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 ,指知识、知觉、思想、认识 ;行 ,指行为、行动、践履、实践。明代哲学家王守仁 (王阳明 )提出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1 ] (传习录上 ) “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行  相似文献   

2.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指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亲知闻知说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耳 《教育艺术》2010,(2):39-39
“亲知”、“闻知”和“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提出的人们获取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亲知,是指人们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它是从“践行”中得来;闻知.主要指从别人(古人、前人、旁人)那里通过耳闻目睹(包括文字记载)获取来的知识;说知,则是人们根据耳闻目睹的情况、资料。通过思考、演绎、想象而推理出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指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写“真知”     
作文要重视“真知”,要把“真知”写好。 什么叫“真知”?这是传统哲学讨论“知”与“行”关系时用的一个概念。“行”指行为,实践。人们在自己的“行”中获得的感知、认识,情感体验等就叫“真知”。也就是说,“真知”是我们的亲身感受,不是“二手货”,它最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6.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说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是说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苏少芳 《成才之路》2011,(16):75-75
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意即通过“千”次的“操”“观”(实践),才能“晓识”(了解认识)“声”“器”(审美对象),多实践才能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老师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美的知识和要领,知美何以为美,要诱导学生从不同性质、类型的音乐作品中领略美,从而获得对音乐鉴别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卞超 《吉林教育》2008,(3):112-11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知识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而填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在行为上进行练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转化的。在这四个要素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不仅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于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有所论述。孔子认为道德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学(至)于行而止矣”,反对“言过其行”的人,所以孔子认为道德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将知、情、意、行做为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转化为行是基本问题,同时需要情和意的调节作用。另外,最近国内的“四项意识说”“三环结构说”“三维结构说”“整体结构说”“基本维度说”等等以及国外许多流行的说法都对此进行过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知识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而填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在行为上进行练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这四个要素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认识是一多环节过程,“知”只是它的一个主观环节。但“知”(觉知)不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关系机制说明不了“知”的义理,其本义乃是心理现象(观念)的自明或自肯定。因此,认识外部客观事物还需借助心理的意向性来完成。意向性是人通过感知与动作的协调过程而形成的,它有指向外物的特征。若深入理解,意向性实际也是一种整体觉知效应。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教育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要创设民主、自由、安全的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班级气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革观念是前提 观念是实践的向导。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班主任要: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育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要创设民主、自由、安全的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班级气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革观念是前提 观念是实践的向导。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班主任要:  相似文献   

14.
商雅琼 《时代教育》2009,(11):38-38,4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所谓知,既指知识之知,又指道德之知;所谓行,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行动,又指道德行为和践履。由于儒家哲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故儒家学者谈知行问题,在主要的意义上,是关于道德认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说,是道德修养的问题。王阳明作为儒学发展在宋明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也是落在道德修养的问题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认为“做”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他一生反对死读书,提倡动手实践。《行是知之始》《思想的母亲》两篇文章用故事和比喻来解释教育原理,蕴含着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隋杰 《辽宁教育》2022,(14):31-3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知远小学的“知行教育”,蕴含着“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从字面上看,就是认识和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行”的过程中达到心智成熟的“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缺一不可。由“知远小学”之名到“知行教育”之路,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奠定了学校“书香校园”的特色基础,更形成了“知行教育”的办学体系。一、创设“知行和谐”的文化环境(一)挖掘校名内涵,确定学校文化符号“知远”这一校名,源自《四书·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  相似文献   

17.
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 ,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在认识的途径上 ,提出可分“见闻”和“思虑”两阶段 ,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反对“见闻”和“思虑”之外 ,别有所谓“德性之知”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知行兼举” ,强调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当然 ,其认识论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18.
“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即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即行),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足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结果。而知、情、意、行在形成人的思想品德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转化的。道德认识(即知)是产生道德行为(即行)的依据,而道德行为(即行)在实践过程中,又巩固和发展了道德认识(即知)。思品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让知行统一,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深化思品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文摘要览     
应建立德育活动课 詹万生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认为,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薄弱”和“不适应”状 况必 须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环节,建立德育活动课。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 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 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 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 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就不能培养…  相似文献   

20.
写景泛泛     
开栏小语 古代诗歌是不是都白玉无瑕?答案当然不是。且不论一般的诗歌作品,即或名家名篇也并非都无懈可击。这从我们下面开设的栏目“古诗指瑕”中可得到确证。“指瑕’并非仅为了挑刺,而是为了全面认识作品,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要知道,美与丑、真与伪、黑与白、正与反,总是互为作用。书法中讲究知黑守白,意思是书写时不仅要注意笔墨的运用(即黑),还要注意笔划间位置空白的经营,这样的字才美。诗歌欣赏也正如此。识其丑反过来也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另外,“古诗指霞”栏目中我们往往选发那些在写作上与我们平常写作有共同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