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从一名采油工成长为地面工程师。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创新能手。他先后发表了110项科研成果,申报国家专利10项,对外发表学术论文5篇。他坚持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大胆创新,就能超越自我,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就是新时代矢志追求技术创新的石油人——段福海。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7):I0001-I0001
张德波,研究生学历。参加工作22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示范高中校长。凭借“求是、向上、笃行、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为学生的“成才、成功、成长”洒下了辛勤汗水,为家乡沈北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他的工作理念。正是秉承这种理念,他所在的西安铁路局西安东车辆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创新中得以长足的发展。从铁路基层站段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一名站段的领军人物,他深知职工教育培训和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参加工作30年来,杨杰始终扎根煤海一线,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机电工人成长为机电专业高级技师,实施大小革新项目200多项,其中13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11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1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项刷新了全国记录,2项填补了全国煤炭行业空白,2项获安徽省  相似文献   

5.
革新之路     
46岁的王为民,是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采油厂的一名工人。1984年以来,他坚持围绕原油生产的实际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取得了30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3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 1981年7月,王为民从济南钢铁厂调到油田,在临盘采油3队当采油工,负责油井和泵站设备的维修。刚到石油单位,王为民  相似文献   

6.
英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穆健是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有“两颗心”——对待学生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教学有一颗上进的心。正是因为这样,他不仅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学工作上的业务能手。工作14年来,年轻的穆老师多次获得区、市级各项荣誉,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受领导肯定、学生爱戴的市级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田明,一个仅有技校学历的普通工人,完成了技术创新成果9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技术论文28篇,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从一名普通石油工人成长为油田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只要有追求就会有劲头1985年7月,田明从油田技工学校钻修班毕业后,分配到试采一厂攻关队地层  相似文献   

8.
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17年了。17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宿迁市名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宿迁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先进个人;从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不少文章、深深爱上语文的小学教师。是谁伴我一路走来,不断指引我,帮助我?是《小学教学》!细细想来,我之所以在教学上有点收获.是因有幸结识了《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马小光     
《职业技术教育》2023,(3):25-26
<正>入选理由他毕业于技工学校,参加工作25年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模具钳工逐步成长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精湛技艺的我国兵器工业首批“首席技师”;他先后解决一大批复杂高精度模具的制造难题,完成近百项科研试制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程序编制,培养了20多名技师和高级技师。  相似文献   

10.
郝保生,从东庞矿一名普通的井下技术员,成长为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20年的煤海生涯为他留下了诸多感慨,这其中既有艰辛也有甘甜。自1983年走出校门,在近20年的时间里,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郝保生共参加各类技术攻关42项,主持参与技术革新26项,参加T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12项,并撰写科技论文30余篇,使一系列技术问题迎刃而解,为企业赢得了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17年了.17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宿迁市名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宿迁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先进个人:从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不少文章、深深爱上语文的小学教师.是准伴我一路走来,不断指引我,帮助我?是<小学教学>!细细想来,我之所以在教学上有点收获,是因有幸结识了<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吴永华 《广西教育》2010,(20):14-14
他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名乡村教师,十几年来坚守着梦想,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从一名代课老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努力让侗乡人记住了他的名字——杨文练。  相似文献   

13.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离异家庭的孩子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比同龄人要差,而且更易出现焦虑、自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这项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的研究共调查了3585名学生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成长过程,以记录家长离婚前后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浩源,16岁,从8岁开始就喜欢搞发明创造,到目前为止,共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各类奖项68个,个人拥有专利3项,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发明大王。被全国少工委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这位“拿奖专业户”如今在广州华师附中就读高二,他的名字飘洋过海,为中国在国际上捧回数项青少年发明创新金奖。学累了,他可以摆弄自己的兴趣,他父母也会帮他买点小零件;获奖了,他把奖金上缴爹妈的同时,给自己留下电脑笔记本;成名了,他惦记着往日一名因竞争出赛名额而翻脸的好同学;得专利了,他仍旧为当优惠政策过期,要负担沉重的专利费用而担心;说到“梦想”,他说“找一份赚到钱又能找到快乐的工作”……成长的过程中,快乐来自于平静且自由。  相似文献   

15.
吴玮自1987年从丰满水电技校被分配到白山发电厂,16年来,一直从事运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他边工作边学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从一名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吴玮不懂就学,不明白就问,很快熟悉了电气、机械、二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设备。他先后担任运行值班员、代理班长和运行调度员。在运行工作中,特别是在设备巡回时,吴玮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执行“两票三制”,时刻不忘“安全”二字。他在值班期间,共发现较大设备缺陷和隐患共56项,其中重大隐患有14项,并及时联系检修人员进行处理,为保证工厂设备安全运行起…  相似文献   

16.
<正>十几年前,刘军因为交不起学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一个人来北京打工。十几年的打工生涯中他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非常勤奋、好学,为了适应工作要求他先后自修了CAD、3D等设计制图软件课程,并参加成人高考完成大专学历、获得高级电气工程师职称。从一名车间普通的安装工成长为工艺员、结构设计工程师,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多项国家专利,2010年  相似文献   

17.
他,有自己的人生转迹。从一名下乡知青,成长为一名中学教师。他酷爱教育工作,默默奉献在三尺讲台,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一干就是12年。他的“初中系列化作文教学”实验课,虽然岁月流逝,过去23年了,仍然使听课人记忆犹新。从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  相似文献   

18.
从一名中师生到高完中校长,从一名普通教育工作成长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温国富用了15年的时间。探寻他走过的人生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上天对他并无特别的垂爱,他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比别人多一些毅力、多一点思考、多一份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十几年前从民办教师起步,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学教管人员,并时有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杂志,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的话,那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得益的莫过于自觉并坚持不懈地“读书”和“教研”。  相似文献   

20.
闪光的足迹     
吕希祥,26年扎根石油一线,埋头苦干,用心工作,创新带队,钻研技能,从一名钻工成长为作业队队长、工程技术服务公司项目部副经理,成为新时期石油工人的楷模。在新时期轰轰烈烈开展的建设"西部大庆"油气主战场,他创新管理,带出了一支有着无比工作热情和执着精神的团队,大胆创新,挑战技术难题,攻破技术难关,创造了一个个丰碑,奉献着一个个精品工程,共同圆着美丽的石油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