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论述充分确立了学生在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清晰地阐明了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即数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适应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以人为本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悟出了几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一、富有个性的"学"有这样一幅漫画:没有进校时,学生的脑袋有的是三角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主体活动,如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等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学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发展,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法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否得到数学上的不同发展,关键在课堂。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一、结合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要想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有效备课是基础。教师只有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悟出了几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一、富有个性的"学"有这样一幅漫画:没有进校时,学生的脑袋有的是三角  相似文献   

8.
黄文模 《考试周刊》2014,(69):89-8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合理运用"数学学历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4,(A2):66-67
课程基本理念强调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必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作者从四个方面作了尝试且小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分层教学"即教师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提升.中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为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核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学习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东 《教育艺术》2010,(4):62-64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于全体学生。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各中学也在不断地扩班,其结果必然导致生源的质量逐年下降,收费生及体育、音乐、绘画等特长生的增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学生的现有数学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都还存在着很大差异,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在数学课堂中践行这一理念必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益 《广西教育》2013,(17):86-8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教师在备课及上课时都要处处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在数学课堂中践行这一理念必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夏金 《辽宁教育》2010,(6):40-4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地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论述确立了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因学而存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使之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2011版数学课标中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核心教育理念,更加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培养目标,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最需要做的有四件事:(1)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发数学思考;(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4)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其中,尤其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一重要任务,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文将结合教师的角色定位浅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着眼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我们当前看到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转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