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史晨后碑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相河南史君讳晨[1],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2]。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3],乃以令日拜谒孔子[4]。望见阕观[5],式路虔跽[6]。既至升堂,屏气拜手[7]。[祗]肃屑,仿佛若在[8]。依依旧宅[9],神之所安。春秋复礼,稽度玄灵[10],而无公出享献之[荐]  相似文献   

2.
正[15]六族布列:六亲之族遍布梓潼一带。"六"字写得似"九"字。[16]裳相袭,名右冠盖:世代承袭家业,均入仕为官,名望居于侪辈之上。:冕。右:古时以右为尊。冠盖:借指官吏。[17]天[资]明[哲]:天性聪颖。[18]典牧二城:景云主理朐忍县等二城。典牧:主理,主治。[19]朱紫有别:明辨是非正邪。[20]烝民乃厉:景云施政有方,众百姓精神振奋。烝民:众民。厉:振奋。  相似文献   

3.
正[8]白石神君居九山之数:白石神君居于九山之数内。数:算在数内。九山:说法不一。《吕氏春秋·有始》谓"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白石神君所居白石山系太行山支脉,故有此说。[9]参三条之壹:列为三条山中的一条。参:列。三条:北条山、中条山、南条山。[10]兼将军之号:兼有将军的名号。将军:白石神君名号。[11]秉斧钺之威:秉持斧钺的威风。斧钺:两种兵器。  相似文献   

4.
正[55]夙夜惟寅:日夜敬职。夙:早。寅:敬。[56]隋在公:意谓衡方在朝有美誉。隋:即委蛇,行有常度,雍容自得,所以称美。[57]有单襄穆典谟之风:衡方有古代名臣的风度。单襄穆:单襄公、单穆公,二人为周代大臣。[58]君务在宽,失顺其文:衡方选拔贤良,法度宽大,不符合旨意。[59]举已从政者,退就[敕]巾:衡方误举已仕之人,被免职居家,脱去官服,穿着布衣。  相似文献   

5.
正【注释】[1]箕子之苗裔:箕子的后代。箕子:名胥余,殷代人,商纣诸父(对同宗族伯叔辈的通称),封国于箕,爵为子,故称箕子。纣暴虐,箕子谏不听,佯狂为奴,为纣所囚。周武王灭商,释其之囚,封箕子于朝鲜。[2]胶东相之醇曜:是胶东相能够光耀祖先的后裔。胶东,郡国名,治即墨。胶东相是胶东王国的相,从碑阴可知其名为鲜于弘。  相似文献   

6.
[场景]课堂上师生通译课文<〈论语〉十则>. [问题]一个学生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译为:"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的吗?'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  相似文献   

7.
快乐论语     
人而无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注释]輗:古代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軏: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关键。[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以做什么。就好像牛车没有軏、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相似文献   

8.
正[15]粟麦五钱:指粮食价廉。[16]阻峻:险峻。[17]缘崖俾阁:崖壁上阁道密集。俾(bǐ):同"比",比次,密列。阁:阁道。[18][厄]笮促迫:两边山势高峻,中间狭窄。笮(zé):狭窄,后作"窄"。促迫:狭隘。[19]财容车骑:窄得刚好容下车马。财:同"才"。[20][陨]隧:坠落。隧:坠。[21]创楚:悲伤痛苦。创:通"怆"。[22]惴惴其栗:恐惧。栗:因害怕而发抖。  相似文献   

9.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战国]孟子[译文]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简介]孟子,名轲。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相似文献   

10.
志向     
<正>颜渊、季路侍。子曰:"盍(hé)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释义]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一起享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正【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君讳迁[1],字公方[2],陈留己吾人也[3]。君之先,出自有周[4],周宣王中兴[5],有张仲,以孝友为行[6],披览《诗·雅》,焕知其祖[7]。高帝龙兴[8],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学生》2014,(16):31-33
正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译文]季文子遇事都要经过再三思考而后付诸行动。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能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3.
正[19][鄢]陵:县名,汉置,属颍川郡。在今河南省境内。[20]克缵祖业:能继承祖业。缵(zuǎn):继承。[21]牧守相亚: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相亚:相近似,相当。[22]东平相:东平国的相。[23]会稽大守:指会稽的太守。[24]富波侯相:富波侯国的相。富波:侯国名,属汝南郡。[25]守长社令之元子:试职长社县县令的大儿子。守:官吏试职称守,即试用期内的官员。长社:县名,属颍川郡。  相似文献   

14.
正惠政之流,甚于置邮[68]。百姓[襁]负,反者如云[69]。戢治[墙]屋[70],市肆列陈[71]。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72]。县前以河平元年[73],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戌亥之间[74],兴造城郭。是后[75],旧姓及修身之士[76],官位不登[77]。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78],  相似文献   

15.
史晨碑     
<正>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史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前后之差别较大,但两碑笔致皆出自  相似文献   

16.
曾参杀猪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相似文献   

17.
正[20]遭遇隤(■)纳,人物俱[堕]:车辆一旦遭到危险,人员与物资一齐坠入深渊。(tu)纳:坠入深渊。堕(duò):落。[21]酷烈为祸:为祸惨重。[22]创楚:痛苦悲伤。创:通"怆"。[23]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在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二月十五日到任。以:在……时候。辛巳:十五日。  相似文献   

18.
[原文]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令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选自《说苑·贵德》)  相似文献   

19.
正【碑文】建宁二年[40],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41],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42]。攻城野战[43],谋若涌泉[44],威牟诸贲[45],和德面缚归死[46]。还师振旅,诸国礼遗[47],且二百万,悉以薄官[48]。迁右扶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49];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50]。光和六年[51],复举孝廉。七年三月,  相似文献   

20.
蹇叔哭师     
<正>[原文]子日:"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能看到自己过失便自我责备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