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冰 《教育导刊》2001,(20):47-48
实施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养成教育“的办学模式.养成教育包括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内化,学校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等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廖李毅  梁继光  黄志现 《教育》2009,(10):57-57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几年来,我校秉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引领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德育工作理念,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确定了“夯实人生基础,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训练的总目标,建立了学生规范行为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学生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们坚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把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养成教育的重点是:①明确规章制度,讲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②严格管理,肯定正确的思想行为,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③检查督促,持之以恒。这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也是养成教育的难点。要天天、周周、月月、年年不断地反复训练,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才能养成。④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要求学  相似文献   

4.
李娟 《成才之路》2010,(26):6-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对中职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简要地对中职德育中忽视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养成教育模式,就如何对中职学生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初中的德育建设又有其不同于城镇初中的特点。山东省胶州市第十八中学以教育科研工作为动力,积极实施人本管理,逐渐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管理主线,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建构养成教育体系。养成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邓琴 《广东教育》2009,(6):10-10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同时也具有反复性,教师须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良好习惯。那么该怎样开展养成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因此,以培养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养成教育被认为是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使学生既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不但包含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同时也包含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等多个方面的指导。教师应当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做到根据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素质与发展结合起来。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应当有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它不但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同时也包含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和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指导.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养成教育,大致涵盖如下内容: 一是爱国守纪行为规范教育,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守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责任感,即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年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5.
李勤 《考试周刊》2010,(43):240-240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学生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是全面提高“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本文针对养成教育的开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其有效路径:建设优良集体,优化养育环境;创设活动情境,训练良好行为;树立榜样示范,激励积极进取;保持家园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初中的公民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肩负着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四有”、“五热爱”的好公民的艰巨任务。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则是这门课程较之其它课程更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从根本上说,讲公民课,如果不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实际,只是照本宣科讲道理,就无法达到育人之目的。联系什么样的实际,怎样联系实际,是一个亟应引起注意,而且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在联系实际这个问题上,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为联系而联系,不大考虑教育效果。主要  相似文献   

17.
梁小平 《湖南教育》2002,(13):43-43
养成教育,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对孩子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过程,也是学校、家庭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规范入手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担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的责任与义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单纯停留在认识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而…  相似文献   

18.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19.
公民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教育,其中道德规范的灌输和文明习惯的训练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然而,要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其一,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其二,教学内容本身既抽象又枯燥,学生学起来备感乏味.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