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若干年前,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学校,从1年级~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保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心理学家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2.
杨震 《现代家教》2002,(5):12-12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  相似文献   

3.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年级共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  相似文献   

4.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教师期待作用的一项经典实验研究结果。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美国一所小学1至6年级各选三个班级共18个班进行实验,对这18个班"煞有介事"地进行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2011,(1):125-125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一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  相似文献   

6.
196 8年的一天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 ,说是要进行 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个班 ,对这 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 ,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慌言” ,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 ,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 :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  相似文献   

7.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  相似文献   

8.
林格 《辽宁教育》2010,(3):51-51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对两组小老鼠的聪明训练和普通训练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然后将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他来到一所小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各班中选了18个班,对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试”。然后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校长和科任老师,并且要求严格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将所谓的"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对这18个班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对国外几个著名的"效应"颇有兴趣与感触,感到师训机构和学校领导如能恰当地运用这几个"效应",以"效应"促"效果",将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助益。特写出来与读者共享。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一到六年级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故意告诉第一个班的教师: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习冲刺潜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来到南旧金山联合学区的一所普通小学,对一至六年级共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说是“预测儿童未来发展潜力”。然后,他并不依据测验结果,而是随机抽取了其中20%的学生,告诉这些孩子的任课教师,这些孩子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上有一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迷恋“她”。精诚所至,少女真的活过来了,和国王结为夫妻。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地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但有的却不然。对此罗森塔尔也作过相应解释:“请注意,我讲的…  相似文献   

14.
乍听起来,简直是开玩笑。然而,这却是心理学家别出心裁搞的一项心理实验——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抽出三个班,开展“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上是智力测验的一种)。消息传开,所有的视线无不随着他们身影移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生,宣称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了任课教师。8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验,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效应原理,有意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克服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布森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们随机地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每个班的教师,说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8个月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  相似文献   

17.
“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像模像样”地作发展预测后,将最优秀的学生名单通知任课老师,并再三交代不要把名单外传。名单中的学生在老师看来,有优秀的,也有学习不尽如人意的。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过:“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将来,而不是现在!”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中的  相似文献   

18.
196 8年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 ,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这是一个权威性谎言 ,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但是八个月后 ,复试结果出现了奇迹 :名单上的学生 ,各个成绩有了较大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望盛 ,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正是罗森塔尔的科学家身份的权威性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感情。他们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眼神、笑容和嗓音传递给这些学生 ,在学生身上产生“…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史上颇令人惊奇的心理现象之一。最早实验证明这种效应存在并给其命名的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罗森塔尔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对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推理能力的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了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虚报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些。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优于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八个月以后,罗森塔尔再一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普遍显著提高了成绩。罗森塔尔认为这与古希腊神话中的雕刻师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情节相似。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尊偶象,倾注了心血,终于使偶象获得了生命。因此,罗森塔尔称实验效应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20.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