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00年,笔以《荷花淀》为“开篇之作”,开始了“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再次教到《荷花淀》,是2004年2月13口。这时候,笔对“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和认识已经有所加深,“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精神被概括为“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非指示性”教学的实质被提炼为:让学生在“三开放”(开放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胡宏与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以“理”(性)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理(性)气二分的理本论,胡宏则以“性” 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心性合一的性本论。朱熹的“理”虽存有但不活动,虽超越但不内在;胡宏的“性”即存有即活动,既超越又内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本着“突出能力立意,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积累运用”为基础,以“阅读探究”为重点,以“创意写作”为根本,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鲜明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韵特点。  相似文献   

4.
道教自创立之日始,即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道教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洞天福地”为崇拜对象,以山的“仙灵性”、“苞养性”为崇拜内涵,以祀神山居、入山修炼为崇拜形式的山崇拜信仰。考察了山崇拜信仰的形成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山崇拜信仰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知识社会的“以知为本”的企业机制,提出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的概念,对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进行细分,分离出知识资本和知识劳动,并赋予其应的分配形式,阐述了“以知为本”的企业如何建立股权动态分配和职权动态分配机制的问题,论述了“按知分配”的必然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陆贾新儒学思想秉承了先秦儒学中的化独尊性与惟我性一面,以儒家“仁”礼”思想为本,对汉代化思想建设提出了与法家相一致的具垄断性特征的意见。与法家不同的是,陆贾秉承的儒家独尊性传统,是以“礼”为中心的、至上的道德本体论为形式,它具有更为思辨的内容。通过分析先秦孔、孟、苟在化思想上所蕴涵的惟我性传统与内涵。认为以陆贾为中介,奠定了汉中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树立了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方向的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确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非常追求时空的开放性,“大时空”教学要求与我们常规的课堂教学产生了较大的矛盾。本文“以课程理念为指引,以课型研究为出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探索,设计了“技能性”、“研究性”、“社会实践性”三种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课型,将有利于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让我们从庄子说起,因为正是他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奠定了“诗意性”的观念基础,而且也以自己的行动为“士人”树立了一个榜样。有关庄子的“自由”问题,大家已经进行了不少讨论。在此,我们将以庄子所说的“游”这一观念为中心,展开论述其“自由”意识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考生在应对2023年新高考Ⅱ卷写作试题时,存在抓不住“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对“空间”的理解浅尝辄止、不能从“空间”视角分析事例、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对“空间”进行论证等问题,据此提出“四性”写作策略:以概念启思,揭示“空间”的本体性;以分析增智,展现“空间”的多维性;以思辨添慧,构建“空间”的矛盾性;以主体铸魂,展现“空间”的精神性。这为特定“空间”注入内生变量,使其获得社会存在、精神存在和文化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应当以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颁布“宣战”上谕为界限,划分为“扶清灭洋”和“奉旨灭洋”两个阶段。“扶清灭洋”口号体现了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性与盲目排外等愚昧落后性的对立统一。“宣战”以后,尽管义和团运动并未改变反帝爱国的方向,但大多数义和团向封建统治阶级报名、挂号,先后打出了“奉旨”旗号,其行动已基本上听从清政府的指挥,甚至以封建统治者的臣民自居,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从而使后期的义和团运动带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义和团所表现的愚昧落后性,决定了义和团运动由“扶清灭洋”阶段发展到“奉旨灭洋”阶段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奉旨灭洋”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义和团的利用和控制,并使义和团运动的高潮实际上又成为其失败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成为当今教师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与重要议题。以他控性为特征的在职培训和以自然性为特征的个体独立发展模式.隐匿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经验性的本质特征。教师专业发展依存于校本场域.创设基于实践经验性的校本场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持续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迫切需要教师个体发展为专业人士的现实境域中,创设以实践经验为特征的校本场域,促成以“团体学习”和“实践学习”为本质的新型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基辛格以“限度”和“超越”为基本内容的中庸思想是其均势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它对19世纪初欧洲外交的精心研究所形成的均势理论,则奠定了其均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经历了“两极”均热战略思想,“军事两极性,政治多极性”均热战略思想,后冷战时期的“多极”均势战略思想的一个较长的形成、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主谓结构”是以语法性主谓结构为典型范畴的非典型成员。本文以英语大句中“独立结构”和图片说明“主语+逻辑谓语”小句结构为例,分析了英语“逻辑主谓结构”的形态特征和认知基础。该类结构内部为逻辑主谓关系,体现了话语的经济性原则,但其实际运用受到易解性因素限制。“逻辑主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客观世界总的认知图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建春 《教育导刊》2003,(12):47-49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生物科学史上有关研究的事例和方法,是新教材编写理念的亮点之一。笔分别以“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发现”为教学实例,从不同侧面训练学生在体验这些史例中科学思维活动的全程性、整合性、巧妙性、发展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以真正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6.
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学观是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具体内容的。人道主义是“为人生”学观的灵魂。学研究会最初提出“为人生”,就是“要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为人生”的方向逐步得到了明确和发展,由略带全人类性的“为人生”向略带阶级性的“为人生”转化,强调要“同情第四阶级,爱被损害和被侮辱”,要写出他们的“血和泪”,并要求“学在揭露罪恶社会的同时,应该负一部分制造光明的责任”,充分表现了学研究会以学反映时代、批判现实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母性、女儿性,妻性是女性作为母亲,女儿和妻子所特有的属性,这是女性作为女性的人格的基本构成,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性却以“无妻性”为其人格特征,因为在以尹子为中心的文明朝代,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历史性地失落了”,因而,妇女的解放、女性正常妻性的恢复,并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妇女解放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复杂的社会解放问题。本文以鲁迅杂文中的一些观点为根本依据,对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无妻性及其相关问题作了比较透辟的阐发。  相似文献   

18.
有人从马克思早期使用过的“类”等概念提出他的理论具有“个体的被遮蔽性”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误读和误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虽然有坐标性的总体性概念,但不是“类”,而是“人的世界性历史存在”,它是历史进程的一种逻辑结果。在历史生产中,人的发展作为个体发生和社会(共同体)产生是一个实践展开的历史辩证过程,个人作为主体必须理解为以社会关系为本质的规定,撇开了历史进程的社会关系,个人不能成为主体的个体,并且社会关系以生产关系为内核,必须从生产力的高度来理解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和人的解放的作用。马克思理论不存在“个体的被遮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开始,沪州市初一统一使用新教材,一些教师在面对新教材的时候感受到新教材的内容少了,难度降低了,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历史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以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成了教师们的热门话题。其实,作为课程的生成方式,“生成”一词并不惹眼,它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内容的动词而已。然而,当“生成性课程”被视为一种课程模式时,它突然变得惹眼起来,特别是当《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方式而加以理念性宣导时,新一波讨论在实践领域展开了:教师预设性活动和幼儿生成性活动的内涵是什么?两类活动的关系怎样,如何转化?如何关注和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预设性活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有什么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