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党史学界曾有过两种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为标志;也有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初步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的同志就说:“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等问题,是以前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所没有正式提出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明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党史学界曾有过两种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为标志;也有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初步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的同志就说:“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等问题,是以前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所没有正式提出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明  相似文献   

3.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再认识李根胜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问题,一直是党史学界关注的问题。在不断探讨和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争议,就此问题,也谈谈自己的认识,求教于党史界。一、衡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内容完整性的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上编)》(以下称《大纲》)修订稿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中,讲到:“党的‘四大’的决议和‘四大’前后邓中夏、李大钊、周恩来、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先后发表的文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力。对于这段话所涉及的历史情况,《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发表的《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一文,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看到,在《大纲》修订稿和上述文  相似文献   

5.
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认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象“四大”这样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党史界有一种意见认为:以“四大”为标志,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问题确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问题,史学界展开了研究和争论。现将研究和争论略作评述。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问题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弄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问题,首先要明确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见解。 1.三因素说 1.持此见解的同志认为:“关于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等问题的思想,就是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①“三因素说”论者依据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论断指出是否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否以人民大众为动力、是否以反帝反封建为对象,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四大”以后才初步提出的;有人认为“二大”已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思想了;还有人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包含的打击目标、领导权问题及农民同盟军问题等基本思想及基本路线的初步提出,划定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后等。笔者认为:党的“一大”就已提出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思想了。通常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应该有下列五个要点:1、是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黄志芳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践初步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从成立开始,就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革命领导力量、革命对象、动力、性质以及目的、前途等重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它...  相似文献   

9.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与形成及两者之区别严衡山我们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究竟何时提出?何时形成?对于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意见分歧非常之大。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分歧意见,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教学与研究》2001,(12):61-6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 ,也是长期以来党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 90年代后 ,侧重于从总体上对其进行扩大视野的宏观把握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 ,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突出特征。诸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它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它与三民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间的历史联系和思想关系 ,共产国际和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思潮对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中共领袖群体在这一理论形成发展中所做出的探索与贡献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及标志等等问题 ,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或重点。本文对这些研究中的主要观点 ,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形成时间的传统看法,提出新民主主革命思想有一个萌芽、形成、完善和不断发展的长过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始以萌芽发生;到中共四大则已初步形成;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既臻完善;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有发展。作者的思路及结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形成时间的传统看法,提出新民主主革命思想有一个萌芽、形成、完善和不断发展的长过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始以萌芽发生;到中共四大则已初步形成;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既臻完善;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有发展。作者的思路及结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态,即在1925年党的“四大”前后,在邓中夏、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蔡和森、刘少奇等同志先后发表的文章、报告中,初步提出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这一时期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一个人们较少关注的视角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形成,探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早期共产党人在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探讨及其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到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已形成雏形,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的问题,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论的热点问题。毛泽东作为党的首代领导集体的代表,在具体探究其革命生涯和理论贡献的前提下,我们不单单要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决了中国革命路经的要旨问题,还要看《反对本本主义》中阐述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包括的三个基本方面,更要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对人民主体思想较为完整和集中的阐述。唯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读罢《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上喻修峰老师的文章《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笔者想就文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要回答“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段”“和冒号”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首先来看什么是“自然段”。“自然段”是作者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这是其形式标志。一般的自然段应只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和内容。其次来看什么是“冒号”“。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可以用在…  相似文献   

17.
我的商榷文章《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容否定》(简称《不容否定》)发表后,朱宝火同志又写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文章(简称《开端》),作为给我的“答复”。我仔细地阅读了他的全文,感到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下面就以事论事的方法,作一简单的论述和分析,兼作“答复”的答复。  相似文献   

18.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上编)》修订稿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讲到:“党的‘四大’的决议和‘四大’前后邓中夏、李大钊、周恩来、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先后发表的文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本文就这段话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9.
章小朝 《高教论坛》2011,(7):58-60,80
浙江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息息相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最具说服力的案例。将这些浙江案例作为地方素材纳入《概论》教学之中,将极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对运用地方案例素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环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的新进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深入研究了下列一些重要问题: 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几年来发表近百篇文章及一些著作。如李鸿文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一书,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系统而概括的考察。对这个问题,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村包围城市这条道路在井冈山时期就形成了,而且毛泽东一开始就认识了这条道路。研究者们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奠基、基本形成和成熟三个历史阶段。井冈山时期为萌芽阶段,1930年上半年的赣南闽西时期为基本形成阶段,其标志是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1936年以后,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