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深刻影响着后世雕塑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将从秦始皇兵马俑的材料,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写实手法等几方面来谈一谈从秦俑中看到的中国传统雕塑的美。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十分明显,它是中国艺术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具体体现,形成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程式化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特定的关系。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具体表现为体积团块化、形象写意类相化、细节装饰化。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既有相对稳定的地方,也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内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对当代中国雕塑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有着极为丰富的遗存。但它的历史却极为沉重,它从未获得作为独立艺术发展的状态,始终从属于不同时代的宗教需要和政治需要。再加上中国哲学重道轻器的影响,致使中国古代雕塑家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素养滞后,地位低下,但他们仍在隐忍中世袭着程式化的格式和技巧,为雕塑艺术的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儿女英雄传》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不朽名著,素以语言美而著称于世,它的语言俏皮、幽默、本色、生动,极有特色。具体而言之,它吸收了话本这一体裁的某些优秀的表达方式,汲取了民间语汇词汇的精华,分别从叙述语言、描写语言及人物对话语言等三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的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5.
雕塑对象是雕塑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雕塑对象的研究,进而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创伤特点做一探讨,旨在说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性质特征,决定了东西方雕塑对象的不同,东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影响了东方不同的雕塑风格,研究艺术史应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察,不能忽视哲学,科技,民族心理等因素对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词富含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积淀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的诗美体式,在承继中有创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确立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审美特质.对现当代作家诗化小说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小说对世界多元化小说审美格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艺术和文学模式,它集美于一体,又把美传播给千千万万的读者,无论是中国古代诗词,还是新诗或外国自由体诗,其给予人的审美享受都是相同的,是作者内心主观体验情态的美在读者心中的一种复观。要现美,应从以下方面去把握:诗词美的类型,诗词审美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并研究中国古代雕塑时不难被遗留作品的稀少而叹息.此种现状受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哲学与宗教等综合因素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作品朴实敦厚,以佛教雕塑为主等等艺术特点,其作品充分显示出了中国本土精神.而当我们在对西方雕塑顶礼膜拜时,我们应更多地挖掘本土雕塑的艺术特点,增强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法权是反映在法学上的,由法律承认和体护的社会的全部利重,它袁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力的饨一体。它通过自身的权刺部分体现个体利重,而通过其中的权力部分体现社会共同刺重;从曲质属性看,它是归属已定之全部社会财富的法学反映;在社会内容层面,它是全部法定利重(即社会整体利重)的法学反映;在法律层面。它是权利纯一体的法学反映。  相似文献   

11.
《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首经典性的古诗词歌曲。由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而成,歌曲中短短几十个字不但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歌曲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伤感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泥塑属于元艺术,其始源性决定了它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泥塑不仅记录了民俗生活,而且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空间。泥塑艺术因地域性和传承的稳定性,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经验。维护泥塑的文化差异性和审美世界的多样性,成为当代中国泥塑艺术生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具有的丰厚的耻观念,在道德理性、道德规范、道德践行等层面,都全面地渗入、深刻地积淀和濡养了中国古代道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耻文化,并继续对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元一世纪前后,位于欧亚大陆文明地带东西两端的中国秦汉、古罗马在纪念性雕塑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就其纪念性雕塑的城市公共性而言,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古罗马,城市纪念雕塑主要被置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和其他公共场所发生有机的联系,而在中国秦汉时代,缺乏像古罗马纪念雕塑的公共性特征,而是形成以陵墓雕塑为中心的纪念雕塑,依附于各种墓葬建筑而置于墓前或埋于地下,这与这一时期的罗马和秦汉的城市功能、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结构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秦汉、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在欧亚大陆两端交辉相映,为后来的东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走向,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各自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徽州三雕与建筑紧密结合,彰显了徽州古文化之精髓,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非为美而美。它的产生与“生存”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题材丰富,形成了简洁淡雅的艺术风格;雕刻技艺高超,是徽州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中的仿古或复古,不单是一种时尚,而应研究传统建筑装饰雕刻的精神与情韵。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字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到现在依然充满活力。于是很多现代雕塑家重新把目光转到古老的文字之上,从中吸取营养,做出了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文章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总结出现代雕塑吸收古代文字的几种方式,包括:文字对雕塑肌理的启示、文字的象形特征对雕塑的启示、文字的空间结构对雕塑的启示、文字书写性对雕塑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8.
"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中国古代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纽带与政治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古代"为政以德"思想的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特征,中国古代"为政以德"政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本文简述了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总结出其特点是:物种丰富;特有性高;区系起源古老;种质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