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节目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体育直播、体育新闻、体育综艺三大类,并且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和体育TalkShow类节目也可以单独提出来加以细化。不同的节目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节目卖点,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也要有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与之相适应。对于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主持人一  相似文献   

2.
<正>不论是什么媒体,体育一直是广大受众喜欢的内容。营口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广播的体育专题节目《缤纷体坛》开办十年来,深受听众好评。作为该节目的 "老牌记者主持人",我总结以下一些经验与同行分享,我认为一个普通市级电台要办好体育节目,一定要掌握下面几个要素。一、及时关注播报新鲜体坛消息"内容新鲜"是广播体育节目的生命。现在体育媒体的竞争非常激烈,各类媒体为争取更多的受众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在激烈的竞争中,专题节目有着先天的弱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每一个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家庭。都会熟悉他的名字——宋世雄。他和他所转播的体育节目一起,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走进每一个体育迷的心中。 他是中国人民的眼和耳 1995年11月16日,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ASA)宣布将“1995年度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奖”授予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宋世雄。或许是由于美国特别看重体育转播和体育解说的缘故,美国人对于这  相似文献   

4.
电视体育工作者包括解说员、体育新闻播音员、电视体育记者、体育节目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节目不断更新,体育频道播出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促使电视体育工作者的队伍发展起来了,观众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工作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高水平的电视体育节目要求有高水平的电视体育新闻工作者,而高水平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体育是最能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显示民族凝聚力的。无论中外  相似文献   

5.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文华 《现代传播》2004,(5):127-128
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 ,反应敏捷 ,语言组织迅速 ,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语言表达样式。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体育直播以及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 ,已成为此类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专业素质中的普遍性问题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 ,标志着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体育赛事转播的不断增多 ,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更多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和评论员。…  相似文献   

6.
广播体育节目传递给听众的大多是体育比赛信息,或者是赛事的现场解说。与其他节目相比,广播体育节目的广播特色更加突出,体育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地总  相似文献   

7.
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也从辅助配合逐渐转变为节目主要参与者。女性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成为体育节目变革的契机,这也是女性开始摆脱与体育文化相关的刻板印象的标志。女性主持人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体育节目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摆脱美女文化的外在吸引,成为节目实质性的存在是女性主持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对新闻事件作出理性的分析;体育节目主持人要掌握多种比赛规则以及赛事和运动员的资料,对整场赛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音乐节目主持人更需要丰富的音乐素养……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需要怎样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棣 《声屏世界》2000,(3):32-33
体育运动被称为是和平时期最广泛的群众总动员。电视作为最广泛、最普及的大众传媒,自然越来越多地将体育比赛引进电视节目,以提高收视率。电视和体育成为一对互相影响共生共荣良性发展的亲密伙伴。在这种发展中,体育节目主持人成为两沟通影响的桥梁,作用巨大,一大批解说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脱颖而出,有的更是一夜成名,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以往由体育记者主持体育节目吸引力不够的状况,增加节目的热闹气氛,台湾华视开始推出的周六体育节目“周末大出击”特邀明星主持。目前该节目已确定男主持人由施羽担任,女主持人可能由方季惟或袭海正担任。  相似文献   

11.
体育的基本功能逐渐从个体的满足衍生到服务于社会,并对社会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体育节目及主持人对受众群体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研究分析体育节目主持人合理全面的素质结构,对培养此类专门人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自1950年陈述、张之解说了苏联男篮的首次访华比赛开始,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已经走过了62年的历史.近二三十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加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主持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体育主持人队伍的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本文将对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的发展进行梳理,指出当前这支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希望能为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摆脱“电话情结”的困扰李自敏有位主持人,主持商品导购节目很有办法。每天50分钟的节目中,听众求购的热线电话稳定地保持在25个左右,对听众有求必应,很是红火。后来,他又主持一档体育节目,台里要求这个节目以大量的体育信息、体育评论、体育知识吸引人,内容要...  相似文献   

14.
采访宁辛,缘于8月22日那个生气勃勃、青春涌动的大运会开幕式。伴随着黄河水的气势、兵马俑的壮观、新北京的风貌,我听出电视中传来的是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的声音。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是对她的嗓音依然是那么熟悉。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宁辛成为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位体育节目女主持人。11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新人如今依然活跃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好比主持人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究意是什么赋予了她这般活力?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她。我和宁辛面对面坐着。她的衣着大方得体,一袭短发流露出一种体育人…  相似文献   

15.
汪蓉蓉 《新闻战线》2015,(3):135-136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电视体育节目作为新型的体育运动和影视艺术的结合形式,其产生的目的是要借助一定表现方式,塑造体育运动人物和项目,增加体育文化。本文通过对电视体育节目在全民体育氛围构建中的内涵与功能的理解,以广场舞为例,进一步分析电视体育节目对当前全民体育氛围构建的影响和策略。电视体育节目是一门体育艺术,也是一种电视艺术。它是电视观念的阐述,也是体育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曾“享受”过一个短暂的“风光时期”。当时电视刚从广播中分离出来不久,观众们一边听着他们熟悉的广播解说员的声音,一边看着突然出现的、黑白的现场比赛直播画面,他们心中的欣喜是前所未有的。体育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出现,立即就被观众们接受了,这种接受是以电视转播淘汰单一的广播转播为前提和代价的。 80年代初正值文革后中国迎来的第一个全面的体育高潮。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中国男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中国足球第一次冲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不同的传媒素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深入、鞭辟入里的分析;体育节目主持人要掌握多种比赛规则以及赛事和运动员的资料,激情澎湃地对整场赛事提出独到见解;音乐节目主持人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冯歆 《新闻知识》2006,(7):66-67
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体育节目则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在今天的中国,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体育事业的。观众需要知道主持人是怎么看、怎么理解、怎么分析的。因此,观众更加希望能够通过主持人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所以这就需要体育主持人解说员首先应具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体育意识,建立体育观念的职责;另外,还应该拥有丰富的专业体育知识,和见多识广的体育见解。而体育主持人解说员在体育比赛中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运动的多样化、观念多元化以及体育听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体育节目主持人如何在向广大受众传递体育信息时,更有效地利用广播的无限空间,全面、准确地传递赛事、赛况及贯彻"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进而激励民族士气,弘扬民族精神,发挥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成为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应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冯莉 《新闻前哨》2012,(8):118-119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达状况。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世人瞩目,也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今生活中,体育远非只是一种运动,其功能已经超过了展现人类体能与挑战极限的范畴。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社交的良好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商业功能亦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可以提升国格、拉近世界的距离。所以,人们不仅关注体育生活,而且积极参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于电视体育节目的语言工作者,除了体育新闻、体育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外,还有体育评论员和体育解说员。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电视体育解说(体育评论)在节目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