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的主线,“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在“函数图像的应用”教学中,以“数学情境——提出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情境—问题”教学是目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创新物理实验、问题拓展延伸,将问题意识植根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考试周刊》2024,(19):78-81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智慧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能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教与学的提升与发展。文章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现状与原则入手,结合“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参与打好基础”“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强化学生运用能力”“创设实践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等策略,探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四结合”计算机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即“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和编码打字“四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形式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起到优化教学情境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开发学生智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海海 《学周刊C版》2024,(2):131-133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学生未来实践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文章为能启发一线教师有效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价值,从“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路径,从“生活情境”“合理问题”“真实案例”等角度提出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凤琴 《文教资料》2014,(25):153-154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定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状及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要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为有效地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要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必要的情境,以达到利用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提高认识能力;利用情感的感染性特征,互激互励,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达到“原理”课教学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出现教师照搬教材——不符合教学实际,或自行设计——牵强附会等现象。那么,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对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建构“学生-知识-社会”一体化的情境场。教学情境是课堂场景、生活情境和生命情境的整体运作,是“场景”与“意境”的统一。任何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它具有激趣、启智和促进价值观生成的教育价值。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应注重情境的经验性、知识性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遵循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模拟情境,角色体验,探究想象,感受写作乐趣。游戏情境体验,顺应儿童之本位;画写情境体验,诗画一体激想象;故事情境体验,学生心灵的家园;戏剧情境体验,课堂舞台展天地;采访情境体验,实践感悟促成长。角色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激活学生“言语的冲动”,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1.
陈坚 《广西教育》2013,(37):37-38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的创设往往“变味”或“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呢?一、创设情境要注重“真”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外延应该是广阔的生活。教育者“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发挥其智能潜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教学。因此,我们主张进行语文的多元情境教学.有意识的将文字和图喊元素综合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开发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其多角度思考的水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营造多元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吴坷 《时代教育》2007,(9Z):134-135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解读情境教学和创造性思维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以“情境”作为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人点,从广义来说,“情境”是教学双方所持有的主观心理因素——认知、情境、意志、行为、个性和客观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从语文教学之狭义而言,它是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以“情”为经,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在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上:以“境”为纬,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境也要打"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那么,创什么、怎么创?对此,笔者做过调查,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亟需打假!创设情境不错,但是“创什么”却大有学问。怎样的情境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进而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个人以为,教学情境固然更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具亲和力、更有亲切感,但一旦走进“为情境而情境”的怪圈,将“创设情境”异化为“虚设情境”、“虚构情境”,甚至“捏造情境”,那就陷入了误区。现实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使教学引人入胜,挖空心思编撰情境,有时甚至“情境造假”,并美其名曰“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已经不能够单纯地以学生的知识吸收为主要目标,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的教学任务在逐步加重,如何在减少学生学业压力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了教学的一大难题。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情境创设在该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情境创设,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情境创设内容,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大潮,情境教学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话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文试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以必修性、选修性学习任务群为例,从情境构建、任务内容与实施等方面重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架起“情境”之桥,掌握“任务”之舵,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情境构建和任务设计,为学生创造具有挑战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主题。学习古诗词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也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古诗词情境教学必须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融合信息技术,还原文本情境“”立足联想想象,联系生活情境“”落实语文要素,构建主题情境”等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