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所选的片断有愈来愈长的趋势。若我们从头读到尾,读一遍会不得要领,反复读又太费时。因而我们就须讲点技巧,不妨从最后一题入手。人常说,打蛇要打七寸,即切中要害。对于文言文而言,我认为最后一题“对文意的把握”即为“蛇的七寸”,是重点。说它重要,是因为“就文意定句意,就句意定词义”是做阅读题的基本准则;说它重要,是因为最后一题的问法大致相同,“下列哪一项与原文意思不符”这无疑告诉我们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确的三项就成了解其他题的钥匙。那么怎样快速而准确地做出此题的答案?[例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精彩点评:此文形散神聚,句式整齐,描述真实生动,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期望,表达真实的情感,是一篇佳作。说它形散神聚。是因为小作者似乎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信手拈来。而实际都放映一个主题:一个优秀教师。应该还孩子快乐童年!句式整齐.是因为全文除了最后一节,都用了“假如我是一名教师”作开头来写;表达真情实感,寄托美好愿望。是因为小作者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从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孩子眼中优秀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我省2005年高考科目设置实行“3+大综合”方案的第三年,也是最后的一年。认真研究近两年大综合卷历史试题,对于2005年的备考有着特别的参考价值。一是因为人才选拔考试的高考是要保持它的延续性,不会改变定式和方向;二是因为每年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和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性,必然遵循二定的规律。况且。这是辽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己出大综合试题。根据自己多年在高三年级教学的实际,不间断的研究这些年高考的“文科”、“文综合”、“大综合”历史试题,笔者认为,高考的指挥棒不是可以随意指向的。  相似文献   

4.
我总喜欢挑选选择题来检查知识点,进行知识复习.这是因为,最后复习的阶段,做一些大题会让人非常疲惫,一道大题一般有十几、二十多分。  相似文献   

5.
“归一应用题”难点解析绥化地区教育学院王淑芳“归一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最后一组内容,也是第五册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理解并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必须使学生在知识内化上完成三个知识点的转化。第一是要完成文...  相似文献   

6.
教完都德的《最后一课》,老是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弗朗士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传统的观点无外乎是因为他知道了这是韩麦尔为他们上的最后一次课,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或者是在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感召下,体味到一种亡国之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心。总之,都是因为一颗爱国的心,才使一个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竟然在最后一节课中进入到“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良好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读完这首有趣的小诗,你是不是觉得它很押韵啊?那是因为它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单词都有/IЭ/的发音。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魅力     
郑潼 《辅导员》2014,(13):73-73
蚂蚁很容易逃脱人类的“大山”攻击,这是因为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热爱生命。而这,就叫生命的魅力。蚂蚁不仅勤劳、团结,更突出、明显的优点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它们也要拼尽最后一口气,流尽最后一滴血。因为这种精神,我想称它们为“勇而无畏三郎”。  相似文献   

9.
在最后十年中,鲁迅把近乎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来写“匕首与投枪”式的杂文。这是因为在激烈紧张的斗争中,使鲁迅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构思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许伯伯并不是我的伯伯——我称呼他许伯伯,是因为这里的人都这么叫他。我呢,也并不是小姑娘,别人叫我小姑娘,是因为我外套上画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准确地说,我是一支钢笔,是许伯伯做的最后一支钢笔。许伯伯在永生文具公司当了四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朱艳娟 《学苑教育》2012,(18):58-58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创造,都是文化的精髓,我们热爱汉语,是因为它的浓重与深远:我们热爱英语,是因为它的飘逸与洒脱。  相似文献   

12.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 我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是因为自己无翩翩风度;我欣赏别人的机敏睿智出口成章,是因为自己笨嘴拙舌不善言辞;我欣赏别人的才思敏捷,大笔一挥,便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和诗句,是因为自己下笔迟滞拙于表达;我欣赏别人事业有成,是因为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点儿     
有的人常常拼搏到最后一阶段却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后功亏一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想过要战胜自己,认为对手比自己要强大得多。其实,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要他们能超越了他们认为的极限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可他们却往往在最后一步放弃了。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家都怀抱巨大的理想,却不愿意从寻常的小事做起。殊不知,大楼之所以能高耸入云,是因为有那一砖一沙的积累;大海之所以能宽广无垠,是因为有那一溪一河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冬的断想     
有人喜欢春, 是因为春的温暖。 有人喜欢夏, 是因为夏的葱笼。 有人喜欢秋, 是因为秋的宜人。 而喜欢冬的人却不多, 那是因为冬的寒冷。 冬呀,一屯灸 }尔冻死了害虫, 你孕育了山花, 你考验了山岗上的青松。 你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 你是我心中最伟大的神。 指导教师林荣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姿态》于漪 著 敬佩于老师,一是因为她从一位被老语文教研组长斥为“语文教学之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的青年教师,硬是一步步从讲台上走出来了,最后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圣母级的语文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二是因为她“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书卷气与人文关怀兼备.  相似文献   

17.
沈琪 《现代教学》2013,(4):45-46
在本次事件中,宋老师起初的思路是可行的,即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美术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嗨,大家好!我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字——“懒”。哎,别走开呀!虽然大家不喜欢我,不愿和我交朋友,可是你们当中原来有很多人和我形影不离。不信!下面是我最近的一次历险,看看你就知道了。上星期,我和拍档“惰”,从老家字典里来到了江门市紫茶小学六(5)班的课室里。正巧,他们准备进行语文测验。趁他们在移动桌子的时候,我和“惰”在课室里溜了一圈。哈,这一溜,我找到了好几个新朋友。一个是因为懒,没有擦干净窗户。另一个是因为惰,没有倒垃圾。最后,我们在讲台上观察,看有没有新伙伴。突然,一个庞然大物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相似文献   

19.
向愚昧宣战──甘谷县武家湾村发展教育纪实中共甘谷县委李平定,李春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说它贫瘠,是因为它被列为全省56个高寒阴湿的贫困山区之中;说它贫瘠,是因为全村10个自然村分布在方圆几公里的13道湾梁上,要走完全村得用一天半的时间;说它贫瘠,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来,这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可它却令我难忘,有可能终生也不会忘怀;尽管那仅仅是因为我错过了最后一班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