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素有“新闻改革理论家”之称的王中教授已年届80。4月24日上海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和王中的老同事、弟子代表共150余人,云集复旦大学5102演讲厅,祝贺他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举行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新闻改革理论家”坐着轮椅出场当头戴深色便帽、身着崭新夹克衫的王中教授坐着轮椅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掌声雷动;王中教授也高兴地挥舞着女学生献给他的鲜花,向众人致意! 新任中宣部副部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龚心瀚紧紧握住王中教授的手,亲切地向老师问好! 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向王中教授赠送了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上海新闻界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东新闻学院校友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同学会联合举行会议,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召开了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与新闻教育家,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一直关注新闻改革。早在1956年,他就谈了不少  相似文献   

3.
4月24日,上海新闻界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东新闻学院校友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同学会联合举行会议,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召开了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与新闻教育家,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一直关注新闻改革。早在1956年,他就谈了不少关于报纸改革的看法。尽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历经坎坷,但1979年复出后,又以十倍的热情宣传新闻改革,并接连发表了《谈谈新闻学  相似文献   

4.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对“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新闻理论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王中教授八十寿辰表示衷心的祝贺。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早在1938年,就投身党的新闻事业。1949年以来,王中教  相似文献   

5.
丁淦林教授(1932.07~2011.09.14)是江西南昌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史学家。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相似文献   

6.
想不到,轮椅上这位衣着朴素的干瘦老头,就是当年反右时鼎鼎大名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家”王中。几十年风风雨雨,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一次次提出并坚持自己屡遭批判的新闻学术观点?是深刻犀利的睿智之思,还是直面人生的勇气和魄力? “对真理的坚信。”72岁的王中教授挥动着他那瘦瘦的右手,久病初愈的他,声音略弱,却仿佛充满了力量。采访就这样开始了。这是1986年10月22日晚,在全国新闻理论教育讨论会代表和南京新闻大学生联谊会上。点上一支烟,王老理了理记忆的思绪……1949年5月,上海解放。随军南下的王中作为上海市军管会的工作人员,参加接管上海新闻单位的工作。第二年,复旦大学负责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7,(1)
何微先生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理论巨擘,是与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王中先生、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甘惜分先生等齐名的新闻思想家。他有着早年接受史学教育的深厚根底,有着数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有着参加革命斗争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军事辩证法的积累,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不幸于1994年10月8日病逝。他生前的新闻学研究对我国的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重大影响。1993年,为祝贺他的80寿辰,本刊(93/秋)曾刊出《王中教授新闻学论点集粹》向读者作了介绍。本期,我们请余家宏、丁淦林两位教授对王中从事新闻学研究的经过与贡献作了翔实的回顾,并以此表达我们对王中教授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9.
忆王中老师     
王中老师是中国新闻界的著名人物。一则,他几十年从事新闻教学工作,弟子满天下;二则,他的新闻理论,比如党报具有两重性:工具性和商品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斗出来的、办报要有读者观念等,在中国新闻理论界曾经引起过大讨论和大批判;三则,他是被中央最高领导层点名而划为右派的,特别引人注目。我在没有进入复旦大学以前,已经久闻其大名了,1978年考入复旦新闻系后,听到的关于他的传说就更多了。有人说,刚解放他一身戎装进驻复旦,担任复旦大学党委统战部长。复旦大学的统战部长可不好当,一些全国性的学术权威和民主党派的领导都在复旦任教,戎装者在台上作报告,台下就有条子递上来,一看,是一首诗,王中当即提笔,和诗一首,传回去,教授们服了!有人说,上海市一个系统拉  相似文献   

10.
各位前辈、各位老同学、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贺王中同志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且重温他的新闻观点,研究他的新闻学术思想。这不仅表达了在座各位对于王中同志的尊敬和爱护,也体现了在座各位对复旦新闻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新闻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衷心感谢各位的光临。王中同志原来姓单,名(责力),山东高密县人,1914年出生,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改名王中,在东北军中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40年转移到山东抗日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自本期起,特设“新闻学新论”专栏,聘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徐培汀教授主持本栏目的摘编工作,欢迎读者向他推荐佳作。  相似文献   

12.
11月5日-6日,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研究生欢聚复旦,参加“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传播、和谐、创新。创办于2001年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新闻学院研究生团学联承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萧思健同志致欢迎词。概括起来,此次年会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过 书,也没有聆听过王中先生的授课,但他确确实实是我的老师,他是长我20岁的忘年交。 这段经历,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沉重的1957年”。 主持王中的一次报告 50年代初,刚满20岁的我在南京《新华日报》工作,先是编辑、记者,后来当报社总编办公室秘书,主编《新闻业务》刊物,研究和探讨新闻学理论。1956年春天,王中先生带领一批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讲师和学生在山东《大众日报》考察后,来江苏《新华日报》考察。领导上要我接待,并主持了一次由王中教授主讲的“新闻改革”的报告。当时他从共产…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7,(4):55-55
据近日新华传媒网报道: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组织的中国首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报告由童兵教授担任主编,汇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二十几位博士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当前意义——访丁淦林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翎 《新闻界》2001,(4):21-22
受访者:丁淦林,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采访者:金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时间:2001年5月28日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金翎:丁老师,您作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闻事业研究与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又有很多重要的社会职务在身,可至今仍在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上课。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聆听您的教诲,受益良多。今天更想能就一个大家心里常犯嘀咕的问题,再次请教丁老师。丁淦林:你想谈谈什么…  相似文献   

16.
王中 《新闻窗》2005,(1):49-49
1980年11月14日,贵州日报《文摘》出第一期试刊,至年底共出7期。当时参与《文摘》工作的王保民同志,把这几期试刊通过邮寄,向我国新闻教育家、新闻学家、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求教,请他给予指点。他很快回了一封信,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见解,这些意见现在看来对办好《文摘》还是有帮助的。王中教授已于1994年病逝。刚刚过去的2004年,适逢其诞辰90周年、逝世10周年,现发表此信,作为本刊对这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家的怀念。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7.
陈娜 《今传媒》2010,(3):7-9
李良荣,194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几十年的新闻学研究中,李良荣提出的"新闻产生于事物的变动"、"新闻事业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闻选择四项标准"、"新闻工作三大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等富有开创性的理论主张,获新闻界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员、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复旦大学分校校长、民盟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闻大学》首任主编、博士生导师王中教授,于1994年10月8日下午3时50分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王中同志原名单勣,笔名张德功,生于1914年6月17日,山东省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爱好者》2011,(17):27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在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视觉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据资料载,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四十多种说法。有人同意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有说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更准确些;还有人把这两种说法归纳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变动的重要事实报道”,这样说对吗?目前,新闻是否有权威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