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贵刊2011年第2期发表了由大庆铁人中学董刚、解玉良二位老师署名为《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答及分析》(以下简称《对》文)的一篇文章,该文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第5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钟敏知老师的《赏析两道孪生高考题》一文(见《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合刊为方便起见,后简称钟文),对广东2008、2009两年的高考政治试题第39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2009年第39题答案的部分要点作了修订。笔者仔细研读后,认为2009年第39题原  相似文献   

3.
一个条件等式--有奖解题擂台(62-2)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学>2003年第4期有奖解题擂台(62)第2题中,王勇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从思维定势谈两道试题的解答思路 2010年安徽文综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和一线教师对22题提出异议,或认为该题“命题不严谨,设问不合理,给出的参考答案有偏差”(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何昌胜《安徽卷第22题小议》),或提出“是史实错误,还是逻辑混乱”的质疑(见《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7期夏东平《是史实错误,还是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5.
税光华 《历史学习》2010,(11):34-36
胡玉娟老师的“史学理论悄然入题一2010年新课程高考题例谈”(《历史学》2010年第9期)一文从“史料运用、史学新观念、历史分析法”等角度阐述了史学理论在新课程高考题中的体现。但笔者在分析近三年来的高考选择题时发现:由于史学理论型选择题和传统的史料型选择题一般都以史料作为题干,二者在出题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福建孙建斌老师分别在《数学通报》2010年第7期、第8期的“数学问题解答”栏目提出并解答了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建全 《课外阅读》2010,(12):138-141
一,问题提出 《中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3期(上)的“新题征展”(113)中的一道创新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11期刊登了倪爱莲的文章《不应漏掉的答案》,对《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7期刊登的姚玉龙的文章中所论及的第四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五年级)培训题第72题的解法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对答案作了一些补充,倪老师对是否还有其他答案提出了质疑。本文给出该题  相似文献   

9.
<正>贵刊在2010年第5期刊登的袁家平老师《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究》一文,对浙江省2009年高考题第17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是从特殊性考虑问题,第二种是在一般状态下考察问题,思维角度不同,采用的方法各有特色.事实上,若能用逆向思维来考虑该题,则更能化繁为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读过贵刊2011年第3期李灵龙老师写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8题的几种解法》和贵刊2011年第4期孔兴隆老师写的《巧用运动的分解,速解竞赛压轴题》后,颇受启发,发现了此题还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并结合运动的合成求解.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年第1~2期“2010年高考:我的优质训练题”征文选粹中有这样一道题(第59页):  相似文献   

12.
贵刊在2008年第12期刊登了姜海军老师的《质疑高考答案的科学性》一文,姜老师对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Ⅱ)物理第24题所给出的答案中,认为利用平均电动势求电源的平均功率有失科学性,笔者对姜老师这一观点不敢苟同.下面将原题和原解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贵刊2007年第7期第110题是一道平面几何题,刘运宜老师给出了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的简洁证法,这里再给出几种不同的证法.  相似文献   

14.
何成刚 《历史学习》2001,(10):38-38
福建安溪县第八中学李贵林老师在《历史学习》2001年第5期,就笔去年发表在《历史学习》第11期有关“天津条约”一题答案提出商榷。我对照原稿并从电脑里调出打印稿,发现书写稿答案为C,而打印稿为B,这是笔粗心造成的失误。感谢李老师的指教,并向广大读致歉。  相似文献   

15.
一道容易做错的解几题的"另类"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数学>2007年第3期数学园地.错在哪里专栏刊登了胡芳举老师提供的一道容易做错的解析几何题(胡老题提到他们数学组的老师都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陈新祥老师的文章《日本投降是甭真的无条件?》。陈老师针对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当年日本应是“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7.
看了杨桂圃老师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1、2期合刊上的《A项也对》的文章(以下简称杨文),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难以苟同。现提出个人看法,同杨老师商榷。 杨文是对1994年高考政治第15题的选项提出的异议。原题是这样的:“日本第40届众议院选举揭晓,自民党的议席未过半数,七党一派的代表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首相,执政38年之久的自民党成为在野党,这表明:  相似文献   

18.
有幸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2期宫正升老师撰写的《一道陌生题的独特解法》一文。该文对一道数学竞赛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特级教师张云鹰老师最近撰文《构建以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课堂》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上。在这篇文章中,张老师首先提出构建以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课堂的教学主张,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阅读课:立足文本练习写这样的观点,并且分析了当前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10期廖翔老师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文,笔者深深地为他的见解所折服。但笔者对该文最后的开放题设计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廖老师商榷。在案例三的最后,廖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题:有一个体积为24立方分米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