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39-140,163
广大教师普遍认为,课堂中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只是为了认知的把握或学习过程中困难和障碍的排除,缺乏对交往互动是学生思维发展、教师教学智慧的共同提升过程的认识;现实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少有"情感心理"的支撑,缺失生命的色彩…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实践思考,对课堂有效交往互动产生了几点浅薄的体会:一、开放教学问题,使课堂交往互动生产有效的资源;二、恰当智慧点拨,让课堂交往互动不断走向深入;三、融洽情感交流,为课堂交往互动染上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2.
王建欢 《文教资料》2010,(16):63-64
只有教师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展示个性的舞台和飞扬智慧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张伟娟 《考试周刊》2011,(40):65-66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师生互动效果的好坏,通常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与否息息相关。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分别从课堂讨论环节、课堂提问环节和课堂场景模拟等多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讲授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话语隔阂存在的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诠释了师生互动环节中的话语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3):151-152
为了强化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师生之间的互动被限定于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有必要从人本主义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加强课堂中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师生进行生命与生命交往、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话语沟通则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话语沟通,能突破传统讲授模式中师生互动中话语隔阂的弊端,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娱乐性中实现与教师言语融合、气氛融洽,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摒弃了原先单线的教师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师生互动的活跃性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共同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与探究。同时,新课程也强调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过程,注重激发学生对智慧的思考和自身的观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正是因为课堂的生动活泼,有时会冒出一些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8.
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在互动中才会有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而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忽视很多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细节问题,错过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既是-个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组织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艺术问题,是衡量师生是否有效互动达到情感交融的重要指标.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第一道防线,是心灵的唯一门户,不打开这扇门户,人和智慧的阳光就不可能照射进人的心灵.那怎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刘花 《文教资料》2007,(1):79-81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生命的交互作用,包括信息互通、思维互接、情感互染、观念互进。有效的师生互动要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双向性和灵活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由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展开,教学过程是教师的“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师生“动态实施”的活动过程。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正确处理教材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2.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是著名的教室中师生教学互动行为观察系统.一种记录和分析教师在教学情境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事件的分析系统。文章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实施新课标教学理念,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新课标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它的内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新的教学观是教师运用知识随着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开展教学,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观中,"互动"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然而,由于教师不能准确把握互动行为和实施有效互动策略,致使变革中的互动课堂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与理想的效果仍然有相当的距离.许多看似热闹的互动却产生着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假互动"现象,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一、透视:当前课堂互动之审视1.师生互动的形式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看似热闹,实质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互动,并没有引发师生、生生思想和心灵的深层互动.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的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载体进行交互影响的。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间情感的互动。这种情感的相融能够调动情绪,触发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使师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一、培养教师对职业的欣赏和肯定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理解“师生互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着眼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更为丰富的师生互动行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延伸到价值信念、日常行为、心理情感等更为广阔的教育活动中,从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从人的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去认识数学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强调精心备课,要求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技巧来圆满完成教案中的教学任务,在评课中,经常听到“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的评价,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堂静悄悄,学生学得吃力,成绩却难上去,唯有变革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中的教学情景、师生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行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成式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动态生成式教学能否取得使学生乐学、易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变大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师生情感互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教学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进行理论探讨,揭示师生间情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一、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本质特征师生互动是人类整个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情感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涉及到教师与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中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人格、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扮演自己的角色。通过在农村小学课堂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改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实现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的条件、目标和内容 1.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开展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使师生从形式互动走向实质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首先把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