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科普评估体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科普评估的理念和功能进行了概要述评,对构建我国科普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技术方法及指标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套  罗晓乐  张晓伟  程艳 《学会》2017,(10):48-60
该文梳理了我国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建设、发展及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区域农村科普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基于我国农村科普发展实际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支撑,从资源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队伍体系、能力体系建设以及工作方式和模式创新七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科普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为发展和评价我国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以全评价体系为理论框架,探讨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的概念和特征,搭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提炼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的相关指标。【结果】构建包含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3个一级指标,学术影响、新闻传播等9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33个三级指标的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实现对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系统、全面、专业的评价。【结论】所构建的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合理、可行的,能够对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领域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4.
黄亚萍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156-162
科普巡展是包含多专业、多环节的复杂体系,而业界鲜有这方面的研究同时方法论缺失,为此从广东科学中心《病毒——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展览的创新实践出发,系统剖析其在观众定位、研究内容、展览设计、展教开发、巡展推广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对标国际经验,得出国内科普巡展存在质和量有待提升、重展轻教、缺乏系统规划和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科普巡展体系"概念及其完整的工作内容,包括展览研发设计、教育资源开发、巡展前期准备、布展实施、配套文创开发、媒体推广、巡回展出和评估等,其中各项内容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评估工作贯穿策展过程始终,以促进我国加强建设和完善科普巡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莉  邵珍珍 《学会》2017,(5):53-55
学会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学会科普工作的体系建设是做好学会科普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学会开展科普工作的意义、优势、成效及不足等方面探讨学会科普工作,探索学会科普工作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黄卉 《学会》2017,(6):54-58
科普志愿服务是社会化科普工作的重要模式,只有认识和掌握科普志愿服务新常态、新形势,才能促进科普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科普志愿服务新体系、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的研究思考,探讨了新形势下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群众性、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提出了科普志愿服务的新趋势新方向,以期为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普评估制度,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科普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局面。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家范围的科普工作长期存在着总体效率不高、责任不足、创新不昌、实效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普事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亟需在我国建立并推行科普工作评估制度。评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事实上,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我国都在全面引进评估制度,以此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对我国科普管理部门来说,随着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引进制度化的科普评估机制已势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科普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已迈入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文章在归纳上海科普事业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之后,根据科技评估和科普评估的一般理论,对上海科普工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基本理念进行了初步设想,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当代科普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趋势,科普内容与科学素质,科普工作与学校教育,我国科普工作与国外的国情差异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普评估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21世纪初,以教育、科技领域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和《科普法》的颁布为契机,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普评估制度,重点开展了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方面的评估。面对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普评估的发展方向也要随之转变,一是要加强科普政策评估,及时掌握政策的执行情况、效率和效能;二是扩大科普能力评估,充分考虑当前科普的新特点,将信息化、科技资源科普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纳入科普能力评估范畴;三是强化科普效果评估,在科学知识普及效果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弘扬效果的评估;四是完善科普项目评估,明确科普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在评估过程中加入反映促进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26名来自全国不同区域的、供职于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人员为访谈对象,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最新进展,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访谈材料后,绘制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路径,即科研人员在内部驱动和外部支撑的共同促进下从事科普工作,科普工作是在科研人员有一定准备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渠道,生产应用于不同平台的、不同形式的科普成果。基于对现有路径的分析讨论,进一步绘制科研人员科普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美娟 《大众科技》2023,(9):169-171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档案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在阐述我国高校档案知识科普工作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开展档案知识科普工作的优势,并对我国高校档案知识科普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后期高校档案知识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郑念 《科协论坛》2004,19(5):42-45
在我国,县一级是具有完善功能的行政单元,无论是行政功能,还是社会、经济功能,都具有整体而完善的特征。因此,对县域范围的社会、经济、政治、化等进行研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对于推动科协整体工作尤其是农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就是研究总结科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实行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并举,全面推进我国的科普工作已成为社会共识,而理论界对科普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对于激励科普产业的政策尚未达成共识等,导致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滞后于产业实践,阻碍了科普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分析科普产业和科普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加强科普法治建设是保障我国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文章立足于完善法制体系、实现法治目标,系统回顾了我国科学普及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成效,进而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指出了我国科普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普领域的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我国科学普及法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陈福民 《科协论坛》2005,20(4):27-28
科普创作得不到科学共同体足够的认同,其中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最为重要。首先是人们的科普观,科学普及作品被看作是重复性劳动的结果,是对科技知识的简单重复,没有创新含义:其次,人事部门的成果评价体系常常是由很多的专家和很少的管理人员组成。因此,要从根本上重视科普,必须改变不恰当的科普观,并建立独立的科普创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科普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科普事业发展迅速,但仍然普遍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视不足、机制有待完善、科普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相对成熟和系统的高校科普工作格局。因此,探索高校科普工作思路,完善科普长效机制成为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的当务之急。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普工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科普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实践中的难点、误区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资源共享在我国科普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牵动性、突破口的地位。现阶段,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工程面临全面规划、突破发展的准备期,本文对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工作的难点、误区及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科普资源共享工作下一步的政策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东省开展了2003年度科普统计调查工作,范围包括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单位。本报告根据统计调查数据,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传媒等方面对我省科普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次科普人才对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起着无可比拟的关键性作用。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阶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国家科普软实力,改变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体两翼"不平衡的现状。文章从高层次科普人才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对高层次科普人才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培养工作和研究现状的梳理,探究了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和规模、机制和模式以及外部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等;最后,从组织体系、培养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