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东省邹城市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邹城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及全国、省、市农村教育工作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网、建库、建队伍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努力营造数字化教育环境,以市教育主干网建设为中心,加快校园网建设步伐,使邹城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明确了在中小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八年来,宣武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在宣武区区委、区政府、宣武区政府信息办、宣武区区教工委、教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狠抓“三个提升”工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滨区地处宝鸡市主城区。全区共有102所中小学,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有光盘教学“班班通”学校16所。区教育局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之后,以创建“双高普九”县区和教育强区为目标.狠抓“三个提升”工程(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档次,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全体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全面实施渭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方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历来重视教育,在逐年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紧紧地握住了时代脉搏,卓有远见地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该区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003年,该区在中小学教育装备上投入7500多万元;2004年,投入11160万元。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现代化和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提供了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环境。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信息化建设人类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隆穆  胡宗银 《西藏教育》2010,(11):53-5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第四次教育革命”。近年来,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区教工委、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我区围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资源建设和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在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7):F0002-F0002
2000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十几年来,环翠区坚持以“适度超前、率先发展”为目标,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城乡同步、均衡发展”为基础,整体推进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以“强化应用、内涵发展”为核心,全面促进教育教学各领域的深刻变革。目前,环翠区是山东省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课题实验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环翠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50佳优秀县级教育网站。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上海远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相对市区学校较为薄弱的问题,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针对全市492所远郊中小学的实际现状,推出了“上海远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项目”。此项目在2所学校和20所学校的前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在492所学校全面推开,并得到了上海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该项目的核心目标为:搭建一个与时俱进的学校信息化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与更新数字化资源、校园管理全面信息化。项目采用全新的运作体制:即由市推进办公室(专家组)、市资源库、市电教馆、市教研室、区教师进修学院、区信息中心等6个专业机构互动配合,形成具有五大服务功能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系统,同时,项目强调市、区、学校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并通过专家帮助、阶段小结、以点带面、交流学习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上海远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株洲市芦淞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思想,以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广泛有效应用为重点,整体推进区域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等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区和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安陆市现有中小学8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20所,小学63所(含教学点),中小学在校学生50040人。近年来,安陆市把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作为制高点,在全市大力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建设为重点,以管理为主线,以应用为核心,实行制度化管理、全方位应用,为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2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现状近几年,安陆市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着眼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工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整体推进、高位均衡”为目标,以“三建(建网、建库、建队伍)”、“三服务(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习)”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本文阐述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建议及需要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本文阐述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建议及需要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应用水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化发展增添强动力。在X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评估X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此了解区域间、校际间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均衡程度,探索缩小该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程,对它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定的现实意义。本调查研究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区和宿州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的随机抽样,获得皖北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的真实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充分肯定2005年全省教育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2005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岳麓区属于长沙市的新城区,现有区属中小学95所,在校中小学生5万多人。作为科教大区,岳麓区始终坚持以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导向,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全区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建、配、管、用、研”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家长网校和“绿色心吧”分别被评为全国和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互操作实践需求正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标准化及互操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开展数据规划、标准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结合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需求,介绍了北京市"中小学应用互操作框架",阐述了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基于标准促进互操作、推进数据整合与应用的发展现状.冀以期望引起大家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体验一:易用安全,ThinkPad L440支持教育事业两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是西安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自2007年11月成立以来,在西安市教育局的领导和陕西省电教馆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以加强中心自身建设为基础,以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及资源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和指导为核心,以服务教育、服务基层为己任,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履行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职责,为实现西安教育的“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总体工作定位和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和有力支撑。主要职能是:全市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和管理;承担全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培训;负责全市中小学信息化的设备配置、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负责全市中小学电教教材的开发、应用与推广;负责全市“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建设;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园网的规划、建设及应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活动,指导区县电教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涟源市积极开展“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建设,并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三批“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其实验任务是面向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新模式,其实验内容是“网络校联体”。涟源市的做法是,“搭框架,统筹规划抓保障;重结合,立足县情建模式;增动力,多管齐下强管理;抓落实,突出实效促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