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汪精卫早年曾参加过同盟会,刺杀过摄政王载沣。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起,他成为反面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成为头号大汉奸,1944年11月死于日本。1964年香港《春秋》杂志突然发表了一篇所谓汪精卫写的“最后的心情”,实际上相当于一份政治遗嘱,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到底汪精卫有没有留下遗嘱?“最后的心情”是伪作还是真迹?  相似文献   

2.
高宗武(1906~1994),浙江乐清人,193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政法系,中国现代有名的“日本通”,1935年任民国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他是1934年到1939年间中国对日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熟悉诸多谈判内幕。1940年1月,他与陶希圣脱离汪精卫集团,并将《日汪密约》(全称为《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及附件)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一时震惊海内外,史称“高陶事件”。1940年3月8日,化名“高其昌”的高宗武偕夫人沈惟瑜离开香港,辗转于1940年5月29日到达美国华盛顿,开始了他在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隐居生活。  相似文献   

3.
日、汪“重光堂会谈”具体谋划了汪精卫集团的叛国行动计划,是汪精卫集团叛离重庆的关键。《汪精卫评传》一书引用抗战胜利后周佛海受审时的交待——《简单的自白》,认为:汪精卫事先并不知道这次会谈,是高宗武、梅思平擅自与日本人秘密举行的。汪精卫在得到这次会谈签订的密约后,经过一定的思想斗争,终于还是叛离了重庆。类似的观点也常出现在其他史学工作者的论述中。持这种说法的论者所忽视的是:周佛海受审时的交待,多半是他为自己汉奸行径作辩护、希望军事法庭开释他的辩词,有关“重光堂会谈”的交待,其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4.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后,经过与日本军国主义者密谋策划,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建立了伪政权。这个集团为了以继承中华民国的法统自诩,在政府名称,机构设置、“国旗”制式等方面,都采取了与原南京国民政府相同的形式。下面仅从汪伪政权所谓“国旗”的确定过程,剖析汪精卫的汉奸、卖国贼嘴脸。汪精卫集团叛逃不久,于1939年5月2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所谓《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其中提出:“不变更法统,不改国旗”。但日本政府对汪的请求不予批准。同年6月5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年元月三日,汪精卫发表题为《和平运动之前途》的广播讲话,声称:"二十九年这一年,无疑的是和平运动由开始而到达于成功."这个广播发表后的第二天,曾被称为"最早参加和平运动之人"的高宗武、陶希圣突然脱离汪精卫集团,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这对汪精卫的讲话无疑是一个讽刺和挑战.二十二日,香港《大公报》又以"惊人揭露"为标题,通拦公布了高陶《致大公报信》和《中日新关系调整要纲》及《附件》.  相似文献   

6.
大汉奸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8年12月,身为国民党副总裁、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离开重庆、逃到越南河内,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成为可耻的头号汉奸卖国贼。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了连环漫画《变了种了》讽刺了汪精卫蜕变的一生。画中的汪精卫被画成了一条蚕,正在蚕食“民族解放”这片桑叶,以此作为自己蜕变的资本,而最终的结果是蜕变成一只投敌卖国的小飞虫(注意其翅膀被画成了日本的太阳旗)。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论政策》是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发表的.这时候,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决定性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尽快地结束对华战争,以便和德、意互相勾结,北攻苏联,南取南洋,实现它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野心,一方面集中大部分兵力对解放区进行残酷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另一方面对国民党加紧实行政策诱降,停止向国民党战场的进攻.在国民党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一部分大地主、大  相似文献   

8.
日本《每日新闻》2015年2月2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称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地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据悉,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近60亿元。  相似文献   

9.
日本《每日新闻》2015年2月2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该文章称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地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据悉,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近6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汪精卫之死     
《历史学习》2010,(12):20-20
关于汪精卫的死因和经过,20世纪80年代就有蒋介石谋害汪精卫致死说。根据《周佛海日记》,汪精卫确死于日本名古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西南地区建立“和平政府”已成泡影,加之日本方面已私自更改了日、汪间的协议,使汪精卫急于东渡日本。在东京,日本政府对汪在沦陷区建立“中央政府”表示支持,然而,这一“中央政府”已注定将要支离破碎,并将成为一个傀儡政府。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侧面。认真剖析这一时期蒋、汪集团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即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和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英美派蒋介石集团的基本主张是联共抗日。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这是国民政府多年来在对日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日寇进攻上海后,8月14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在行动上,蒋介石集团这时抗战也是比较积极的,曾经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平津战役、上海战役、忻口战役等,给日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8,(8):77-77
据2008年1月27日《参考消息》援引“中央社”台北2008年1月26日电,曾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科学中心负责人利根川进教授与日本理化研究所联手开发出了这项技术。相关研究报告已于2008年1月25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  相似文献   

14.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有三 :特定历史条件下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和政见分歧是内因 ,日本的“扶汪弃蒋”诱降政策是外因 ,汪精卫特殊个性和其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三个原因的合力致使汪精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逃叛。  相似文献   

16.
1938年8月28日,在上海极司裴尔路76号,汪精卫秘密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40余人,都是指定的。汪精卫担任会议临时主席,周佛海为大会主席团主席。会议通过了《党务决议案》,根据这个议案,汪记国民党俨然以正统自居,废除总裁制,实行主席制,推举汪精卫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并决定重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的决议、命令全部无效。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修订国民党政纲案》,宣布以“和平反共建国”为投敌卖国的纲领。大会主席团副主席裕民谊还以大会名义电重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进行劝降。9月5日,汪记国民党又在上海召开了六届一中全会,成立伪中央党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汪陈联合宣言》,史学界是一致否定的.但对于陈独秀为何要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却无人探寻.为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文章,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错误分析、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影响、对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估计不足、为了在舆论上压制蒋介石、受汪精卫蒙蔽五个方面的论述以求解答这一疑问.  相似文献   

18.
平田嘉三是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系教授,现在该校研究生院教育研究科讲授博士课程——社会科教育学(历史教育学)。1981年8月至1982年2月,他曾作为日本国文部省派遣教师团团长,来华访问。1985年,他在我国《历史教学》杂志上发表了《日本的学制与中、小学历史教育》一文。近年来,平田先生又就建立“历史教育学”以及“历史教育史”与“历史教育成立史”的异向问题,和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互致信函商讨。通过互访和切磋,中日两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已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本刊发表这篇文章,以期进一步加强这种学术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汪精卫和蒋介石,这两个权力欲和领袖欲极强之人,在现代中国的政坛上,演出过多起分分合合的闹剧。汪蒋交恶,可以说在大革命时期就始开其端。本文所述,即为这一时期汪蒋争斗的一个梗概。一汪的失宠与蒋的崛起在蒋介石面前,汪精卫是可以称得上国民党的党国元老的。早在1905年留学日本时,汪精卫就加入了孙中山创立之同盟会,并成为起草同盟会章程的八成员之一。同盟会成立之初,下设三部,汪精卫任其中最出风头的评论部议长,同时兼任机关报《民报》的主笔。以《民报》为阵地,汪精卫在短短的几年内写下了不少风靡一时的反清檄文,在著名的革命党人与保皇党人大论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1,(12):72-72
据2011年7月11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东京2011年7月10日电,日本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在果蝇中发现一个名为“SXL”的基因是决定生殖细胞性别的“开关”。该发现有可能用于生殖细胞性别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