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琴 《宁夏教育》2009,(11):50-51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则需疑,疑则引思,一切学问获得皆始于疑。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材教法的不断改革 ,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已成为每个物理教师高度重视的一项任务。如何完成好这一任务 ,本人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中感到应切实从思维方式着手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下面谈些粗浅的认识以共同探索。一、切题设问 ,激发思维“思”源于“疑”。一节课的开头 ,就切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疑问或演示实验 ,引起学生的思维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 ,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外部世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张熊飞教授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恰好注重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探究是学生的探究。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去学习新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在未知中探索、在摸索中前进。诱思探究的教学过程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也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具体实施过程。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相似文献   

4.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巧妙设疑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把物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物理学的研究始于问题,学习的创造性也源于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新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思源于疑,疑发于思”,思维和质疑是互为因果的。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探求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呢?  相似文献   

7.
以境诱思     
学贵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境诱思,以诱达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提出问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知识的增长,知识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联想,以疑引思,并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语境之下,巧妙运用设疑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想象、探究、表达,通过精准高效的问题设计,让课堂变得灵动而活泼.依据课型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提前抛疑、读后设疑、合理"迁疑"等具体的设疑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想这里的思,就是指学生的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正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启发,循循善诱的提问对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培养十分重要,它能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一、激浪千层始于问人们常常认为一部戏剧作品的好坏取决于戏剧冲突的选择和处理,好的戏剧能在冲突中表现每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3.
“疑,思之始,学之端”,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语丈教学中,引导学生没疑,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是培养学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创没创新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的形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国继 《宁夏教育》2004,(7):99-100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地启动患维的闸门。”设疑诱思,其实质就是充分刊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设疑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新课一开始的设疑,要像磁铁吸引铁一样,能牢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新课的情景中,自觉地思维。新课的另一种设疑方法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际,针对新课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主体,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无过于质疑问难。我尝试把“疑”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实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以疑促思,自读释疑,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一、个人预习,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确立课文的探究目标,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设疑激思,引思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性,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才能为将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借疑引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良 《教书育人》2007,(7):33-34
在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设疑、指导学生设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作为学生,是否善疑、善思、善辩,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培养积极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新课标下如何设疑、指导学生会设疑、并探究培养学生的善思、善疑、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思维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开始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疑问,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体现。所以,要教会学生阅读,首先在于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由不会“疑”到会“疑”,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方经纶 《物理教师》2011,(10):35-36
质疑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有疑而问,由问而思,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相反,如果提不出问题,说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还不够深入,学习能力还不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