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高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认识他和程伟元整理的120本《红楼梦》;正确地向国内外和我们的子孙宣传、传承“国宝”程高本《红楼梦》.俞平伯晚年两次对自己研究《红楼梦》的反思,对学界正确认识程高本《红楼梦》极端重要.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从目的到方法都是正确地,无可指责.程本前八十回和庚辰本的优劣与正确传承、保全《红楼梦》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用庚辰本替代和肢解程本《红楼梦》是不妥当的.应该重新组织专家力量注释、校对一部优秀的程本《红楼梦》以作普及、传世本《红楼梦》.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及其它经典名著的兴趣,了解《红楼梦》的大致内容。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3.了解《红楼梦》的思想,理解当下语境下阅读《红楼梦》的意义,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考察秦可卿故事创作过程,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对整个今本《红楼梦》创作过程加以考证,以期对后生研究《红楼梦》创作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与《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了她对《红楼梦》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无所不在的。《红楼梦》是以女性世界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创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具有当代性、人生性和体验性特点。它拓展了《红楼梦》研究视域,重构了《红楼梦》的释义系统,展示了《红楼梦》研究新的可能,是当代“红学”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6.
端木蕻良凭借《曹雪芹》和众多红学随笔,对红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用自己的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红学文献,激活《红楼梦》文本,去追求曹雪芹生活时代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捕捉曹雪芹创造《红楼梦》所代表的先进思想、《红楼梦》文本披露的思维方式、《红楼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端木蕻良是研究《红楼梦》意象叙述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启功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尤其是对于满族文化的了解,为新中国出版的《红楼梦》作了第一个注本,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红楼梦》的读者,也为以后的《红楼梦》新的注释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功先生对于《红楼梦》注释的开创性工作,其视注释为学术的严谨态度,乃至对于曹雪芹文物、《红楼梦》版本的鉴定和所做的其他研究,影响熏陶了当代众多《红楼梦》的学人,在《红楼梦》的流传史和红学的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桑哲(以下简称桑):何先生,现在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解读比较多,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和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很受关注.您认为我们应如何解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整理成《红楼梦》这本书,但他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红楼梦》里写的是真人真事,没有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本文对《红楼梦》原作者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有很多学者注意到了《红楼梦》与前代小说的关系,也有很多学者注意到了《红楼梦》与清史的关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红楼梦》与《宋史》的关系。其实,《红楼梦》的很多素材都来源于《宋史》。  相似文献   

11.
端木蕻良与《红楼梦》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反复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成长,有着浓厚的"红楼"情结;他一生都在研究《红楼梦》,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因此,端木蕻良的创作无论是观念还是技巧,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其晚年所创作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曹雪芹》则可以看做是他一生"红楼"情缘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高淮生的《红楼梦新论稿》带着“话题意识”去追索《红楼梦》中的“话题价值”,通过多视角、多层次的文本研究与综合研究,分析了古代著名思想家与文学家对于曹雪芹思想以及《红楼梦》的影响;揭示了《红楼梦》中“意淫”、“情痴”、“诗意”三大重要关目的文化意蕴和美学内涵,并对《红楼梦》的艺术创作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了文化阐释,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诗人的才情秉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营造而成的心灵之诗。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叙事巧夺天工,新时期《红楼梦》的叙事研究,也日益成为红学一大热点。据统计,近20年来,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楼梦》叙事学研究的文章不少于90篇,并有部分论著辟专章以叙事理论或借叙事学的观念审视与研究《红楼梦》”。这些研究新见迭出,对全面深入阐释《红楼梦》大有裨益。但研究的基本问题对《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却少有涉猎,更乏正面系统论述。而《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可从叙述语言的荒诞和意味的荒诞两方面来分析,本文拟从语言的荒诞入手进行初步分析。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红楼梦》开卷即自题绝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红楼梦》的改编与传播为研究对象,将《红楼梦》改编作品的脉络理清,并找出《红楼梦》传播的主要方式。《红楼梦》的改编既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的审美特性,也渗透着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与《红楼梦》原著相比,改编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对《红楼梦》的传播与发展来说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5.
邢夫人原是贾敬夫人,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石头记》将她改为贾赦夫人。这是《石头记》贾家家谱四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传奇》恢复《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敬夫人。《红楼梦》否定《红楼梦传奇》的《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由此可见,邢夫人由贾敬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的反复过程,就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今本《红楼梦》原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它的第三稿由“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而《省亲》回出现是《红楼梦》诞生的标志,因为曹雪芹1747年爆发《红楼梦》创作灵感。而《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故事。它原来在探春理家之前位置上,而后被《红楼梦》创作灵感向前移至第四回和第22回两者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才沿着这里往下创作下去,最后创作成功“百回”《红楼梦》。《红楼梦》这种创作特点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后来这稿虽然经过《金陵十二钗》诸稿的增删,内容作出多处修改,成为“百十回”,但始终未能改变这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即便是国际上,《红楼梦》也是一部具有很强影响了的人情小说作品,也正是因为《红楼梦》所具有的自身魅力和艺术成就,它被演绎出了多个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例如:最为金典的1987版《红楼梦》、2010版的《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这一定的差异,但这同时也反应出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日子里,许多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表现在对二百多年来《红楼梦》研究历史的论述上,就是抹杀一切,一概否定.如何全面正确对待《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本文将把它揭示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评论.其一,有的人为了说明他们关于《红楼梦》是“一部写政治斗争的书”,是“政治历史小说”的论断的“正确性”,和提出这个论断具有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竟不顾《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事实,说“过去的‘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枉自翻腾了二百年”,却“对这部作品肆意歪曲,一口咬定《红楼梦》的主旨是‘谈情’”,“几乎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谈情说爱’的小说”.二百多年来,新旧红学派都把或几乎都把《红楼梦》的主旨说成“谈情”吗?说《红楼梦》是“爱情小说”,是不是都错了?称《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是不是就是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关于第一点,我认为并非事实.《红楼梦》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极大注意,出现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红学”.人们对《红楼梦》的主旨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虽有不少人把《红楼梦》视为“情书”,说“《红楼梦》工于言情”,“其言情,乃妙  相似文献   

19.
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是近年来《红楼梦》人物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学术佳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既体现了其红学研究的思想和成就,也契合了《红楼梦》重视文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