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初,巴班斯基在顿河—罗斯托夫地区进行了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实验,创造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在认真总结推广这一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研究,形成一套初步完...  相似文献   

2.
合作与优化是苏联八十年代两个十分活跃的教育学派,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在苏联教育界,这两个教育学派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优化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尤·巴班斯基 优化教育学派以巴班斯基七十年代出版的三本教育教学最优化的专著为教育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赞可夫的教育实验思想。优化学派是苏联六十年代以来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以巴班斯基为首的优化学派,是沿着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赞可夫高难度教育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教育学的轨迹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改革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怎样既保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苏联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可供我们在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时借鉴。什么是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巴班斯基教学设计思想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康·巴班斯基在辩证系统观的指导下,建构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并在实施有效教学的层面上给出了进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这一理论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本质思想。这一教学设计思想从最优化原理出发,更加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这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尤·克·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曾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20世纪70年代初.巴班斯基亲身参加了罗斯托夫地区普通学校的教学试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对其归类整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我国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综合地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我们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以最大的教学效果促进理想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从而全面看待教学职能;这一理论要求重视研究学生,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所有这些反映了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当前我国教学改革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目前被教育学界普遍认可的平衡理论 (thebalancetheo ry)、思想库模式理论 (thinktankmodel)、临界理论 (thethresholdstheory)、兰伯特动机模式理论 (attitude -motivationmodel)、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理论 (social-educationalmodel)、伯纳德·斯波尔斯基理论 (BernardSpolsky)、邓金 -比德尔理论 (Dunkin -Biddle)和吉姆·卡明斯理论 (JimCummins)可以利用Ю·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来整合并在中国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尤·克·巴班斯基在总结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大面积提高差生成绩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创立的一套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巴班斯基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第27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教学最优化原则要求用最少的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可能的效果,它所着重强调的是教学过程达到高成效的最优途径.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尤·克·巴班斯基是当代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苏联教育利学院院士,现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他把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入了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也就是说:从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动态观点出发,考察教学这个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过程结构的优选,实现教学在一定制约条件下的最优化。他的理论给教学理论和实践添上了新的一页,在教育界颇有影响。本文意在着重介绍教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六十年代,苏联广大教师就掀起了探索教学最优化的热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或教学最优化)理论就是对苏联广大教师探索教学最优化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与此同时,巴班斯基还吸取了苏联过去和当代先进教育家如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教学教育最优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综合运用当代许多科学的成就来建立教学最优化理论,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传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了这一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向教师指出了费力较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捷径。然而,如何才能找到这条捷径,并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教学最优化原理,运用教学的最优化策略,实现教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教育过程最优化》(1977年)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标准看是最好的”意思。其基本标准有二:  相似文献   

13.
教育书讯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31.00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19.003.帕大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28.004.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42.005.爱情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0.006.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12.007.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巴班斯基)9.508.和教师的谈话(赞可夫)17.009.教学论与生活(赞可夫)9.0010.爱的教育(亚米契斯)7.0011.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威特)19.8012.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5册)50.0013.走进心…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国外有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教学目的,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即人的潜能的发掘。这些教学模式来源于世界公认的教育理论,并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形成具有特色的、精细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如美国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杰罗姆·S·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和B·F·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伽特纳等人的“伙伴教学法”,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士、副院长尤·克·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等等。我国教育模式比较注重教学形式,关心学生的教学质量,即人的知识的获得。如黎世法等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育才中学的“…  相似文献   

15.
巴班斯基教学方法体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克·巴班斯基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他试图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这一理论,在苏联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被介绍到我国以后,日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对巴班斯基教学理论的研究,仅限于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方面,而对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尚欠充分。本文试图对巴班斯基教学方法体系作一评介,以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最优化理论是独树一帜的教学论学派。对其产生过程、所具优点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巴班斯基对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他对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先进教师经验的总结。最优化理论一经提出,在苏联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地采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苏联当代的教学论信息在我国教育报刊上占有一定地位。其中,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那末,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在苏联当代教学论整个发展过程中占何种地位? 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笔者近来读到一本俄文专著《苏联教学论发展史概要》*(以下简称《概要》),读后觉得对回答上述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LO:K·巴班斯基博士把“三论”应用到教育科学领域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在教学大纲已定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和所教班级的特点,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0.
Ю·К巴班斯基(1927—1987)出身于罗斯托夫州基辅区五一村镇农民家庭。卫国战争年代,少年巴班斯基参加国营农场劳动,获过“劳动忘我”精神奖章。战后,1945年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数学物理系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为该院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