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一种,通常是指在地壳活动的强度、频度、力学性质、相互关系的地震观测和预报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地震档案的内容包括测震活动中的地震地质、形变测量、地磁、重力、水化等的观测记录、图件及地震趋势分析材料等.本文所指的地震档案资源主要是指与某次地震相关的全部档案资源,不仅包括地震科技档案,还包括在预防、抢险以及救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其他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震科研档案是在地震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地震科学研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科研文件材料。地震科研档案是地震科学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地震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显著,科学、合理地做好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以利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利萍 《档案》2008,(4):7-8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地震科研中心,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个地球物理研究所之一,因而,保存了大量而丰富的第一手现场调查的地震档案。这些原始档案由于时间久远,又为当时的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档案史料,是今天无法再得到的,所以尤显珍贵,也是我们今天开展防震减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孙晓春  杜杰 《档案与建设》2007,(1):27-27,37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地震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震工作者承前启后,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震档案在地震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完善地震档案管理,切实管好、用好地震档案,为地震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和高质、有效地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震档案是人们从事地震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地震档案工作历史进程的真实轨迹。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于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正确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规划未来,加快  相似文献   

7.
清代地震档案在甘肃省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历史地震学是建立在历史史料基础上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基础。清代地震档案为我们研究清代地震提供了珍贵资料。因而,历史地震学要求地震史料具有较强的连续性,需要占有各种充分可靠、翔实的史料档案。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地震档案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与建立了地震档案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可视化,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空间与时间点对应档案资料的关联查询,开发了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在档案查询和可视化方面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河北省地震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构建地震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框架思路,并对其构建的技术途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地震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对于积极探索我局地震档案管理与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局档案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简称《地震档案分类表》),于1988年立项,历时六年,七易其稿,编制完成。我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以《地震档案分类表》为准绳,使地震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国家地震局举办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地震科技档案著录细则》培训班,它标志着推行标准化的组织工作已经起步。要使档案标准化真正得以贯彻实施,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贯彻中要进行技术监督,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财力,以保证实施标准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分类表》是我国档案工作方面的国家标准——《中国档案分类法》的组成部分。它涉及范围广,通用性强,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基础工作。一旦推广使用,它会使我们过去的许多具体工作方法和实际成果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要统…  相似文献   

12.
郑蕊  马亮  郭啟倩  杨勤 《兰台世界》2016,(20):16-18
针对中心的各类地震观测档案资料建立了一个地震档案数据库,基于观测档案的地理属性在GIS平台上建立相应的时空数据库,建立档案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空间数据与档案数据可以互相查询,实现以地理定位为基础的信息与其对应的档案数据的准确、快速双向检索,建立了一个基于GIS技术的地震档案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3.
魏娟 《档案时空》2015,(12):28-30
随着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传统的"等客上门"、"你来我查"的被动服务方式与信息社会的发展极不协调,已经不能满足档案利用者对档案的需求,开展档案信息化服务,提高档案工作主动服务日趋重要.地震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优质服务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地震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地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而地震记录图纸和业务数据是地震观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对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地震监测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从模拟时期地震监测图纸的数字化扫描,到数字时代地震监测数据的急剧增加,产生了海量的地震数据,优化地震业务数据档案的存储结构,为地震档案信息安全存储提供保障,成为地震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亲临灾区感受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害,重温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慰问灾区人民,成为游客赴四川旅游的新热点.一些地震遗址在灾区悄然建起.加强遗址的建立、保护和利用,是目前地震遗址实物档案建设的当务之急.谈到实物档案,在档案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实物档案的概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地震遗址却不因我们的争论而停止风化、破损,对其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地震科技档案是指从事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的科学研究、仪器研制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磁盘(带)、光盘、录像带、影片、照片等。我们在从事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地震档案信息资源,使地震科技档案在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的同时,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更好地服务西部大开发。从2001年起,就开始在优化管理上狠下工夫。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建立了甘肃省地…  相似文献   

17.
浅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形成了大量的珍贵档案,档案人员除了按照有关规定收集一般抗震救灾档案以外,还应该关注"口述档案"、声像档案等特殊档案的收集。  相似文献   

18.
李涛 《云南档案》2004,(3):36-37
云南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一方面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一方面也成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抗震减灾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大量的地震档案。在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这些珍贵档案中,有一份写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地震考察报告,经专家考证,是近代中国第一篇关于地震的科学考察报告,对我国地震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震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从事地震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的科学研究、仪器研制、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表、图纸、磁盘、光盘、录像带、照片等。对地震科技文件材料进行科学整理、排列、分类、编目,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是地震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地震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认为地震科技档案管理中应注意以下4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国家地震局举办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地震科技档案著录细则>培训班,它标志着推行标准化的组织工作已经起步.要使档案标准化真正得以贯彻实施,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贯彻中要进行技术监督,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财力,以保证实施标准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