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在精确定义“新闻”的基础上.梁衡又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而新闻的内容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其实这就是经典新闻理论对新闻本质的基本认识.即新闻源于变动;但实际上.不仅新闻的内容时刻都在变化.其形式也应该是常变常新的。新闻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其根本在于新闻竞争的需要和新闻发展的要求,对新闻内容的拼抢是报纸以及所有新闻媒体的天职,  相似文献   

3.
劳音 《视听界》2002,(5):7-8
日前,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评议组对改版后的江苏卫视新闻——《江苏新时空》(下简称《新时空》)第一周的播出片进行了座谈讨论:大家对江苏卫视新闻这次改版给以充分的肯定.总体印象是:姿态一新,从内容到形式都大有改进;时效性、贴近性、现场感明显增强;精心编排,颇具匠心;加强了可视性,淡化了宣传味,强化了感染力度,弱化了抽象的说教,在新闻改革上跨出了可喜的步伐:大家认为,《新时空》的新闻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的核心产品就是新闻信息。随着传媒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新闻信息的生产方式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因此,运用数字化手段收集和管理新闻媒体的内容资产,挖掘和利用内容资产的价值,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数字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这一要求催生了一个新的概念——新闻信息资料数字化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0,(7):30-3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委员: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今天正式成立了!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新标委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6.
内容是网站的核心,也是网站发展的灵魂,即便在三网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渠道优势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内容为王——不仅仅是新闻信息仍是三网融合下媒体发展的时代命脉。从知名商业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到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重点城市新闻网站等都无不遵循这一定律,纷纷花费巨资和人力,加大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闻内容增殖又称新闻信息资源增殖,是新闻传播者对已经加工过的新闻内容资源进行再度加工——提高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新闻传播者收益的活动。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基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是以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新闻。它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拥有广泛的受众,它是多数人关注的新闻。然而,在众多的经济新闻中,可读性强的、读者满意的经济新闻却不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当然,相对其他新闻.经济新闻总是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由此而来的还有专业性太强,难写、难懂、难记……自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也正因为存在这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才成为必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的成功经验.提出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的下述诸点看法.供大家深入研究作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第一时间》是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的一档早间新闻节目.播出时间每天早晨6:30.全长45分钟,属于信息总汇类新闻节目。内容包含24小时重大新闻回顾.本地社会新闻.报纸新闻和国际新闻.以及各种服务类信息,如彩票信息.观众关心的问题反馈、当日重要信息备忘等。节目推出后.收视率迅速攀升,平均8%,最高14%.到现在《第一时间》稳定地运行了五年.目前在辽宁省内的平均收视率在6%左右.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也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新闻理念,面对新技术和新理念,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变革成为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焦点。本文着眼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融互通的产物——微博新闻,并以"@中国新闻网"为例讨论微博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丁焕新 《传媒观察》2005,(10):55-56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天气情况是大家每天最需要获得的基本信息之一,是群众十分关心的内容。随着大众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消费层次的提升,气象信息在市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商业运转和疾病预防等层面上的意义日渐凸显,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生活环境,对气象新闻的要求也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月15日,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发布新闻:缩短档案封闭期至20年推行至第二阶段。[1]笔者所在的新闻工作室对此新闻重点关注。按照工作室新闻研究的惯例,笔者应直接引入新闻内容。但这则新闻比较特殊,如果不了解前期信息,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英国何时开始缩短档案封闭期?第一阶段始于何时?两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为何?为此,笔者首先简介英国国家档案馆缩短档案封闭期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信息接受活动中,受众既可以获取新闻文本的整体信息,也可以只是把握新闻文本中的核心信息,还可以从新闻文本内获取部分信息——微信息。一、什么是微信息纵观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周老虎、天价烟、维基解密等事件,  相似文献   

14.
数据新闻:用数据处理的视频新闻 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3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在两会期间推出了一档系列报道。用数据处理的视频新闻——《两会大数据》,与时俱进地利州大数据呈现民意。通过统计分析大家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海量信息,得出许多有趣、有说服力,也可能是完全让人意想小到的结论。栏目的内容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新颖的报道形式也引发了互联网业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胡嘉 《新闻传播》2009,(7):124-124
细节,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细节在包装中的主要表现那么.哪些属于包装中应注意的“细节”呢?笔者以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标题细节——让“文眼”亮起来新闻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它有四个主要功能: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意义、吸引读者注意、美化新闻版面。一个有影响力的新闻,好的标题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新闻标题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新闻内容,2.评价新闻内容,3.吸引读者阅读;4.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4、5两项功能本文暂不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对于单个新闻标题来说并不是每项都必须承担,只要能体现其中的一到两项,就可以成为一条基本合格的标题。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内涵在业内和学界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大家都知道,民生新闻是一种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百姓生活为焦点.以一种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和活动空间的新闻。它的基本特点是“短、平、快”。作为一种关注百姓的新闻,它要求能够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赋予普通群众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新闻与信息有许多共同之处。一个好新闻线索离不开一个好的信息来源。许多新闻有信息的成份.而不少信息也有新闻的因素,同时信息是一种社会资源,它包括人们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新动向,信息可以储存和继承,人们依据其作为资料、数据、凭此对某事物进行分析预测。因此信息对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并越来越受到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重视。要搜集新闻信息,首先要掌握新闻信息的搜集技巧。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俗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谓“眼观六路”,一是观报纸期刊。国内外现在…  相似文献   

19.
孙新 《新闻春秋》2023,(4):67-76
新闻角色是新闻关系结构中新闻生产地位的动态反映,是新闻角色期待与新闻角色自知在新闻角色扮演中互动的产物。人们对新闻角色要素、角色网络、角色建设的认知与评价,构成了新闻角色观念的基本内容。新闻角色的“职业性”,表现为职业新闻生产地位有着相对清晰的地位边界,以及稳定的职业新闻角色期待与职业新闻角色自知。中国职业新闻角色观念变迁体现出“数字性”时代特征:总体变迁中的“开放性”,社交新闻阶段的“协作性”,智能新闻阶段的“共生性”。中国职业新闻角色观念的变迁形成了三条“中国性”规律:党媒角色在新闻角色系统中的主导性——新闻角色主导律;在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调适新闻角色冲突——新闻角色平衡律;建构新闻角色共同体指示着新闻角色观念演进的方向——新闻角色演进律。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读标题,难怪《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