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状研究发现,在太极拳的传播过程中太极文化的传播很少,而太极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具有互补性,通过太极这种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解读,分析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找到可以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通过简化太极拳动作是实现太极拳文化传播的前提;挖掘太极拳文化中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太极文化输出的关键;应通过对动作名称和太极服饰的改革来体现太极文化。  相似文献   

2.
邯郸广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太极拳由武式第二代传人李亦畭命名于斯地,并由十三式改名为太极拳。太极拳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同生同长;是健身术,是哲学,是文化,是艺术。为了大力发展太极文化,邯郸学院太极学院实施"12345"工程,着力推进太极文化的研究、开发、推广等工作,进而实现太极拳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市依托独特的太极拳等文化资源,逐渐发展形成太极文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也使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但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品牌意识较弱、资源利用率较低、宣传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太极文化资源,创建太极文化品牌,打造太极文化产业链,加快太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促进太极文化产业升级,实现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整体运动.运动整体是个圆,因是阴阳运动的统一体,它的理论基础是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整体运动是形、气、神运动的统一体.所以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都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这两种整体观在太极拳中运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整体观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太极拳运动整体观说的是太极运动的全面性.它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相结合,就是太极拳整体观.太极拳整体观是拳术运动与生命运动相结合的整体观.练太极拳不只是形体练习,还要练意和气,达到形、气、神俱练,使太极拳成为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整体健身术.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5-78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太极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家以阴阳哲学的原理创编出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文化内涵思想演变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太极文化的演变阐述太极拳的发展及特点,旨在对太极文化及运动更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太极拳在正阳县得到普及推广,太极文化在正阳县各行各业中生根发芽,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古老的太极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正阳县大春文武学校以太极拳为特色,把太极拳套路、器械纳入课程开设体系,把太极文化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太极课堂。教为阴,学为阳,以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的拳理思想来源于太极文化理论,太极拳由最早的外家拳术结合太极的阴阳学说理论,并采用导引吐纳术气功心法,形成了太极拳术的刚柔、虚实、动机、开合、攻守的阴阳变化,太极拳首先讲究心意导引气息,气息导引力气,注重意气力的结合,这里主要阐述太极拳意的抽象和形象涵义。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的太极拳运动,通过融摄“太极哲理”,以太极哲理规范太极拳技,完成了太极哲理与太极拳拳理的融合,促成了人体运动规律与“太极哲理”的交融,构建起了包容有以动养生、以内导外、逆向运动、顺应阴阳、中和律己、和谐处外六大要素的太极运动观.她以区别于西方体育运动观的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运动价值,从文化学意义上丰富了世界体坛的多样性,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9.
技击是太极拳主要功能,太极拳如果失去技击功能,就失去了根本。太极推手与太极拳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太极推手的重要性同等于太极拳套路。在太极拳训练中,要按照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形到意、从训练到实践循序渐进的次序进行,应以基础训练为根本,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0.
歌词曰:"天下太极出武当。"这个"太极"指的是"太极拳"。那么,武当太极拳诞生在哪里呢?哪座山峰?哪座岩庙?哪座宫观?哪座洞府?现在有了初步答案:就是丹江口市官山镇杉沟村的太极洞及太极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科研方法,首先对太极一词以及太极图含义、太极拳及其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释;继而以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分析探讨出太极图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定势、动作变化和过渡、动作运动轨迹以及动作技击阴阳变化的丰富联系;从而得出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中,引进太极图及其哲学原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记忆、和规范,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华太极拳要以自信的姿态"走出去",与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建立系统的太极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体系势在必行。构建太极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体系,应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阐释《易经》的内涵,深刻解读中医经络学说,整理出太极拳汉英术语工具书,以此更好地促进太极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3.
从太极拳文化看其竞技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一种集哲学、美学、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为一体的科学.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太极拳运动中的哲理、古典美学,以及太极医学的需要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太极竞技是对太极文化认识的深层延伸.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化基础,特别是受我国古代道家的影响极其深远,太极拳与道家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道家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太极,无极,阴阳,动静等太极中常用的术语其实也都是道家常用术语,因此研究太极拳也要注意研究它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的特有背景下,产生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太极拳。从太极哲学到太极拳术,古代的习武者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表达自己对传统哲学的理解,同时也将中国武术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是灵魂;制度和人文环境是保障;太极拳中的“太极是和谐之极限”是载体。太极拳是使人无限趋近和谐极限而进行的身体与灵性的运动方法和修炼方法。太极拳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能力与整合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A4):28-29
茶道与太极拳的文化形成有相似之处,文章运用类比方法,从文化角度对茶道和太极拳演化过程分析说明一种共通的现象:从茶到茶道,茶道的形成逐步演绎为一种品茶文化,从太极十三式到太极拳,太极拳在成熟定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趣;茶道与太极拳皆有原始功能弱化、附加功能彰显呈现多元化的现象;茶道与太极拳都有依托形式成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从而茶道与太极拳成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休闲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一项中国传统运动,习练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也能够发挥通经络、旺气血对人身体健康的积极意义。受偏见所限、专业培训机构的缺失、推广普及的不足等因素影响,太极拳在中小学校园的发展中出现了断层现象,抑制了太极拳文化的传播、缺失了传统武术精神的熏染。为强健中小学生体魄,在校园中推广太极拳运动,弘扬太极精神,可通过学校、社会、团体三个层面来具体执行,学校层面通过营造氛围、制定规划、创建展示平台来实施,社会层面可吸引家长力量来参与太极活动形成社会互动,团体层面可寻求政府以及太极协会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太极推手运动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极拳的精华部分.通过对30名在校大学男生长期科学的太极推手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针对性的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或课余活动中推广太极推手运动,将对大学生的体质增强、人格培养等多个方面起到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作为强身健体的活动,练习者众多,而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陈家沟却不为人们所熟知。文章从陈家沟的太极旅游现状出发,根据营销学中的经典理论——“4P”理论,从产品、价格、营销渠道、促销等方面对陈家沟的太极旅游进行营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