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世英 《广西教育》2008,(19):80-80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那么教师要怎样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感想。  相似文献   

2.
关注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热衷于研究的课题。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越发显得富有朝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也让我们很是满意。但只关注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效率难以有更大的提高.使我们的学生一味地依赖老师学习,他们的自学水平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自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这条明线,数学被教成了毫无思想的纯知识,学生的A主学习被忽视,或是被教师权威强加。数学学习有的是知识、技能与技巧,唯独没有思想。让课堂产生学生的思想,数学学习中就应该有奇思,有妙想,有自由的个性和思想,获取知识——渗透思想——催生思想,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流程,而催生思想要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一生的理想追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催生数学思想,让课堂圆融共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三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耿香玲 《生活教育》2012,(17):67-70
多年的新课改,确实让教师的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的评价改变了……数学课堂显得多么生机勃勃。但是繁华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公开课追求内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异,视觉上的美感,却因时间有限,内容饱满和掌控有力,课堂缺乏弹性,失去了生成和灵动。静心思考: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数学课堂?是仰望的课堂?还是本真的课堂?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来追求小学数学本真课堂。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冷静审视之后不难发现,当前数学课堂中的如下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教师“一统天下”,学生被动执行教师的“指令”,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关注了“生活味”,忽视了学科特性;关注了教学形式,忽视了实际收获;自主学习因教师指导的缺失带来的低效与异化;探究学习的泛化所...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过程。这需要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谢丽霞 《考试周刊》2009,(39):103-103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科教学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存、关注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以全新的理念直面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赋予数学教学以生命力,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疲惫和乏味。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许多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思考能力要求较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动性,学生的数学思维紧紧地围绕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的机会,这使得许多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果欠佳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中部分思考、探究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完成,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学生生命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完整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发展。我们憧憬着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老师乐教,让学生乐学。一、用数学的魅力营造乐学的氛围1.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色  相似文献   

11.
吴俊 《教育现代化》2005,(10):74-75
“灵动”指教师教学的智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灵动的数学课堂就是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绮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追求“应试”,把学生当作被动学习机器,或者一味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正确、恰当、充满智慧的课堂评价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文冷漠、方法单一,无法创设和谐氛围,无法激励学生能动学习,无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和启迪学生创新能力。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最有效的评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也很流畅,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行云流水”的背后掩盖了学生的许多困惑和问题,造成学生缺乏对数学内涵必要而深刻的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找准学生的困惑之处、需要之处。  相似文献   

14.
黄锋 《内蒙古教育》2013,(12):53-54
理答对许多一线老师来说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词,华东师大崔允i郭教授曾这样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常用的课堂模式,教师如何有效调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思维困惑,从而让思维更具深度和广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理答策略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新课改实施至今,很多教师学习吸收了新课程的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出了大胆的尝试.然而现实的初中数学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种种“低效”的教学现象,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课堂练习被“随意化”、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被“形式化”、情景创设与电教媒体被“泛滥化”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不得不引起我们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从人的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去认识数学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强调精心备课,要求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技巧来圆满完成教案中的教学任务,在评课中,经常听到“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的评价,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堂静悄悄,学生学得吃力,成绩却难上去,唯有变革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中的教学情景、师生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行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成式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动态生成式教学能否取得使学生乐学、易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成绩,最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来体现的,成果优劣决定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可是,教学现实中我们落实得并不好。原因是理念中立场变了,行动中的立场并没有多大变化。由此,我们在设计教案到课堂实施和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多从“学生学习”这一头考虑。我们应该重视改变行动中而非仅仅是理念中的立场,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而策划。下面笔者以如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策划为题试述几例,敬请批评指正。基于资源的策划从学科本位走向有机整合——未成曲调先有思【策划内容】苏教课标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引入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夫留下什么,学生是否应当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我们扪心自问。观察现阶段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良习惯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我们,压抑着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导致了种种积极“体验学习”的缺失。可以这么认为,如何彰显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靓丽生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对数学缺乏探索热情,导致思考浅尝辄止,这大大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现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毕年 《福建教育》2007,(11):48-49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部分教师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趣,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那么,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