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会渠 《教师博览》2009,(10):44-44
男孩的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寨里.母亲生他时难产死了。男孩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男孩背起书包.每天往返十几里到镇上读书。男孩讨厌学习,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他就像出了笼的乌儿一样疯不够。两个月下来,第一次两门课测验,男孩得了两个“大鸭蛋”。  相似文献   

2.
四、伊克巴尔·马薛(1982~1995)伊克巴尔·马薛是一名巴基斯坦男孩,4岁时被父亲以相当于12美元的价钱卖给一家地毯工厂当童工。在拉合尔市附近的Muridke小镇上,伊克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南部马尔蒂夫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希克力的男孩。在他16岁那年,父亲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病。医生们束手无策,只是建议说:"如果病人能生  相似文献   

4.
爱之森林     
沉石 《良师》2010,(9):13-13
法国南部马尔蒂夫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希克力的男孩。在他16岁那年,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病。希克力陪同父亲辗转各大医院,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是建议说:“如果病人能生活在空气新鲜的大森林里,改善呼吸环境,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5.
小路     
遥远僻静的小山村里降生了一个男孩。男孩的母亲给他取了个名字 ,叫“安”。那是因为男孩的父亲常年在外面做工 ,一年仅能回一两次家。母亲希望丈夫能够事事顺利 ,平平安安 ,也希望安能够健康、安宁。转眼间 ,安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 ,母亲便给安报了名。学校设在离村不远的镇上 ,安每天上学要走一段小路。路的两旁种的是杨树 ,树边有村里人为了灌溉而挖的水渠 ,流过的渠水里偶尔会游着一两条小鱼。安独自去上学 ,母亲总是放心不下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 ,母亲就起来为安准备早饭。饭后 ,母亲便拉着安高高兴兴去上学。从此 ,在这段小路上便多了安…  相似文献   

6.
十岁的时候,他和父亲推着板车去镇上卖西瓜。西瓜刚推到镇上,还没有卖出,天空中霎时就阴云密布。要下雨了,过往的人们纷纷地往回赶,再也没人来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4,(1):11-11
正在法国南部马尔蒂夫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希克力的男孩。在他16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病。希克力陪父亲辗转各大医院,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是建议说":如果病人能生活在空气新鲜的大森林里,改善呼吸环境,或许有一线生机。"但这到底有多少希望,他们也不清楚。父亲听说儿子要为自己种树后,很是感动,  相似文献   

8.
这个小故事发生在上海市。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爸爸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连双休日也不休息,到外面打工赚钱。有一个星期六,男孩缠着父亲陪他到公园去玩,父亲却说:“太累了,没有时间。”男孩睁着失望的眼睛问:“您一天挣多少钱?” “30元”。父亲不耐烦地回答。 一个月以后,男孩走到正要外出打工的父亲面前说:“爸爸,我‘买’您一天行不?”  相似文献   

9.
男孩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暑假里,父亲却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送男孩去旅游,也没有奖励他电脑和手机,而是把男孩送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去打工,每小时3元钱。男孩有些不情愿——这样的报酬,对一个城市孩子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诱惑。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让我做别的事情?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一条灌溉渠道。于是,男孩真  相似文献   

11.
读大三的女孩暑假回家,心事重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黄昏时,常常对着一棵橡皮树发呆。父亲问她,有心事?她说,没有。表情却极不自然。她当然瞒不过自己的父亲,她的眼神可以暴露一切。在父亲的追问之下,女孩终于道出实情。原来,是因为一位男孩。那男孩给她写过情书,那男孩在电话里对她表白,甚至,那男孩对她说过,暑假时,他会去看  相似文献   

12.
谨慎着笔     
一个男孩跟一位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男孩的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娃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男孩的父亲就按照老先生说的去做了。果然,男孩的字大有长进。  相似文献   

13.
开学了,我背起行李要去县城学校读书。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父亲很不放心,执意要送我。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父亲不让,硬是要用那辆老自行车送我去镇上搭车。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法国南部马尔蒂夫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希克力的男孩儿。在他16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病。希克力陪父亲辗转各大医院,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是建议说:"如果病人能生活在空气新鲜的大森林里,改善呼吸环境,或许有一线生机。"但这到底有多少希望,他们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熟悉与陌生     
2010年的某个夏天,我回乡省亲,有机会和父亲一起去镇上买空调,其间有不少意想不到的观感与体会: 一是刚到镇上时,父亲二话不说,把他骑的摩托停在了镇口的一家摩托车行,便开始徒步逛番了,且没有给车上锁。理由是,车是在那家车行买的,老板会帮着看车,既省事,又能保证车子不丢。  相似文献   

16.
顾艳 《小读者》2011,(7):46-46
十岁的时候,他和父亲推着板车去镇上卖西瓜,西瓜刚推到镇上,还没有卖出,天空中霎时就阴云密布。要下雨了,过往的人们,纷纷地往回赶,再也没人来买西瓜了。他沮丧得很,西瓜卖不出去了,还要推回去。  相似文献   

17.
高二那年,父亲从乡里的中学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唯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没有下班前就回村了,父亲赶不上回村的车,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正值暑假期间,几天下来,我骑摩托车的技艺已经很纯熟了,可父亲却始终不能独立驾驶它。那时父亲的补课任务很紧,他提议由我载他到镇上,然后下午4点半的时候再到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回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18.
男孩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暑假里,父亲却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送男孩去旅游,也没有奖励他电脑和手机,而是把男孩送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去打工,每小时3元钱.男孩有些不情愿——这样的报酬,对一个城市孩子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诱惑.  相似文献   

19.
杰克与豌豆     
吴铭 《家教指南》2008,(3):34-35
从前,有一个叫做杰克的男孩,他和母亲一起生活。杰克的家里十分贫穷,只有一头母牛。但是有一天,母牛终于再也挤不出奶来了;母亲便叫杰克把母牛牵到镇上去卖掉。  相似文献   

20.
高二那年,父亲从乡里的中学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惟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下班前就发车了。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正值暑假,几天下来,我骑摩托车的技艺已经很娴熟了,可父亲却始终不能独立驾驶它。那时父亲的补课任务很紧,他提议暂时由我载他到镇上,下午4点半的时候再到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回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