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青 《小学语文》2010,(7):64-66
【教学目标】 1.主动参与习作,乐于通过习作的方式来与他人分享生活的快乐,通过习作进一步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与美好。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或写有感触的某一事物习作评改课。【学情分析】通过四、五年级的教学训练,学生对写事、状物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这次习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而且要求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悟、或想法。【教学目标】培养习作兴趣,学会欣赏、评析他人的习作,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提高写作能力。【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树立创新意识,明确议论文写作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2.总结习作中的得失,探寻适合学生个体的角度。【教学设想】结合学生在两次习作(“岸”为话题和2005年江西卷“脸”为话题)的有关作文,指出这些习作或者片段中可以学习的优点,寻求思维过程中的突破方向。【教学重点】1.透视优秀习作出彩的原因。2.突破平庸,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世界。【教学步骤】一、导言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展示自己个性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的最佳方式;是展示个人对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具体地进行习作。3.能够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具体地进行习作。3.能够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设计意图】通过剪纸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心灵,美化生活;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生动地介绍一幅剪纸作品,有条理地写一写剪这幅作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张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刘霞 《小学语文》2008,(1):74-7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1.
基本思路写作的兴趣作为一种内驱力,多来源于写作时在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调,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要求。在此希望学生通过对习作《烧纸船》的相互评改,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自主评改、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训练《烧纸船》自主评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自主习作的主体地位,凸现"童真童趣,快乐作文",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夜晚星空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材来源】苏教版第十册习作7【教学目标】让学生由"星、月"这有趣的自然现象,写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习作。【教学重点】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三。 【设计理念】这次习作要求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学生通过书本学习、野外观察,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是有景可画,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把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选择、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而获得习作成功体验,最后达到自能作文。【教学内容】《我是摇摇》诗歌写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与自己习作相关的信息;2.模仿诗歌《我是苹果》,在电脑上做诗;3.能从内容、形式、韵味等方面评价诗歌,并根据网上学习伙伴的建议修改诗歌;4.体验诗歌创作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通过网络获取习作相关信息;在电脑上尝试并初步学会创作诗歌、评价诗歌。【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在模仿的实践中感悟诗歌创作的一般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习作会产生一种畏惧、排斥,甚至试图逃避的心理,面对一篇习作他们往往无从下手,这给我们的习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关于习作教学中指出:"应鼓励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对象】三年级【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的独特感受出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表达氛围,激活学生储备的生活信息,促进个体言语的生成,让习作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生活天地。以此为指导思想来设计这次作文教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一组图画,根据情境提示,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大胆想象,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组织语言,表达所思所感,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3.体会图画中蕴含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具体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真实的自我     
【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层心理体验。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客观地对待他人评价的积极心态。3.通过活动、体验、感悟、讨论、学习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方式,整体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小组成员眼中的我》《自我分析表》每人一张;准备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  相似文献   

20.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描写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