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45年1月,恩格斯在《致<社会明镜>杂志的读者和撰稿人》(和赫斯合写)的公开信中,论述了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必须真实准确,信中说:"杂志将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 Die Neue Zeit)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1883年1月1日在斯图加特创办,由狄茨出版社出版.1883年至1890年10月为月刊,以后至停刊为周刊.创办人卡尔·考茨基(K.Kautsky).1885年到1894年间,恩格斯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并经常指导该刊的工作,把握刊物的马克思主义方向.恩格斯逝世后,该刊仍然是国际共运中的重要理论刊物,发表了大量社会主义理论的研讨文章,第二国际各党和党内各派的主要领导人,都是该刊的撰稿人,列宁也在《新时代》发表过论战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11):84-85
<正>1854年3月,为了能在经济上接济住在伦敦的马克思,在曼切斯特从商的恩格斯先经当时在英国已经有些名望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信徒、演说家和该报的撰稿人约翰·瓦茨推荐,然后于3月30日给《每日新闻》(The Daily News)编辑亨利·约翰·林肯写了自荐信,希望担任该报军事专栏的通讯员,从而获取报酬。该报1846-1930年在伦敦出版,首任主编是著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林肯是19世纪50年代编辑之一,  相似文献   

4.
彭文 《大观周刊》2013,(2):15-15
赫斯是马克思重要的先行者与同路人,那么探讨赫斯与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观思想上的关系有益于认识马克思共产主义观思想的形成的过程,也能加深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本文主要从赫斯与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观思想的新时代来讨论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从事的社会职业而言,他们的一生基本是新闻工作者.他们对新闻、新闻传播现象的思考是相当深刻的.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的时候就提出了“报纸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的论断.他和恩格斯对于什么是新闻,以及如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1818年 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 1820年 11月28日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 1842年 10月15日马克思受聘担任《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以下简称《莱茵报》)主编。在马克思的主持下,该报体现出了强烈的革命民主主义性质。 11月下半月恩格斯访问科伦的《莱茵报》编辑部,与马克思初次会面。  相似文献   

7.
王丽莎 《大观周刊》2012,(50):13-14
从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马恩事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思想和观点得到不断深化并发展,由观念的人变成现实的人。研究这个转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洪祥  王春春 《今传媒》2009,(11):70-71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作过多家报刊的通讯员,许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他们当通讯员时为报刊写的稿件,因此,他们对通讯员工作的重要性深有体会.1844年2月,在巴黎马克思和他的朋友卢格创办第一份社会主义刊物<德法年鉴>时,就十分注意物色撰稿人,经过他的工作,两位著名的诗人海涅和海尔维格都成了年鉴的撰稿人,特别是海涅,虽然年龄比马克思大了许多,但非常喜欢征求马克思对他作品的意见,有时为了一首8行小诗,马克思能和他共同推敲七八遍,由此他们逐渐成了亲密的朋友,建立了永恒的友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通讯员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萌生.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前的8月10日下午两点,肃穆的恩格斯的追悼会在伦敦滑铁庐车站候车室举行。他的灵柩安放在鲜花丛中,灵前两只佩有红色绸带的花圈显得格外注目,上面的署名是:《莱比锡人民报》编辑部、《汉堡回声报》编辑部。它们代表马克思主义党的报刊对自己的指导者和撰稿人表示敬意。一家刊物在悼念文章中指出:恩格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献给了工人运动的三个方面:科学、新闻学和鼓动工作”。的确,恩格斯是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记者和军事评论家。他从十八岁起,一生为一百五十多家报刊撰写过稿件,指导了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党的报刊,与马克思共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事业。1891年,七十一岁高龄的恩格斯还以《新时代》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伦敦“五一”节的游行和集会。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2):105-106
<正>"舆论纸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1]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系的特点,是他们舆论思想的经典阐述。"舆论纸币"的概念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国际述评(三)》一文。这篇国际时评写于1850年11月1日,刊载于当年马克思主编的杂志《新莱茵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和《社会民主党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79年9月28日在瑞士苏黎世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它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生效期间,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协助党贯彻正确路线和策略,同党内机会主义作斗争,无情揭露和批判俾斯麦政府的反动政策,成为白色恐怖中飘扬在德国大地上的一面旗帜。恩格斯后来称它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并指出,“在它的篇幅上极其明确地和坚决地阐述并捍卫了党的原则,编辑部的策略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正确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89-90。斜线前面为卷数,后面为页码。以下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字样省去) 《社会民主党人报》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份出色的党的机关报,除了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党的左翼领导人的实际领导和编辑人员的努力外,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与帮助是  相似文献   

12.
郭士立,当年的普鲁士传教士,中国第一份现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者和编者,他与马克思有什么关系吗?1959年我国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七卷,新闻界本应该从中了解他们之间有思想联系这件事。但是,由于《全集》中提到的郭士立,采用的是...  相似文献   

13.
1987年8月17日,纳粹战犯、法西斯德国二号头目鲁道夫·赫斯去世,路透社在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播发了新闻背景专稿《赫斯把秘密带进了坟墓》(下简称《坟墓》)。新闻背景专稿,主要是依据过去发表过的新闻报道的历史档案写成的;换言之,它主要是“炒冷饭”。这就产生了一个怎样把“冷饭”炒得色、香、味俱全,使得人家爱吃的问题。就拿鲁道夫·赫斯来说,此人当年独自一人跳伞在英国降落一事,曾经是世界上几乎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冒险的伙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马克思研究者进行激烈学术交锋的领域。随着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将要出齐,这一话题在国内国外学术界都大有越来越热之势。国内已有专著和一批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由于种种原因,西方马克思学"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份。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应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在马克思和思格斯看来,新闻的客观性表现在:新闻反映的内容是客观发生过的事实,是对事实的客观的叙述。1845年,恩格斯要求撰稿人提供客观的报道时指出:撰稿人必须无情地把每一个压迫工人的事件提供舆论谴责,提供有关事件的有名有姓、有地点有时间的最确切的报道。这就是说,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新闻提供的是曾经切实发生过的事实,即每一个细节必须确凿无误。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前的8月10日下午两点,肃穆的恩格斯的追悼会在伦敦滑铁庐车站候车室举行。他的灵柩安放在鲜花丛中,灵前两只佩有红色绸带的花圈显得格外注目,上面的署名是:《莱比锡人民报》编辑部、《汉堡回声报》编辑部。它们代表马克思主义党的报刊对自己的指导者和撰稿人表示敬意。一家刊物在悼念文章中指出:恩格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献给了工人运动的三个方面:科学、新闻学和鼓动工作”。的确,恩格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王海 《新闻界》2014,(3):49-50
<正>"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一个基本观点,于1844年上半年在他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首先提出。詹姆斯·穆勒是1859年《论自由》一书作者斯图亚特·穆勒(又译"密尔")的父亲,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詹姆斯·穆勒1811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一文,最早奠定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法治基础,其中文版2011年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小册子。马克思看到他的经济学论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部分"论交换"时,做了较多的摘录,其中"媒介"一节的6-8小节全文抄录。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前先后是《莱茵报》、《德法年鉴》、《新莱茵报》和《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主编(相当于目前我国的总编辑),他和曾经作过编辑的恩格斯指导过数十家报刊主编的工作。他们对总编角色的天才论述和在此岗位上的经纶鉴戒,足可深化和拓宽令人对这一社会角色的思虑和体验。本文企求对这两位先驱心目中的“总编角色”作一大略的勾勒和评介,不当之处,恳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19.
张征  冯静 《国际新闻界》2005,(3):24-26,48
明镜周刊是德国历史最久,影响力最深远,声誉最高,同时也是引用率最高的新闻周刊,它不仅是德国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一本政经杂志。对于《明镜》在德国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于尔根·蔡富特(JuegenSeifert)在一篇文章中作了生动的描述:《明镜》已经变成一个公共机构,人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证明了这一点。争论时,人们会说:“这是《明镜》的事”;威胁时,人们会说:“我把这事告诉《明镜》”;遗憾时,人们会说“如果《明镜》报道就好了”;找理由时,人们会说:“《明镜》都没在意这个”。“《明镜》挑起事端,从不顾及别人的脸面,他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写的《奥康尔的葬礼》(简称《葬礼》)消息·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表述技巧上讲,都堪称无产阶级新闻作品的典范.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马克思的《葬礼》,写于1855年9月11日,发表在当年9月15日《新奥得报》第430号上,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594页。菲格斯·奥康尔,1796年7月18日出生在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