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联系生活讲思想政治课,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需要,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源泉,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当今的大趋势,它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要求青年从小就具备开放意识和能力。学生也正是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为今后走向社会、参加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好准备。但是又必须看到,学生也正时时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的影响。怎样使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各种问题,怎样才能真正造就“四有”的一代新人,这是摆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高难度问题。我探索政治课改革的起步是从课外开始的,由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摸索怎样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对他们实际生活有指导意义。这一改革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3.
“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揭示的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火候”、‘吩寸”、“恰到好处”。凡事都有度。我们无论说话办事,只有把握好“分寸”、看准“火候”,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则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度”的要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度”呢?1.讲授要有度。讲授.是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教学怎样化解学生思想“热点”问题陈德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常碰到的“热点”问题,往往是学生渴望回答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政治教师有责任满足学生探索真理的强烈意愿,而不应使他们感到失望。因为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由此可见,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一国两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陈太仲随着1997年的临近,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进入倒计时阶段,“一国两制”即将成为一种社会政治现实。面临国内这一新的形势,思想政治课教学将呈现哪些新的特点?对实际生活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我们又将如何迎接挑战?一、主权回...  相似文献   

7.
一、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1.生活化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的理论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枯燥、乏味、与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学科,政治课学起来很无趣,却不得不学,从而导致了政治课教育功能的低下.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使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生活"这个全新的主体,努力让思想政治课成为贴近生活实际与学生实际的课程.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思存 《中学文科》2005,(10):16-17
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也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怎样“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确立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尊重学生品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关心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唯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概念原理是构成思想政治课理论体系的细胞和骨架。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原理,才能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正确领会和应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对概念原理的教学做得怎样,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思想做治课的效果。因此,如何讲清概念和原理,成为思想政治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深入与浅出的方法把深刻的哲理内涵和理论逻辑既规范又通俗地讲解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1.生活化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的理论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注重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九化”。一、刺激“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新的形势下高考、中考不断改革,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不在是中考科目,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想学,老师难教,那么这样的情形下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欲望,而今是摆在每个思想政治课任教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新课程也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是教学理念一大质的飞跃。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联系实际,只有把理论实际化,才能改变以空洞说教的“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创设一个新颖有趣、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 一、教书的真谛是育人。政治课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政治课教学犹如进行“新闻联播”,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要在方向上引导学生、理论上武装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用无可辩驳的理论和事实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以此达到教育之目的。 例如,在讲述“金钱与人生价值”这…  相似文献   

16.
孙建军 《考试周刊》2011,(23):165-166
新的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三个贴近”。第一个贴近是贴近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时代特征相统一;第二个贴近是贴近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因此,从社会实际出发讲政治课,  相似文献   

17.
政治课教学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告诉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要靠我国亿万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才能达到。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思想政治课怎样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实践,略陈管见。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着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学生不感兴趣,是政治教师常遇到的问题。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说过“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可见兴趣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陈静 《政治课教学》2003,(10):36-37
教育部最新编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一书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有效地对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毋庸置疑,以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的法律课本是“符号世界”,书中所阐述的法律知识相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相反,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建构的世界。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符号世界”和“生活世界”相融通,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实现思想政治课“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功效,增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信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20.
朱春英 《现代教学》2011,(10):12-12
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课堂必定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也应该是契合“生活-教学-生活”模式的。因此,我试图让思想政治课贴近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创设生活化学刿情境,在思想政治课中达成和谐“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