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错     
三月十八日,我批阅了张恬写的一篇文章《雨》,其中有这样一段:“雨让人捉摸不透,一会儿下,一会儿停,弄得人们在皱眉头。雨顺着窗户流了下来,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放学时,我看到讲桌旁有一大堆卷子没整理好,我便把卷子一张张分类后装进了塑料袋。等我一切做好时,路队已经走了,天也不知怎么的下起了小雨。紧走几步,正好碰见了老师,老师一眼就看见了我,严厉地批评我身为一个班干部,怎么能不遵章守纪……我心里委屈极了,不等老师说完就哭着冲进了雨帘。雨轻轻地落在我身上,似乎在安慰我,老师不知道情况嘛。我走着走着,心…  相似文献   

2.
昨天,天色昏暗,早上六点半像凌晨两点。上学时,我见天没下雨,便没带雨伞。没想到,刚走到学校大门口,天就下起了小雨,我心里好着急,想:要是放学时还下这样密的雨,我回到家就成落汤鸡了。不一会儿,雨停了,真是天遂人愿。可到了中午,这老天爷又下起雨来了。我心想:这老天爷怎么跟娇小姐似的,一伤心就落泪。果不其然,下午开始,“娇小姐”“哭”得更伤心了,大地被她的“眼泪”打得“噼里啪啦”直响。真讨厌!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拦不住。雨越下越大,牛毛小雨渐渐成了中雨。这可怎么办?当落汤鸡的滋味可不好受。…  相似文献   

3.
一、听(10%)。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再回答问题。二、说(10%) 小雨点儿 大地严重地+旱了。庄稼在盼雨,一切 有生命的东西称在盼雨。 这一天,天空响起了一声春雷,无数小 雨.点儿听到雷声,仿佛战士听到出征的号 角,从四面八方来集合,准备给干渴的大地来一场甘霖。有一个小雨点儿在集合的路上被一朵邀游天空的白云拦住。“小雨.点儿”, 白云悠闲地问,“你急急忙忙要去干啥呢?’, “去下雨!”“别去干俊事啦!”白云伸出胳片挽住了小雨点儿,“还是跟我在一起吧,永远留在天空里多自在。”“不!”小雨点儿挣脱开身子说:“大地上干早,盼着我们去解…  相似文献   

4.
兔姐姐和兔妹妹要到外面玩。出了门,兔姐姐忽然叫了一声:“哟,下雨了!”兔妹妹抬头一看,说:“没雨,没雨。”兔姐姐说:“一滴雨点儿滴在我鼻子上呢,快带上小雨伞。”兔妹妹说:“没下雨,没下雨。不带,不带!”她俩一个说下雨了,一个说没下雨。她们一起去问门前的树公公。树公公说:“下雨没下雨?咳,我眼睛花了,看不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伞     
一大早,妈妈就起来做早餐了。多多一边吃早餐,一边听着天气预报。“今天上午局部地区有雨……”多多吃完早餐背起书包刚要出门,妈妈赶紧追上来喊道:“把伞带上!”多多不情愿地接过伞,他总是嫌带伞麻烦。出了门,果然下起小雨,但往前走了几步又没雨了。多多回头一看,自己家门口还在下雨。原来多多家的上空是雨区的分界线,学校那边正好不下雨。多多高兴地将伞扔回自家窗户。上了地铁,多多又去找包老师玩。他在座位上找到了那个熟悉的书包。但书包里的声音很奇怪——“呜呜呜!哈哈哈!”多多心里很纳闷:“包老师怎么又哭又笑?”包老师伸出头来,指…  相似文献   

6.
张庆老师有句名言:“教师平时只管‘布云’,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谓“布云”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于学生而言。是吸收、输入。所谓“下雨”是指学生能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准确流利地表达,是运用、输出。  相似文献   

7.
雨天     
3月10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窗外“啪嗒啪嗒”的声音。哦!下雨啦!下雨啦!那是雨点儿在敲打着窗玻璃,“啪嗒、啪嗒”一声声,似乎在叫我快快起床,催我去欣赏雨天的美景!  相似文献   

8.
教育既有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冲的力量是的,当物理老师讲完惯性原理时,突然有个学生问到“老师,假如地球停止转动,哪会是怎样的结果?”老师说“问的不符合实际,没价值!”当数学老师讲完正数时,学生问:老师比没有还要少或小的东西有吗?”老师说“可能没有!”政治老师讲股票、保险时,学生问“老师,股票为何不能保险呢?”老师岔开话题而言它等等,这种好奇、质疑、探究、创新的意念就被许多教师给抹杀了。  相似文献   

9.
及时雨     
滴答、滴答,下雨啦!温柔的小雨点轻轻地、轻轻地随风飘落……雨儿落在田野上,口渴的麦苗张大嘴巴,大声喊道:“谢谢你!及时雨。”  相似文献   

10.
小雨敲窗     
许雯 《小学生创新作文》2006,(3):F0002-F0002
沙沙沙,沙沙沙,是谁在说话?似有若无。沙沙沙,沙沙沙,是谁在说话?忽大忽小。呵!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珠闪着晶莹的亮眼睛,正向窗里张望。噢,小雨珠送来了天上水,杨柳喝了,枝条变绿了。花儿喝了,花瓣变红了。枫树喝了,树叶变黄了。小雨,小雨,不必敲窗,我来啦,来啦!让我们一起到郊外,去画一幅鲜灵的水彩画。小雨敲窗$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503班@许雯  相似文献   

11.
小熊的树洞     
哗啦,哗啦,下雨啦! “快躲起来吧,下雨啦!”树洞里的小熊冲着雨中的小松鼠喊道,“快到我家里来躲一躲吧。”  相似文献   

12.
曹晓 《辽宁教育》2004,(3):25-25
晚上下班回家,女儿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放学时下雨,我没带雨伞。实习老师怕我淋雨生病,给了我两块钱,让我乘三轮车回家。”我的心头一热:“噢!你们的实习老师真好!”女儿骄傲地把头扬得高高的’:“我们实习老师就是好嘛!从来不打我们,也不训我们,我们犯错时总是耐心地教育我们。  相似文献   

13.
雨娃娃     
下雨啦,哗啦,哗啦,雨娃娃高兴地从天上跳下。“雨娃娃,为啥挂泪花,是迷了路,还是丢了布娃娃?”“哈哈,哈哈,不是迷了路,也没丢布娃娃,回家看看地妈妈。”  相似文献   

14.
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下雨啦!下雨啦!花儿笑了,忙把头儿点;小雨伞笑了,笑开了红、黄、蓝、绿各色好看的脸。指导老师邵瑞下雨啦$浙江省上虞市金近小学二年级@金佳怡  相似文献   

15.
夏雨     
昨晚上太热了,一夜未睡。早晨六点半妈妈就把我叫醒了。夏季哪怕晚上再热,早晨总比较凉爽的,但是今天早晨却热得有点透不过气来。我揉着眼睛往外走,听见妈妈在厨房里自言自语:“热死啦,这鬼天气!看样子要下雨了。”要下雨?我赶紧跑到门外,抬起头看天,可不是,一层灰色的浓云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天空,雨下定了。我心里一阵欢喜。(一个“遮”字,突出夏雨将至,一个“欢喜”写出了“我”对雨的盼望。)  相似文献   

16.
等待是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起立!”“坐下!”学生坐下发出的声音还没有停息,坐姿还没摆稳,教师已讲完了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已经提出了问题。老师向前走了,学生却没跟上,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老师要等等学生,等学生坐好、等学生集中注意力,等学生理解老师说什么了。等待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不能忽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这个教案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特别精彩处有两点: 一是让学生体验妈妈提水的辛苦和劳累。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教师请学生当回妈妈,提一桶水走几步试一试,看看水桶里的水怎么样,有什么体验.然后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如“一桶水好重啦,沉甸甸的。直晃荡,我累得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要是有人帮我提一段路就好了……”这样的体验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是为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服务的。这样体验也为正确理解老爷爷的话奠定了情感基础。那种体验了以后只说了句“水很重”就回座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下雨了     
吉菁 《小学生》2008,(4):5-11
“西西豆,咱们去踢球!”听到喊声,西西豆从房间里跑出来,原来是顿顿猫和斯坦鼠呀。“咦,你们俩头上好像都抹了点什么东西,怎么去踢球还要打扮一番?真是臭美!”“嗯?”顿顿猫和斯坦鼠四目相视,然后哈哈大笑,“我们的发型是小雨的功劳,你还不知道吧,外面下雨啦!”顿顿猫一脸得意。  相似文献   

19.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下课前,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大声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听——懂啦!”老师喜不自禁地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齐声高呼:“没问——题啦!”真得没问题了吗?这样的课堂仍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不重视或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戏水娃     
闪电婆婆敲起锣,乒乓乓。雷公公打起鼓,轰隆隆。雨姑娘唱起歌,哗啦啦。“下雨啦,下雨啦,快出来呀!”“喂,下雨啦,快出来呀!”“来啦!下雨啦,快出来呀!哈哈。”戏水娃呼喊着,奔跑着,冲进了雨中……雨点儿落在他们的头上,结成一颗颗晶莹的宝石挂在发梢,闪闪发亮。雨点儿落在他们的脸上,开成一朵朵银白的小花含笑绽放,美丽动人。雨点儿落在他们身上,汇成一条条弯弯的小溪慢慢流淌,脚步轻盈。雨点儿落在他们的脚上,化成一个个伶俐的精灵活蹦乱跳,俏皮可爱。戏水娃唱呀,跳呀,说呀,笑呀,尽情地玩着,乐着。慢慢地,锣声变小了,鼓声变小了,雨声也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