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学森 《历史档案》2017,(2):109-117
日本人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案》是清廷秘密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目之一,俞江、尚小明和彭剑等学者围绕此书展开数次争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大清宪法案"全文译本和节译的1—4、8、10—11条法理说明档案,仔细研析,可以确定其进呈始于宣统二年(1910年),亦可窥见翻译者、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的制宪倾向。笔者复在日本阅及《大清宪法案》,将其与未定稿抄本《大清宪法案理由书》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细读两书例言,可以澄清上述学者争论的"稿本"与"抄本"以及北鬼三郎是否为"著名宪法学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案》是清廷秘密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目之一,俞江、尚小明和彭剑等学者围绕此书展开数次争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大清宪法案"全文译本和节译的1—4、8、10—11条法理说明档案,仔细研析,可以确定其进呈始于宣统二年(1910年),亦可窥见翻译者、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的制宪倾向。笔者复在日本阅及《大清宪法案》,将其与未定稿抄本《大清宪法案理由书》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细读两书例言,可以澄清上述学者争论的"稿本"与"抄本"以及北鬼三郎是否为"著名宪法学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人H.N Lay(李泰国)建功立业的所在,是遥远的大清帝国。他在中国建立起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开创了"提供秩序、规章、利益和税收"的新型海关。李泰国在中国海关的7年,不啻为他人生中最精彩的华章,但从李总税务司当上大清海关最高首长的那天起,中国海关主权旁落的耻辱历史便开始了……1847年7月,年仅15岁的李泰国带着弟弟抵达香港。一年多前,他们的父亲,英国驻厦门领事馆领  相似文献   

4.
殷莉 《当代传播》2007,(6):69-70
关于哪部新闻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并无专门的研究,但已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下面三类观点. 一类观点认为<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之研究>的作者于衡认为"<大清印刷物件专律>及其子法<报章应守规则>公布一年后,再由商部、巡警部、民政部制定<大清报律>,此即名实相符之新闻法."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仓藏书》中的二十四部钤"翰林院印"之典籍逐一描述、鉴定,其中二十二部是"四库进呈本",其余两部为"四库进呈本"作伪。  相似文献   

6.
戚珺 《北京档案》2012,(2):57-58
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耻辱和血泪的历史。外强入侵,国无宁日;大好河山,任人宰割。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由独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国家,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日甲午战争,大清帝国败给了日本"蕞尔岛国",在日本的马关春帆楼,上演了令中国人耻辱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颁行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毕生的执著追求.到临终前,他仍为"三民、五权之主张"未达到而死不瞑目①.1922年春夏,孙中山曾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并拟由国会非常会议制定颁行.这是孙中山生前制定五权宪法的一次重要尝试,所成"五权宪法"草案经孙中山本人过目并获"慰勉",对于研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失落的名园     
圆明园是清朝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皇家大乐园,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不断经营,工程几乎无一日中断,遂集明清园林建筑之大成,更包含西洋建筑,成为大清帝国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有名的大型宫殿式御园.  相似文献   

9.
失落的名园     
汪荣祖 《出版参考》2005,(12):49-49
圆明园是清朝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皇家大乐园,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不断经营,工程几乎无一日中断,遂集明清园林建筑之大成,更包含西洋建筑,成为大清帝国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有名的大型宫殿式御园。  相似文献   

10.
八千麻袋"大内档案"流失记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险遭销毁 所谓大内,指的是皇帝宫殿或宫内库房;"大内档案"便是指清政府于康熙九年(1670年)起开始存放于紫禁城里内阁大库内的档案,所以也称为"内阁档案".这些档案包括皇帝诏令、臣僚进呈并经皇帝批阅过的奏章、朱谕;皇帝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会典、历科殿试的卷子等等.  相似文献   

11.
1948年3月29日,"行宪国大"在一片混乱中匆匆开幕。这次"行宪国大"闹得最凶的是修改宪法问题,即修改南京国民政府刚刚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行宪国大"的修宪问题最后以通过增加《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高峰 《档案》2013,(4):42-42
大清帝国的财务制度是严格的,军费报销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首先是“投文”,即花钱的部门先对要求报销的事项进行统计,填写清册,送交户部;然后是户部对报销清册进行审计,如果发现报销清册中有不合规定的情况,就要求申报部门重新核实,这叫“批驳”;  相似文献   

13.
吴翔 《传媒观察》2012,(3):36-37
正一、戈公振——开启中国新闻法制研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不惟是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是系统研究新闻法制的开山之作。书中开宗明义指出:"报律一名词,见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之上谕,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始行颁布的《大清报律》"①;尤其是第六章《报界之现状》中第十七节《关于报纸之法律》,对于中国新闻法制进程,进行专门的总体记述和讨论。戈  相似文献   

14.
书香     
《陕西档案》2013,(1):55-55
《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作者:李刚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晚清七十年,在清廷之外.既有底层贫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又有革命志士高呼打破现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在清廷内部,皇室家族和官僚阶层,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也在寻求帝国复兴、崛起之术。……本书试图客观冷静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现清末新政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天下不是某个人、某部分群体的私物,天下乃众人之天下。“天下为公”,“民睢邦本”,是尧舜以来的中华道统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有"中国奥运收藏第一人"之誉的收藏家赵晓凯所收藏的"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手稿、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11届奥运会时使用过的药箱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为参加第14届奥运会举行篮球义赛时获赠的锦旗这三件"国宝",受到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官员、中国奥委会官员和中外参观者的注目,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冯建中称:"这是1949年以前中国三次参加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珍贵记载,是中国奥运史上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8,(8):30-3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的观念渗透到了晚清报人理解报刊媒体的多个面向中,它也由此为彼时报刊思想的建构抹上了一层道德底色。具言之,早期国人对报刊角色的伦理定位、新闻实践的伦理界限、言论自由的伦理边界以及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等问题的叙述,都呈现出"秉公去私"的道德特性。文章认为,此般在"公"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报刊伦理认知长期不乏其影响,值得进一步探查。  相似文献   

18.
《元文类》今本提要主要是依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提要删改、增润而来,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编纂史的文本层:与《进呈总目》相同的作者小传、由《进呈总目》而改的书评、《进呈总目》以外新增的版本题记。小传部分侧重描述苏天爵对近代史料之熟稔,题记旨在拔高采进本之版本价值。书评的修撰过程最复杂也最耐读,馆臣对《元文类》文学价值的判断既反映了清初明文评选风尚的变改,也与乾隆朝历代文集"正典"序列的形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我的前半生(全本)》时,我曾写了一篇编辑手记,当时的考虑是给社里留下"编辑手记"体裁的文章,以补充一本书的出版史内容。记得,在这篇手记的开头,我曾写道:"……趁着尚未年深日久、记忆比较清晰的时候。"最初的信息"全本"出版四年后,群众出版社又出版了"灰皮本",当时的说法叫"三  相似文献   

20.
说到清宫刻书机构武英殿,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它还是皇室主要藏书处所之一,这段史实却已近乎隐没。比如,1997年出版的大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堪称学界一大盛事,但书前《四库全书存目编纂缘起》一文中谈到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的存放和被毁地点时,却未提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武英殿:……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存目书进呈本除极少数发还外,均贮于翰林院讲读、编检二厅,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