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国家科研体制,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从确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以及明确研究型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的分工与合作等方面,探讨我国政府应如何改革和完善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国家科研体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和高端科研人才引培的重要源泉。高端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军人才。研究型大学在引才聚才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和人为制约因素,这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型大学引才困境,究其根源是忽略高端人才自身特征和人才工作规律所致。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清的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工作思路,充分考虑高端科研人才的特征,明确目前人才引进的误区,最大发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效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研究院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985工程”创新平台建设状况,提出推广建设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特区”——大学研究院。参考国外先进国家大学研究院的组建经验,指出我国大学研究院的创新体系主要由动态项目库、科研创新团队、成果转化站、研教联动部四个功能模块和一个院级协调办公室组成。大学研究院在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尝试,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决策体系创建、科研组织整合、团队激励机制建设、国际化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985工程“创新平台建设状况,提出推广建设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特区“--大学研究院.参考国外先进国家大学研究院的组建经验,指出我国大学研究院的创新体系主要由动态项目库、科研创新团队、成果转化站、研教联动部四个功能模块和一个院级协调办公室组成.大学研究院在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尝试,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决策体系创建、科研组织整合、团队激励机制建设、国际化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型国家的特征,文章阐述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内涵、基本方式以及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表现。最后提出了促进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朝晖 《未来与发展》2007,28(9):42-45,41
研究型大学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我国研究型大学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增加我国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建设跨学科创新团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原始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计了相应的判别标准,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型大学科技研究实力的加强,研究型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贡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研究型大学不但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高水平的科技队伍,而且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管理队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应有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队伍的建设,已变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研究型大学创立国家实验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设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国家实验室历史发展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国家实验室,使之成为国家创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2007,25(5):978-985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转移过程中创新参与主体及其关系,然后从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 这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定义,其次对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区别进行分析,最后对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研服务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研如何为社会服务是一个重要议题。从历史角度分析,在科研与教学服务理念上,大学科研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在战略服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各级各类高校科研要明确分工;在服务内容上,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并重;要增强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3.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s perhaps the singular feature that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broadly defined, share. Yet, there has been littl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enter-level attributes that facilitate (or hinder)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is paper estimates whether center-level measures of research capacity and structure affect center affiliated university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We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center multidisciplinarity, size, and center ties to private firms and to federally funded centers programs on the time allocated to collaboration with researchers from industry, other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laboratories, and abroad. Our analyses compare center to non-center scientists and also address within-group differences among center scientist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some center-level attributes to “map” to the expected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while other center-level attributes do not.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相似文献   

14.
The early 1980s constituted a watershed in science, mainly concerning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glob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s impact upon the university. Considerable debate has arisen about the sources of this transition, but aside from a few lone voices,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has neglected the concurrent rise of the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 and its role int 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CRO warrants wider attention as a modern paradigm of privatized science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sector. In discussing the CRO's technologies, the purposes they pursue, and the legal and policy initiatives that have fostered their rapid rise, we confront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rn regime of commercialized science for the future condu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e identify five areas of innovation: treatment of human subjects, control of disclosure, subjection of research tools to commercialization, redefinition of authorship, and re-engineering the goals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同行评议不同模式,探讨在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方法】对国外同行评议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这些同行评议模式的特点、流程、管理方法等,并对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加强作者和评议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进学术研究成果的快速出版。【结论】随着开放获取的出现和发展,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评议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6.
17.
Social commerce, an emerging phenomenon rooted in social media and Web 2.0 technologies,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social commerce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 Now, social commerc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emerging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fine the boundary of social commerce research and then attempt to review the extant literature in this area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this study surveyed 1369 peer-reviewed academic publications in the social media, Web 2.0, and other related areas. Following the survey, 418 of the publications were identified as social commerce research. Then,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 a text mining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e of social commerce research. LSA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search themes in the current social commerce research: organization, advertisement, and word-of-mouth. Each theme discusses topics such as innovation,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reputation, among others. In addition, we identify some interesting trends. The first main trend is that innovation,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user-generated content remain the major research topics, although they are experiencing a slight decline. The second main trend is that online reviews, trust, and e-word-of-mouth are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面板数据,进而运用stata软件,采用多元回归运算,建立各科类学校的科研产出模型,揭示不同科类高校科研活动基本态势。研究发现,不同科类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基础研究及科技服务职能的现象;各科类高校在获取科研资金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政府对工科院校投入偏多,对医药院校投入偏少,综合院校与工科院校在获取竞争性科研资金方面明显强于其他三类院校;各科类高校在专利授权产出及论文和专著方面对投入资金与RD人员的需求各异。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光华 《科研管理》2018,39(10):120-127
高技术研究机构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分类管理、分类改革有利于高技术研究机构更好履行自身使命。高技术研究机构与外部主体的互动形式,面向政府或者市场的需求来源,以及涉及的研究领域直接影响其研发模式。基于这三个维度,提炼出“一体式”、“合同式”、“平台式”三种不同类型的研发模式,并构建形成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分类体系。针对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深圳先进院、苏州纳米所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分类体系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并丰富分类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增强科研人员流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搭建区域创新平台等方面为完善我国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研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科研成本,是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前提。有效控制科研成本的基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本预算管理模式。为顺利开展科研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在转变科研成本管理观念的同时,发挥管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