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受"发展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当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中产权、价格、税费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经济当事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及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所以,在建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时,应该要考虑建立长效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激励机制,如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实行自然资源开发权拍卖制度,建立开发权交易市场;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建立押金抵押返还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按人均占有量计,又可称资源小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始终是最基本的矛盾。本文分析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态势、开发利用现状,主张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战备思想和7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县域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县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农村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县域都把资源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县域(自然)资源及其开发状况往往决定着一个县域的产业结构状况。从这种意义上考虑,能否实现对县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际上是关系到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延边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致使人类生存条件日趋恶化。为迎接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必须加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研究,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这向系统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的发展观还表现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资源开发利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空间上,从地表向地球深部和外层空间,从陆地向大陆架、深海和远洋发展:2、种类上,从天然食物、农业资源向工业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发展;3、从单一利用向多用途综合里利用发展;4、能源利用上,向环保和持续利用趋势发展,即从传统能源系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转变。资源开发利用对资源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正效应是人类对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资源内含和外延的扩大,自然资源利用数量增长速率的下降,由此而引起的环境负面效益减小;其负效应主要是资源开发深度、广度加大所造成的对生态及人类自身的影响。为了使资源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演化,需要强化宏观调控:一是世界各国都应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二是发展知识经济,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知识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云甲 《资源科学》2005,27(1):14-19
在论述我国矿产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内涵及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基础上,讨论了现代资源科学在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我国矿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源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研究中需解决的不少问题正是资源科学关注的领域,运用传统的地矿学科知识与思维难以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迫切需要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作指导,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等特点,决定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中人口与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西部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激增和掠夺式的人为活动,提出西部大开发应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并重之路,将生态再造作为振兴西部经济的“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演进,理论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就当前讨论比较成熟的几个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概括和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全面把握和有效运用它们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同时,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还对各观点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并认为,要以各观点的综合运用为指导,才能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性中 《资源科学》2000,22(5):63-68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地势和纬度最高的区域,土地资源以山地高原为主;陡坡地多、平地少;高寒层土地多,低热层土地少;垂直分异明显,水平分异突出;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陡坡垦殖和轮歇种植日趋严重,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使人口-土地-环境矛盾日趋突出,导致贫困人口较多,部分人口失去生存条件。本区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应从人口-土地-环境互养共生角度出发,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因地制宜,调整用地结构;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土地开发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开荒节流,实行土地整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海岛地处我国海域的北端,受沿海区域开发的影响、海岛自然资源的开发正全面开展,其中海岛的旅游的资源独具珍奇性,自然景观构成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内涵,海岛生态旅游的群体性、互补性明显、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逐步引导、规划,形成海岛生态旅游体系,这对海辽宁海岛、生态旅游、开发保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50多年来国务院和科技主管部门等颁布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为研究对象,将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的演进分为5个阶段:科技情报政策探索阶段(1956-1978年)、面向经济建设战略转移阶段(1978—1991年)、国家科技信息政策全面展开阶段(1991—1997年)、重视科技信息资源建设阶段(1997—2004年)、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阶段(2004年到现在),总结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分析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伊犁谷地逆温特征与逆温带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提示伊犁地逆温特征、逆温带气候资源特点及逆温带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逆温带开发利用及总体设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同时提出了逆温带开发措施及组织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快速进程中河道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范围内土地占用、入河污染物大量排放、河道资源无序开采等活动,对河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探讨了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演变趋势及规律,总结了城市河道所面临的诸如河面率缩减、河道水质恶化、河道形态及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挖掘了引发河道问题的深层原因。在借鉴城市河道利用与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河道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如在城市化初期开始完善城市河道保护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工程治理、资金支持和行政管理以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河道利用的协调发展,从而积极应对城市河道利用中的问题,为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传胜 《资源科学》1999,21(6):66-69
长江中下游干流相对稳定的岸线变迁特征,形成了其丰富的岸线资源。随着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岸线资源也将进入大规模开发。但由于岸线资源特有的特征,使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忽视岸线的保护和河道的治理,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足以说明治理和保护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岸线变迁的特征,通过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目前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重开发利用、轻治理保护的问题。指出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应树立岸线资源观,贯彻保护利用的总方针。遵循开发与治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兼顾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整治,保护有效节点,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必将给资源科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源科学在内容上将主要研究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及空间配置对经济的影响,并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认识人地关系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科学的区域性将突出表现为研究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资源科学的综合性将由侧重自然资源的研究转向社会经济资源的研究,更重视资源开发的系统笥;资源科学的国际性将倡导资源的系统观和全球观。在研究的方法上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资源科学的发展问题将表现为学科的创新问题、持续发展问题及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成升魁 《资源科学》1998,20(2):1-10
资源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资源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各分支资源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资源问题是资源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动力。为了正确认识或解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科学必须进行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因为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利用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管理等)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从世界范围看,特别是从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看,资源问题是人口、环境、经济复杂的问题的核心。最后,本文对几个重要的资源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①资源过程论;②资源的生态经济平衡论;③资源生态系统论;④资源流动论;⑤资源产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