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一个学者,长期在美国大学商学院任正教授;他重视正当的程序,大力推介“议事规则”;他又是一个专栏作家,著述甚丰;但最根本的,他是一个CIO——具有专业风范的银行首席信息官。  相似文献   

2.
世界戏剧史上有一部迄今为止最短的戏剧,它出自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之手。亨有“法国马克·吐温”盛誉的勃纳德,一生写了40个剧本、50部小说,他的《小咖啡馆》和《说英同话的人》都是法国戏剧中不朽的杰作。他在1932年写的一部“芝麻”剧《流亡者》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戏剧,全剧如下:  相似文献   

3.
方城县人民银行办公室主任张龙安在南阳地区金融战线是个有名气的人物,要问他的名气来自何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迷上了新闻这一行。”这位“新闻迷”只有3年多的“新闻史”,1987年元月他由一个部队少校转业到地方,干上了银行工作,毫无疑问,这得与文字打交道,可在这方面,他几乎是个门外汉。还是一次“新闻通讯培训班”,启开了他智慧的闸门。当年春季,县人武部、总工会联合举办了为期7天的新闻通讯员培训  相似文献   

4.
《现代出版》2013,(1):15-15
威廉·莎士此亚(William Shakespear,1564~11616)所写的许多剧本在他生前并未出版,一直到1625年,他的友人才将所有能找得到的剧本合集出书,名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内含三十六部剧本,其中十八部是首次出版。由于此全集是以对开本的形式印制,因此西方通称第一版为“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  相似文献   

5.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要创作出一台好戏,首先要有一个好剧本。但是,就戏曲创作的全过程来说,有一个好的剧本,仅仅是创作一台好戏的第一步。行话叫做“一度创作”,要完成这个戏,还需要进行艰辛的二度创作,即:由戏曲导演统筹策划,进行唱腔、舞美、表演等一系列舞台艺术创造,才能把一个戏立在舞台上。这就要求,一度创作(写剧本)。要为二度创作(把剧本搬上舞台)着想,统筹考虑,协调一致,使立在舞台上的戏,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董每戡先生是中国戏剧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就戏论戏”是他的一个核心主张,回顾中国戏剧学走过的漫长路程,要是明白曾几何时“曲学”一统天下,要是知道高明如王国维尚且与传统“曲学”拉不开距离,就可以深感董每戡的“就戏论戏”意涵丰富,具有方法论意义,且对于戏剧批评和戏剧创作均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对董每戡“就戏论戏”的意蕴及其阐释剧本的着眼点做了梳理和申论。董每戡阐释剧本的着眼点已经成为我们今天谈论戏剧的“公约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说说王保春     
王保春是何许人也?《北京日报》郊区版(现更名为《京郊日报》)的副刊编辑,现已退休,而且身体不大好。 王保春中等个儿,白净脸儿,浓眉大眼,不说话的时候嘴边常带着笑,说起话来京腔京韵生动活泼,最突出的特点是长得比较胖,什么时候都得腆着个“啤酒肚”。大约就是因为身体富态这一点,被人送了绰号叫“老地主”。实际上,和他相处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为人善良、本分、厚道、诚恳的知识分子。 我认识王保春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只是在各种文学与文艺的座谈会上点点头。说几句,并没有深的交往。真正有更多的接触是在一次《新剧本》办的笔会上,当时我们住在东海的普陀山,朝夕共处了一个星期。最早引起我注意的是,王保春不大爱出去游山玩水,常常是大家都走了,他却一个人闷在招待所  相似文献   

8.
一个华人导演,在美国留学毕业后即失业,当了6年的“家庭妇男”。他带孩子、习厨艺,闲下来才构想剧本,家里的开销完全靠做药物研究员的妻子来支撑。  相似文献   

9.
一、首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听众我们现场直播小品伴随着《星期天文艺大篷车》已走过了200多期的漫漫旅程。我们向听众喊出的呼声是:“请您,再请您挤进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请你、请我,请他说说心中的故事,说说心里的话”。我们要求演员首先是四个字“热情、投入”。首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听众.我们剧本的创作是导演、演员、听众集体创作的。周一、周二出剧本,周三修订剧本,周四演员排练,周五文艺中心领导和导播审查和修改剧本,周日播出,一周一个轮回。大篷车对于我们直播小品创作集体来讲,一周在我们心里从未停驶过,而我们与听…  相似文献   

10.
股市试笔     
有同志问:“你是怎样对证券市场的题材发生兴趣的?”我便以这条线索回顾梳理了一下思路,谈谈自己“股海”探秘的点滴体会。 我以前对证券股票知识一无所知,经常在大街上看到年轻人收购老百姓急于出手的国库券,但对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有一次和西安市人民银行的杨福平谈起这事,他告诉我这里名堂很多,像一个小小的行帮社会,促使我起了写证券黑市的念头。我觉得第一手材料最真实可信,便几次有意识地到  相似文献   

11.
热写冷改     
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在修改上狠下功夫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郭沫若说:“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相似文献   

12.
假如“资讯即权力”,那么,罗伯特·默多克(Ruperl Murdoch)可算是当今世上少数几位最有权力的人士之一了.由于他的媒体王国“新闻公司”[NEWSCORP]的业务遍及报纸、杂志、出版、电视及电影等领域,所以.只要默多克一声令下,他可以如此连线作业:经他的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然后将这本书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再由其属下的报纸、杂志为之宣传,再在剧院上演后,接着可以出售录相带版本,更可以在其自营的电视频道中播映.  相似文献   

13.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客里空”原文为喜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14.
这种让全民旅游的方式究竟能不能让老百姓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中国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博士后赵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假日经济”是中国独有的名词,是“鬼怪式”经济。他甚至用了一个更为严厉的词形容——“大跃进”。他认为黄金周并不能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香港举办了“亚洲电影投资会”,专供亚洲年轻导演推销自己。当时,内地年轻导演宁浩带着自己的5个剧本参加了这次投资会,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慧眼识珠的投资者到来。谁知连等了6天,看过他剧本的投资人成百上千,可都觉得他的剧本投资回报的空间太小,宁浩非常失望。就在他准备收摊时,走进来两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且说且唱《鲁迅先生》踱步而出 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时值鲁迅诞辰120周年、辞世65周年之际,张广天编导作曲的民谣史诗剧《鲁迅先生》,且说且唱鲁迅思想和鲁迅精神,在中国儿童剧场正式公演。 张广天的《鲁迅先生》剧本在1998年完成,鲁迅是他极为推崇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也是他希望对现实社会表达自己观念的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没有原创能力的年代,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复制,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好莱坞最近几年是越来越舍得花钱了,但在题材、剧本、风格,甚至配乐上都没有创新,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是如何借助“过去”挣更多的钱。所以,电影院里有越来越多的续集、前传、翻拍片,而且事实证明,系列电影的票房的确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人看来,刘宏的越狱风险大且“毫无技术含量”。而风险小、几乎不露痕迹的另类“越狱”,在监狱系统都知道,那就是体现在“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的猫儿腻上,监狱管理系统内部习惯将这三者统称为“减假保”。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一次基本建设 1947年3季度,解放区新闻界办了一件大事:反对“客里空”。当时还不多见“运动”一词,如果对比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标准,完全称得上一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对新闻界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基本建设。“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名剧《前线》中的一个反面人物——品质恶劣的新闻记者。他善于“捕风追影,道听途说,片面夸大,肆意拔高”,给《前线》的主角戈尔洛夫——一个刚愎自用,拒不接受新鲜事物的将军,帮了不少倒忙。中共中央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向全党干部推荐阅读这个剧本(同时推  相似文献   

20.
导演对于一部电视剧的“二度创作”在于他如何巧妙地运用电视技术手段,遵循电视艺术的规律,在主题立意、人物塑造、风格基调等方面构筑起清晰而深刻的屏幕形象系统,去表现电视剧本的文学构思,丰富剧本的内涵。李忠信作为一位追求艺术品味的电视剧导演,显然获得了这样的自觉。尤其在被舆论界称之为“姊妹篇”的江苏爱国名人电视剧《朱自清》、《戈公振》,不难发现他在选择有效的画面组接原剧本去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