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中专教学中既没有开设独立的心理学课,也无从上到下通力合作抓心理健康教育的习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班主任和学保处(政教处)做工作,情况并不乐观,这客观上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要有所努力。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一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而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折射着人的心理素质,如果把语文教学当成是“熊掌”,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熊掌”和“鱼”能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渗透的重要载体,两者能够进行完美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德育为首,强化人文教育是其特定的历史要求。人文教育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规律对学生所进行的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应  相似文献   

3.
陈娇娇 《考试周刊》2015,(18):26-27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向高一级的职业学府输送人才和学生就业的双重任务,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学除了要应对高考之外,还要充分突出语文的学科功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能力基础。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加强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教学、加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加强语文学科目服务功能教学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进行探讨,希望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关系到语文学科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大局,其重要性可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语文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往往重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在课堂上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使得语文教学毫无新意和活力,学生学习味同嚼蜡,教师教学举步维艰,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性渗透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笔者以自己教学的切身体会简单谈谈自己对人文性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时,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成为了新的热点,这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那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和个人成长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也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要追求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这势必会给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开展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原则的要求,即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道”的教育,而对“法”的教育则不太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不仅仅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而且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里举几个教学中的例子。笔者讲解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时,就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讲解,尤其是联系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8.
刘亚军 《现代语文》2014,(7):159-160
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因此,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德育又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语文德育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规律对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当前的高效教学理念,都会涉及一个语文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本真。这就需要回到语文学科的本位,回归语文教学的学生立场,使语文教育教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让我受益匪浅。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也要注重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使汉语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基础课程,多元化信息社会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尝试生涯规划教育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破冰之旅,使其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发挥工具性的作用,使学生重视语文学科能力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从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新版《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强调语文学科教学的情感教育,强调语文教育的体验性、应用性、整合性。因此,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育脱离长期以来的输灌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应用中学习语文。交互式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培智教育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上注重细节打磨,巧妙切入,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在培智教育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优势,挖掘语文学科的内涵,有效地提升培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的人文性要远远大于其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内在灵魂,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外在作用.因此,重视人文关怀理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尤其是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社会,即使是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对其进行生命教育也尤为重要。初中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坚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戚春霞 《成才之路》2009,(29):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口头表达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创新是由教师通过创新性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过程。这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实施教学创新,教师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才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种。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又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让学生了解有关社会法制,更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选择,因为语文学科占用的课时最多,是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最为深刻的学科。语文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凌秀君 《江苏教育》2012,(33):55-56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特别强调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在语文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其他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所含的有关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语文学科的培育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感悟教学内容比较多,因此成为增强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重要教学学科之一,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还应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教育。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探求有效利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