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那是201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楼上的咖啡馆里,我又一次见到了明晓溪。其实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明晓溪给我讲了她即将创作的两个故事的大纲,而我被这两个那时尚未成为小说的故事深深打动,后来,这两个故事成为了两部超级畅销书,她们就是明晓溪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一一《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和《泡沫之夏》。  相似文献   

2.
记得2010年的冬天的一天,窗外漫天飞雪。我依旧像往常一样,沉浸在手头稿件的故事里。一会儿跟着故事流眼泪,一会儿又偷着笑。突然,主任通知我,参与明晓溪"旋风百草"系列的大结局《爱之名》的制作,顿时,我呆住了,眼前冒出了许多小星星,内心的激动和忐忑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3.
韩阳 《出版参考》2009,(23):20-20
一部《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让明晓溪成为言情小说的代言人,不久前,明晓溪签约一向以打造超级畅销书而闻名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强强联手,引发业内无数联想。具有日式言情写作风格的明晓溪,在新作《心之萌》里塑造了一个性格倔强的跆拳道女孩戚百草,以跆拳道馆里的一场场对决为主线,少男少女萌动的爱情在言情天后的笔下美好而又温暖。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杭州城里出现了第一家私人开的咖啡馆——梵人咖啡馆。到去年年底,个体咖啡馆又增至10家。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朋友小吴的引导下,我们对这几家咖啡馆作了一番调查,并写了两篇“透视”的调查通讯,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后,还听到不少好评。半年之后,个体咖啡馆一下子又猛增到60多家,看来势头方兴未艾,还有看涨的趋势。社会上对咖啡馆这一新兴行业的出现议论颇多,有褒有贬。有的单位还把咖啡馆列入维持社会治安的重点监视点,似乎咖啡馆的出现有碍社会治安。更多的人则是对咖啡馆  相似文献   

5.
在黑夜漫游     
快两个月没有坐下来为这个栏目写文章了,原来放弃一个熟悉的地方是如此轻易。就像我曾经最爱的那家咖啡馆,有一种5块钱的水果杯,后来从美国回来我发现它涨到了8块,这3块钱深深伤了我的心,所以我现在每周去星巴克,吃18块一杯的水果杯,虽然它比8块钱的只多几个提子和半颗草莓。  相似文献   

6.
李强 《视听界》2009,(5):119-119
暑假结束前,江苏文艺广播举办了一个少儿故事演播比赛,作为评委,我在一天当中听了70多档小朋友的演播录音。这是次全新的体验,我是第一次接触10岁以下的小朋友演播故事。不少小朋友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充满童趣。尤其是几个4、5岁的孩子,表现非常可爱,听来让我完全没有通常做评委的辛苦,而是很享受。  相似文献   

7.
我叫吕福海,家住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兰家村,已年近八旬,是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中幸存者之一。现在,我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抗美援朝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赴朝作战的情景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我经常给我的后代、我的邻居、我的亲朋讲述我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的故事。我平常总以我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而自豪;我终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而流过血而欣慰;我始终难忘我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两次负伤、两次立功授奖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什么时候闪出的念头,大概在半年前,我开始关注索马里海盗的话题. 之所以被索马里海盗的话题吸引,是因为作为曾经联系海陆空大交通系统十多年的记者,我曾听说过关于索马里海盗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极具张力,令人难以忘怀.它绝对不是坐在即使是国际大都市的办公室里就可以想象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阴谋与孝道     
《二十四孝》的故事曾经感动中国,不过现在看来,这些故事其实很雷人。 第一个故事是《孝感动天》,故事的主角是舜。舜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在舜的母亲去世后娶了继母,生下小儿子象。这个家庭的人口构成并不复杂,却发生了一系列怪异的事隋。舜的父亲伙同继母、弟弟,多次企图谋杀他。一次,父亲让他修补谷仓顶,在他爬上去之后,却在谷仓下纵火。舜看来是个物理学爱好者,他手持两个斗笠,靠着这两个“微型降落伞”安全落地,然后像没事人似地回到家里,依然对凶手们很好,耐心等待下一次谋杀。  相似文献   

10.
《尼玛和晓敏》是我在纪录片创作中一种新的追求和新的选择。片子中的主人公尼玛是从农村出来的,是个锅炉工,而晓敏是一个初中生,待业。以前,他们承包油轮、卖三道茶、开咖啡馆,直到后来办画廊、卖云南画派的画,云南台、昆明台都曾经有人拍过,所以最初在确定《中国家庭》选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尼玛和晓敏作为首选的人物。后来我听说尼玛在投入力量搞“信息高速公路”,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两个没有太高文化的农民,又是在被外人视为蛮荒之地的云南边疆,居然搞起了高科技,真是闻所未闻,我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并决意…  相似文献   

11.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家书店来说,在其间设置一个咖啡馆似乎是一个自然的补充。成功的书店主人指出,每个行业都要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以便在本身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冒险与成功书商卡克和荻·鲁宾逊原先认为,开一个书店咖啡馆的想法至少是不明智的。“我们计算出,在商业中有两个最大的易于亏损的行业:其一是经营书店,其二是经营餐馆。把这两种生意捆在一起的打算,似乎是一种疯狂。”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初的一天,我在江苏盱眙采访,当地的朋友向我说起了盱眙县河桥镇尖山小学一位教师和5位学生的故事。听完故事,凭直觉我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题材。回来向部领导汇报获准后,我于2003年4月9日第一次登上了大尖山。  相似文献   

14.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的话:我一直很希望在"馆长的故事"里能够看到湖南基层馆长的身影,这里的缘由有两个,一是6年前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关于中国中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生存现状的调研主要在湖南进行的,那份引起极大反响的调研报告让我们看到了湖南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惨况";二是我本人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的第一站就在湖南,因此结识了一些湖南的县级图书馆馆长,并且知道了他们中一些让人既感动又心酸的故事。当我收到这份故事的时候,说实话,很吃惊。首先吃惊的是故事中的图书馆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困难,在湖南,能够有这样条件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是凤毛麟角;其次是这个图书馆的两位女馆长是从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入手来改变他们的服务状况的,这一点在国内基层图书馆中,除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确是很难得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检察院的档案管理干部,说起检察官的工作,许多人都知道检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犯罪分子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在这“针锋相对”的后面,却少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助,让我为大家说两个切身经历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7.
吴华 《大观周刊》2011,(52):238-238
在《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中,有两个水危机的故事,两个故事框架基本相同,表面上看,它们只是两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前一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而后一个故事却是从反面来叙述,本文旨在分析这两故事,并指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抗洪归来,有一种苍老的感觉。 今年是我采访抗洪的第八个年头。我有幸成为新闻界中惟一一位六次跟随温家宝副总理带领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赴前线的记者。几个月下来,体力消耗程度可能是过去几年的总和,但这又怎么能和那些日夜奋战在大堤上的人们相比呢。江总书记、朱总理心系前线、心系人民,对抗洪斗争取得胜利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自不必说,单是一直坐镇前线指挥的温家宝同志以及国家防总的同志们,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处乱不惊、指挥若定的故事就值得大书特书。其中有两个日夜令我特别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薛宝海 《视听界》2012,(6):126-126
我在广东增城有个纪录片节目《今日故事》,编导在网上给我报了个选题“边检站的优秀员工”,可是预采来的故事让我很不满意,比如“母亲去世不去奔丧,留在工作岗位”,我说这是“不孝顺”,在当代不提倡这样的价值观。再比如“助人为乐不计得失,都是同事们的嘴中夸他”,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不值得拿出来做节目。  相似文献   

20.
春节期间,有两个关于年夜饭的故事引发全民热议:一个是上海女孩跟男友回江西农村老家过年,因年夜饭太差而选择分手并连夜逃回城市;另一个是城里媳妇第一次到农村过春节,做了一桌年夜饭却被告知女人不能上桌,一气之下把桌子掀了.然而,这两个热度堪比春晚的故事,最近被双双证伪. 这让很多人深感假新闻防不胜防.那些故意用身份标签、城乡冲突刺激公众情绪的人理应受到严肃批评甚至追责.不过,在真相大白之后,真正觉得“被打脸”的应该是那些为假新闻推波助澜的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