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部政书的成书、体例和所包含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雷晓庆 《档案学研究》2020,34(4):144-148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卷帙浩繁、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汇集了我国从上古到有宋一代的典章制度,是一部我国中世纪集大成的典章制度编纂巨著。《文献通考》选材广征博引,多方考据;其内容推陈出新,详今略古,勘误纠谬;同时马端临自创辑录体体例,实事求是,独立不惑,谨慎存疑;反映出其"会通"思想和实证及求实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人杜佑的二百卷《通典》是古代第一部政典类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理道要诀》十卷则是杜佑为方便阅读摘录《通典》而成的一部纲要性著述。从表面上看来,由于《理道要诀》的内容摘自《通典》,在《通典》原书尚存的情况下,该书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文献价值。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明代以后,该书即已失传。寖至当代,学术界也很少有人注意这部著作。实际上,正如《通鉴纲目》并不是简单地摘录《资治通鉴》一样,《理道要诀》也不是简单地摘录《通典》。就现存的佚文考察,《理道要诀》至少有几个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中对"靺鞨"的记载与北宋版《通典》进行对比,并结合《集韵》的记载,作者认为"靺鞨"在《通典》等唐代文献中主要写作"靺鞨",其读音很可能是"wa jie",而"靺鞨"则由于《太平御览》对"靺鞨"读音的误注,以讹传讹并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5.
黄光辉 《兰台世界》2016,(3):123-124
《通典》是第一部政书体史书。《职官典》作为《通典》九门之一,记述了历代官制沿革,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官制史料,是研究官制史的必读之书。本文主要对所见《职官典》的史事讹误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6.
《通典》是研究制度史的必读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虽详加校勘,但依然存在史事记载失实问题.今仅就《通典·职官典》记载十四则失误,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世界珠算通典》评介□朱玉米祥997年1月,东瀛传喜讯,由珠算史专家李培业、铃木久男主编,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共同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的《世界珠算通典》(以下简称《通典》)一书,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出版家...  相似文献   

8.
《管子》尹知章注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历史书籍的体裁,刘知几在《史通》的《六家》、《二体》两篇中曾加以总结。他分析唐代以前所编的史籍有六大流派,其体裁只有二种,即编年体与纪传体。他说:“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在他身后不过八十年,便有了新体例的创立,这就是杜佑编纂《通典》二百卷,开创了典志体(一称政书体),标志着我国历史学研究出现高度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古典编辑学在编撰方法上的突破。杜佑字君卿,唐京兆府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相似文献   

10.
《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中存在一条较为明显的文字脱漏,这源于对《通典》此则材料引用时的误抄.宋元时期的《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引用此史料与《通典》原文无异.而自南宋《玉海》、元代《资治通鉴》胡注,特别到清代以来的各类著作,则多采摭了《新唐书·西域传》此条文字,且引用情况繁杂.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新唐书》正史地位牢固树立的过程及其在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界珠算发展的新里程———《世界球算通典》评介□朱玉米祥今年元月,由东瀛传来了喜讯:珠算史专家李培业、铃木久男主编,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共同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珠算通典》一书,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出版家联合设立的APPA出版奖评选活动中,荣获...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标点本《通典》及影印本《通志》、《文献通考》都是校勘优良的版本,但百密一疏,本文通过对《唐六典》及新出《天圣令》相关史料研究后认为,三通中的率更府应作率更寺。率更寺是东宫一个非常重要的官署。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四库全书》纂修采用的体例,分析论述了《四库全书》纂修的体例对藏书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乔永 《出版史料》2009,(1):121-124
《辞源》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被誉为第一部中国百科全书。《辞源》编写体例奠定了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体例和基本格局。《辞源》编撰与出版已有百年历史,回顾《辞源》百年编纂和修订的历程,对现代辞书编纂与修订和我们《辞源》新的修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日本中村裕一《<记纂渊海>所引的<唐职员令>逸文》中所辑《唐职员令》的更早源头, 并以晏殊《类要》为基础辑得四十三条《唐职员令》文字,并进一步指出《职员令》与《通典》之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载:"大唐凡京诸司各有公廨田:司农寺,(给二十六顷.)……内坊、左右内率府、率更府,(各二顷.)"①另外,《文献通考》卷六十五《职官考十九·禄秩》和《通志》卷五十七《禄秩第十五》也沿袭了《通典》这则史料,写做"率更府".但《唐六典》此处却写作"率更寺",《唐六典》载:"凡在京诸司有公廨田(司农寺二十六顷……内坊、左·右内率府、率更寺各二顷.其有管署、局、子府,各准官品、人数均配.)皆视其品命,而审其分给."  相似文献   

17.
“蓬莱“作为行政地名,究竟起子何时?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蓬莱“作地名,始于西汉,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其根据源于唐朝杜佑《通典 九问》之记载:前133年,“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之后,一些文献典籍如《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登州府志》等,也多加以载录.然而,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笔者认为,《通典》的这段记载,多有疑义,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难以成为“蓬莱“地名始于西汉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目录学史著作通常使用按朝代分期的断代体例编写,而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却别出心裁,采用"主题分述法"的体例编写,即将目录学的《通纪篇》比拟为纪传体的本纪;《体质篇》《分类篇》比拟为书志;《史志篇》《宗教目录篇》《专科目录篇》《特种目录篇》比拟为列传。然而,其在与纪传体体例的融合方面略有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之加以改进,使古典目录学的各个部分与纪传体的本纪、史表、书志、列传有机结合。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编纂《古典目录学史》的体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标点本《通典》及影印本《通志》、《文献通考》都是校勘优良的版本,但百密一疏,本文通过对《唐六典》及新出《天圣令》相关史料研究后认为,“三通”中的“率更府”应作“率更寺”。率更寺是东宫一个非常重要的官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