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囧",这个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念的古汉字,如今却在网络世界大放异彩,成为众多新生代网民的新宠.网络论坛出现了名为"一日一囧"的"囧视频"短片,百度贴吧里专门为这个字建立了囧贴吧,截至目前,贴吧中关于"囧"字的跟帖有lO600个,网络上可以点击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2.
《人再囧途之泰囧》(下称《人再囧途》)公映仅仅68天,创造了12.6亿元华语电影票房的神话。然而在辉煌的背后,《人再囧途》片方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下称"光线影业")等却为身负的官司黯然神伤。《人在囧途》片方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华旗公司")以著作权侵权、不正当竞争为由,[1]一纸诉状将《人再囧途》片方告上了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在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3.
高旭 《东南传播》2013,(7):90-91
《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的三人组合徐峥、王宝强、黄渤在岁末给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喜剧的盛宴,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内地票房的奇迹,引起了观众、电影界以及影评界的热议。缘何一部小成本喜剧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响与收益,其"囧"又会使谁冷静思考。作者将对这部"正常"的喜剧电影的"不正常"发烧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囧语录     
人生,甜蜜,苦涩,辛酸,温馨,感动,五味杂陈。囧是一种哲学,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囧是一种新人类的热忱和气度,囧囧演绎人间囧态,巨囧巨搞怪的事情,尽在《囧语录》。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2,(28):25
本刊讯(记者韩阳)盛大文学聚石文华图书公司旗下"梦想季"品牌书系的代表作家金子和姬流觞日前分别推出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水墨山河珍藏版》和《平凡少女的囧囧情事》。《水墨山河珍藏版》是金子继《梦回大清》之后的又一力作,恢弘残酷的古代战场,心怀鬼胎、各自为谋的各方人马,心狠手辣的执鞭酷吏,再现了霸气外露的金式写作风格。言情作家姬流觞新作《平凡少女的囧囧情事》讲述了4个性格迥异的女孩面对爱情的冲动、彷徨,被称为当代少男少女的"青春纪念册"。聚石文华总编辑杨慧君表示,"梦想季"的最初线路比较明确,定  相似文献   

6.
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囧”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囧",本是一个生僻的汉字,为何网民对它推崇备至,喜爱有加?甚至成为了标榜个性的90后以及开展网络营销的商家竞相追捧的对象?语言文字作为最大的象征符号系统的这一特征,为以"囧"流行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研究引入了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索绪尔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出发,对"囧"流行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解读,并对网络流行语等网络文化所产生的争论进行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正三星GALAXY S4在2013年初上市,新手机的诸多亮点功能成为产品卖点,却变为广告创意人最头疼的事情。"如何能够对消费者说清楚6大卖点"、"如何短期内迅速吸引网友关注",成为项目创意初期的两个大问题。手机上市时间制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2012年底到2013年初,正是中国娱乐影视行业火热之时。《人在囧途之泰囧》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12亿票房的奇迹;《痞子、戏子、厨子》新片刚刚热映;而电视剧《步步惊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影叙事学和休闲学理论,从叙事元素、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三个角度探析该电影的休闲叙事策略,从基层的感性娱乐,中层的审美意境,顶层的诗意生活三方面提取休闲叙事成功因子,以期为同类型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果非要说《人再囧途之泰囧》是《人在囧途》的升级版,那我宁愿称它为《人在囧途》10.0版本。《泰囧》要比它的前辈好太多。首先它的笑点要自然许多,《人在囧途》中,王宝强在飞机上闹了许多洋相,他大吵大闹要乘务员开窗。这样的笑点低级,僵硬,就像春晚上那些干巴巴的小品,它甚至都让看电影的人替导演感到不好意思。而《泰囧》就要好得多了——王宝强看到徐峥没关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年底,一部国产影片以逾12亿的高票房收入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这便是由徐峥导演,徐峥、王宝强、黄渤三入主演的中低成本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对于这场近年来少有的票房胜利,虽有人颇不以为然,认为它低俗无趣,只是电影档期间歇以及水军宣传造成的虚假繁荣,但更多的人褒奖有加,将它看做是国内喜剧类型电影发展的标杆,甚至可成为此后喜剧电影的范本.当然,作为一部类型电影,《泰囧》并没有太多值得赞许的独创性.然而,当我们将它放置在本土流行文化的脉络中时,会发现它的票房成功恰好激活了一类再现形式:不管是"低俗"的指责还是"接地气"的褒扬,都说明了其带有的一种以喜剧形式再现零碎、无奈的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后《阿凡达》时代,票房均突破12亿的《泰囧》《西游降魔篇》让一度沉寂的中国电影市场如同炸开了花。加上之前以8亿多票房收官的成龙《十二生肖》,重拾了中国影迷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然而,当国内呼声最高的《泰囧》在北美遭遇"滑铁卢"之后,人们才发现,国产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艰难。本文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从电影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出发,逐一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以期给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神话,《泰囧》的成功既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深刻地暴露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人在囧途     
没有囧遇的生活肯定不是人的生活,只是大伙都死要面子,藏着掖着。其实我认为把它们说出来也没什么关系。我有一次到外地出差,工作之余拜访了几位当地文友。他们很客气,  相似文献   

14.
有人称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为"囧"时代,以表达自己的无奈无助、郁闷愤怒、甚至悲伤崩溃.在"囧"时代,新闻人"努力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的着力点放在哪儿好呢?笔者认为,媒体要能敏锐地意识到读者的新需求,在及时提供事关读者长远利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的政策解读、现象分析、演变趋势之余,更深层次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用真情抚慰读者心灵,帮助读者调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易艳刚 《青年记者》2020,(12):112-112
中国电影标杆人物徐峥,在今年初引发了一场行业风暴。1月25日,曾因疫情撤档的徐峥新作《囧妈》,放弃院线上映,改为在西瓜视频、抖音等平台免费"云上映"。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电视台工作10多年,一不小心从"小宣"变成了"大宣",现在我在担心,估计再过几年要变成"老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绰号多了起来,什么"悲剧帝"、"柯南"、"死神"、"囧囧神",江湖上的段子也一个接着一个,什么"上海电视台只有一个记者"、"小宣不能来敲你家门"、"钱包里放小宣照片防盗"、"上海滩四大悲剧"……唉,开始时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后来想想,江湖社会,哪有不挨刀的,被人消遣,说明大家还关注你的工作。许多人问我,在新闻现场看到那么多残忍的画面,会不会抑郁甚至崩溃。工作至今,社会新闻记者一拨拨地更迭,新闻工作已经从原来的  相似文献   

17.
余鸿康 《新闻世界》2014,(5):179-180
2012年12月25日曾被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未到来,却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黑马——《人再囧途之泰囧》。《泰囧》票房已突破12亿元,力压群雄。这部电影除了本身的创作构思、观影体验外,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以及新媒体的大力营销。可见,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中国电影营销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分析国产贺岁档的传播特色:明星效应,吸引更多眼球;媒体整合营销,广泛招揽受众;新媒体营销,开拓营销新渠道;病毒营销,产生口碑效应;事件营销,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19.
此番岁末年初的电影跨年贺岁档依旧热闹非凡,一部名字叫囧、专讲囧故事的系列电影《泰囧》走得别提有多顺溜.上映期间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仅次于《阿凡达》保持的中国影史最高纪录13.9亿元。正所谓盛名之下必有所累。这么一部很难说有多么好的片子陡然一飞冲天,轻松超越许多同期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而成为新的国内票房冠军.也超越了不少大导演苦心经营多年的票房累积业绩.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25日全国公映的《港囧》刚上映便席卷整个国产票房市场.作为徐峥创造的“囧途系列”第三部,《港囧》在延续公路喜剧类型片套路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奏,全片更像是对香港这座城市的影像建构与空间表达.导演刻意营造的港式情结与岁月积淀下引发的集体“怀旧”热潮成为票房制胜的法宝.但值得注意的是,怀旧影像狂欢下的实质却是消费主义的隐形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