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键能力的要义可以从“四维空间”角度进行诠释,它是指处理事件的运用能力,独立计划与沟通能力等。培养关键能力必须重塑教育核心理念:教师的教应当教“学”、教“用”、教“悟”;学生的“学”应当学“用”、学“悟”、学“教”。  相似文献   

2.
何为“出彩”?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表现出精彩来”,比喻十分完美地展示自己的长处。作为秉承“扬长文化”的航小人,在扬长教育的推动下,凝练了航空路小学师生的教育梦想而提出的“出彩教育”,它的核心目的是“创设出彩校园,品享教育精彩,奠基多彩人生”。全校师生在出彩德育场域中“为出彩教,学得出彩,为出彩来,得精彩去”。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其“开放性”体现在多维度与多梯度相结合的教育目标,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上.另外,教学相长是对教与学的辩证思考,我们需要改革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模式,在强调师生双向启发、合作学习的同时,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4.
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在师生共济的信息场与心理场环境中展开。教育活动过程 ,即向学习者实现教育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目标设定及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臻于完善 ,是保障实现教育活动目的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发挥教育者的创造性 ,推进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基础教育阶段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只能起次要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番禺区全面铺开“研学后教”的课改活动后,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大量使用母语。本文通过自然观察法采集“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教学课堂中,英语教师话语数据与市区非“研学后教”的英语教师话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母语使用总量相当的前提下,“研学后教”课堂教师使用母语进行知识讲解的比例有所减少,交互调整、策略和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和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7.
教学、教学应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它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上课时照本宣科,我讲你听,我教你唱,或动辄训人,以“试”压人,重压之下学习音乐有何兴趣可谈.所以如何将“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加深对音乐的热爱,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调动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就必须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是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美学特征去激发、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个音乐作品,小至一个短小的民歌,或激昂、或甜美、或欢快、或豪放、或意境深邃……,我们都应尽量挖掘其中的内涵,通过录音知识和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或表现音乐——美感即寓于其中.  相似文献   

8.
混合教学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特殊背景下,全国师生经历了一场“倒逼式”的线上教学活动;“后疫情”时代,线下教学恢复正常,大家已经不自觉地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笔者从混合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习惯、混合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师生对混合教学的期盼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旨在总结混合教学的经验,从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等方面给出建议,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融合,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下教与学的需求,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嵌入性视角出发,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实践”分离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嵌入式教学服务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情况,指出论证嵌入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师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产生“教”与“学”的和谐共振,通过“做”“说”“思”去碰撞智慧的火花,更深层次地去把握知识生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本文分析了六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情商与智商的关系,教会他们在日渐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如何解除心理压力和情感枷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纠正学生因挫折与失败造成的心理扭曲,培养良好的心态及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质、高效的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心里健康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个性鲜明的学生。高素质教师源起于个体心理健康,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2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健全大学生心理,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学生良好学习的关键因素,它是衡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标尺之一,直接影响学习结果。在小学生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把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运用游戏教学、设置认知冲突、和谐师生关系四个原则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专科学校的学生求学层次的愿望远远高于现实,他们思想、心理压力增大,部分学生情绪受挫,悲观失望,表现出一种无奈、无为的心境。作为专科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行为对学生“向师性”心理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四所体育类院校教师行为对学生行为和心理特征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技术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技能水平”上;教师的年龄、形态、性别对学生技术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理论教师的“人格特征因子”表现的较为突出,对学生的影响较为关键;“品质特征”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师生之间有序教学的保证。理论教师应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8.
军校学员对游泳训练存在的恐惧、定势等负性心理因素,对游泳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将游泳训练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训练,克服负性心理因素的影响,使训练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四个特点: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本质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组织模式是他助——互助——自助。心理辅导活动课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和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优化情绪品质,增进心理健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流程是暖身活动——自我探索的系列活动——经验整合、分享与迁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体育教师的新形象,以便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隐性心理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对体育课教学实施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风,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