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既然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要达到给读者留下难忘印象的目的,就应该在文章条理的安排上、材料主次的取舍上下功夫。否则,难以达到写作的目的。既然说这次中队会难忘,可全友对"难忘"这一主题突出得不够充分,应把此次中队会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写得详细些。如写故事表演《孝心的小乌鸦》和祝福妈妈这两个场面时,是最能突出本次文章主题的段落,一定要写具体些,否则,这篇文章就会显得空洞无物。  相似文献   

2.
从上初中以来,我就酷爱写作,课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写随笔,并常常寄些豆腐干大小的文章给报刊杂志,虽不曾发表,但我始终抱着一个念头,我一定会让自己的文章成为印刷字。我常想:初中毕业后我一定要报读一个与写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是在紧张氛围下的急就作文,考后由语文教学行家们只评不改,划等给分。因此,它有别于平时课堂上的作文训练。欲想取胜,就必须掌握一些考场作文的技巧。 一、给“凤头”美容 元代散文家、戏剧家乔梦符把一篇文章形象地喻为“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 一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头一段话。写好开头,非常重要。因此,开头应尽力写得新颖些,别致些,具有魅力,使阅卷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即“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相似文献   

4.
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重点段落、句子,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第九册积累·运用(3)作文要求老师要我们多做些写读后感的练习,我随手抄起一本书,读了亮轩的散文《船》,开始冥思苦想,硬着头皮往下写啊写。我要写的《船》也许与亮轩的《船》毫…  相似文献   

5.
用段意连接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逐自然段阅读文章,把一句话一句话分清楚,尽力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弄清每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其次要给文章划分意义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最后要按文章叙述的顺序,把各段的段落大意加以整理后连接起来,让它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例文:熟鸡蛋挑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以创新精神指导学生练写作文 ,要练习写记实作文 ,练习写想象作文……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是互相联系的。因此 ,写记实作文 ,也要有想象。正如大纲说的 :要适当展开想象。小学记实作文 ,有记事 ,写人、写景、状物等。但只是把所见所闻的人、事、景、物等 ,原原本本地写下来 ,就显得枯燥、单调。如果能适当展开想象 ,文章就显得生动、形象、逼真 ,就能把中心表达得鲜明些 ,文章也就能吸引读者。记实和想象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想象是什么 ?心理学说 :“想象是在人脑中…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李红 《山东教育》2014,(Z6):88-90
书面表达要想拿高分,就必须有“闪光点”,也就是文章要有出彩的地方。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时一两点精彩之处就足以改变文章的分数。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写完美,使文章耐人寻味,上档次,学生不仅要注意文章的通顺与连贯,而且还要尝试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给文章增添文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交叉使用长句和短句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长句或短句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9.
袁超 《师道》2006,(4):55-56
身为大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教子女学语文的呢?特级教师贾志敏曾就此专门请教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并在一篇文章中向大家做了介绍。读贾老师的文章我们得知,叶老的教子方法并无特别之处。他只是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叶老还要求他们每天要写一点,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但叶老有空时,会让孩子把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孩子朗读,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以能否让人听懂为主。在叶至善小的时候,叶老从来没给他教授过什么学习方法和读写技巧之…  相似文献   

10.
主编信箱     
《同学》2005,(6)
编辑们: 你们好!初次给你们写信,真的不知道写些什么,也就随便聊聊吧。读《同学》已有一年多了,里面的许多文章写得很好,让我既欢喜又羡慕,只怕自己的文采太烂,不能给你们投稿了。每每邮递员送来《同学》的时候,心中惊喜万分,拿着书恨不能一口气把它看完。还有许多同学  相似文献   

11.
学写书信     
这次习作是给同辈们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  相似文献   

12.
这次习作是给同辈同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它的特点,小学生作文首先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文章的内容问题。即“写些什么。”这就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尽可能深入了解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  相似文献   

14.
第二册第四单元“引写”的内容是“记事写人要中心明确”。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即使把事情叙述得很清楚,把人物描写得很传神,也只能是材料的堆砌。从这样的文章中,读者只能了解到写了些什么,而  相似文献   

15.
葡萄牙把植树造林作为国民的一种义务而写进了国家法律。在这个国家里,自古以来就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当中必须要做三件事,即生一个孩子、写一本书、种一棵树。"生一个孩子"意即要组建一个家庭;"写一本书"意即给后人留下些精神财富;而"种一棵树"则是把象征希望的绿色留给这个世界。在葡萄牙,孩子上小学时,便要由家长陪同,在庭院内或街道旁,栽下一棵树,这棵树要写上孩子的名字,成  相似文献   

16.
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写完美,使文章耐人寻味,有深度,上档次,同学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通顺与连贯、过渡与衔接等,而且还要尝试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以凸显文章的亮点,使文章增添文采,给读者(尤其是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第七册习作训练6 这次习作是给同辈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一事一议”的文章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老师:“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一般是先叙述生活中的某一件事,然后就此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道理;而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前者重在说理,后者重在叙事。学生:老师,怎样才能写好这种议论文的叙事部分呢?老师:议论文中的记叙都是为议论服务的,写好其中的叙事部分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清楚、简约地把所要议论的事交代清楚,切忌像写记叙文那样通篇叙述。二是根据说理中心的不同,恰当取舍,把与说理相关的部分叙述得具体些、突出些,其他部分则略写或不写。如《由“街…  相似文献   

19.
[名师画板]写好状物类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二是要展开丰富的想像把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事物写活,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文章才会显得有活力;其次要恰当地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最好融于描写之中,不要将状物与抒发情感割裂开来。[习作原色]①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补充出叶的颜色、花的形状、味道。②展开想像把小辣椒的形状写出来,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③最好把小辣椒成熟后的样子也写出来,与前文形成照应。④结合生活经验写写小辣椒的用途。这样文章会显得更充实些。我发现我家的花盆里长出了一…  相似文献   

20.
《少年闰土》节选自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的《故乡》。课文通过回忆,描述了闰土的外貌、行动、语言,表现了闰土这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文章写得十分生动,给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照我们一些同学写作文总是写得干巴巴的,不生动,词语用来用去总是那几个。写天空景色就用“晴空万里”,写人物少不了“乌黑的头发,红红的脸蛋”,写事则三言两语就完了……使人看了索然无味。下面就教学《少年闰土》一课,谈谈怎样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