实际上只是出版作者的部分文类全集或对作者阶段性作品总结性质的“文集”,除了少数作家的“全集”和“文集”曾在七八十年代出版外,多半集中于90年代才大量冒了出来。有关传媒报道说,这似乎感到台湾社会正在发一场作家全  相似文献   

6.
〈正〉王小山今天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经典”还原成“非典”。在这一“非典”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确乎体验到了一种无厘头的快乐。有人说读他的作品,有人,譬如作家马原找到了当年阅  相似文献   

7.
另一种欠薪     
具有“中国特色”的“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尚未得到根治,又在另一层面“隆重上演”,且闹得不轻,这就是传媒业常见的拖欠作者稿酬问题。一些作者仗义执言,为民工追讨工资“鼓与呼”,而自己的稿费却被拖欠,成了需要别人关心的“弱势群体”。我每年要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时评百余篇,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的同志,深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办报条件之好、报纸发展之快,说“现在是报纸的春天!”这话说得好。但是,有的人把那些乌七八糟的小报的出现,也说成是什么“反映了文化繁荣的春天气息”,这就十分荒谬了。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趣味低级、内容荒诞不经,甚至污秽不堪的小报。这些东西的孳生、繁衍,实在是文化界的不幸,根本谈不上什么“春天气息”。春天,不属于它们。要说“气息”的话,只能是霉烂的气息! 这些街头小报,以捞钱为宗旨,以耸人听闻为手段;“效果”是危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健康。此事现已引起有关各方的密切注意,正在着手清理中。但愿这个过程尽可能加快些。新闻界也应该为此多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7,(3):6-7
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相似文献   

10.
“一朝天子一朝臣”,个中含义人所共知。而近年来,却也出现了“一朝编辑一朝作者”的现象,这颇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   所谓“一朝编辑一朝作者”,是指媒体中的一种不正之风,即有少数编辑在选用作者的稿件时,不是以稿件的质量作取舍标准,而是以是否为自己的熟人或“关系户”作为用稿准则,这便出现了“换了个编辑即换了一批作者”的怪现象,故被人们称之为“一朝编辑一朝作者”。   “一朝编辑一朝作者”,这“作者”队伍的构成,往往为三种人员:一是编辑的亲朋故友;其次为与编辑有功利牵扯的“关系户”。如我在甲报刊当…  相似文献   

11.
“在”和“再”各有3个词性。“在”作介词、副词时,义项单一。作介词,其语法作用是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范围、条件;作副词,当“正在”讲。它作动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再”作数词和动词时,义项单一,分别作“二、第二”和“重现、继续”讲;作副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下面4个例句中的这两个字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2.
并非小事     
某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士兵与一座金矿》,由两位作者署名。这篇报道的结尾处写道:采访结束,再次看了看这位曾被“埋”在金矿之中的普通士兵,“我想,泰戈尔说得好……”明明是两位作者合写的报道,作者怎么成了“我”?读者应该把这个“我”看成两位作者中的哪一位呢?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或特约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记者看到”、“记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读者读这样的报道时,难道会对那位在稿件上署了名的通讯员视而不见吗?这问题其实好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写报道,若文中需要作者出现,…  相似文献   

13.
所谓“《春秋》笔法”(也说“春秋笔法”),是指一种“寓褒贬于记事”的写作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回避了明确的褒贬之词,而在“微言”之中流露出“大义”,让人们自己去揣摩、体会作者的倾向性。这种写作手法据说一开始主要用于历史著作《春秋》,后来广泛地用于一切需要表达作者倾向性的文史作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很深远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爱心企业”评选不能放弃道德标准》一文中,作者针对曾因毁林问题被多方报道的金光纸业名列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之“最具爱心外资企业”一事提出质疑,认为毁林企业成为爱心企业,令人难以接受。乍看这个质疑颇有道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判断。但是略加思忖就不难发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一些关系混淆或对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于都 《军事记者》2010,(10):31-32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文章的作者魏巍。这是一篇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章,这是一位被称作“毛泽东时代的战士”、被国人尊敬的作者。因为透过作者描述的“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6.
朱莉 《声屏世界》2004,(11):29-30
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于今年3月开播以后.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引起争论的直接原因是改编后的英雄杨子荣变了脸。争论的焦点还是围绕着红色经典剧究竟该如何改编的问题。朱莉在本文中.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再现红色经典剧已经不仅是影视娱乐界的事.它同时也肩负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宗旨发展其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影视娱乐界的朋友们是否应该从文章作者“尊重历史.尊重英雄.尊重红色经典剧”的深情呼唤中回过一点神来.因为任何只看重娱乐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的作品都不是当今受众所期待、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7.
一战后不久,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舆论》中再次探讨了新闻学研究的“元问题”,即新闻真实问题。本文以重访的视角考察了《舆论》被学界经典化的过程和意义。李普曼本人并非是“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舆论》也并非一本诞生于大学院墙内的学术专著,但却被新闻传播学奉为经典。因此,挖掘这一经典化过程将为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建制与划界提供线索性价值。《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之于政治民主的讨论,具有“谜题”性质,帮助勾勒现代新闻研究的核心关切。数字新闻时代,描摹新闻业的探照灯隐喻已然发生变化,新闻业所能发挥的民主功能亦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8.
风仪兼师友     
40年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书评,那时我正在学写书评,被这篇观点鲜明,引证巧妙和文笔优美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读了几遍,留下难忘的印象。书评作者署名“郁进”。原来这位“郁进”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戴文葆。他从上海《大公报》调到人民出版社前后,他的学识才思和编辑功力,早就在  相似文献   

19.
《读诗·陶渊明》是新思想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书将书法作品图片与诗文解读相结合,虽然以“创新”作为新思想的主旨所在,但实为借用古人的人生态度来反观时代问题,通篇洋溢着作者对“道”“仁”等先秦哲人理念的观照,并不惜笔墨过度诠释靖节先生诗句来抒发文化信仰和文化传承的自我胸臆,让人不得不产生质疑:作为古典诗词的经典代表,曾被钟嵘、萧统、王国维、叶嘉莹等古今大家一致推崇的陶潜作品如何就变成了今人调侃古人、  相似文献   

20.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可能就是对中年“待业”的黄健翔(以下简称黄君)此刻状况的最好注解。在他不短的职业解说生涯期间,创造了太多太多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可能正是缘于他的这种经典,才促成了其同行决意把他恶搞到底的行为,以至于黄君的离职都能被媒体曲解为在自我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